- 相關推薦
《云中記》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云中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次高中的語文測試中,我讀到了《云中記》的節選,幾乎是立刻就被他的文字擊中了:
“阿巴想站起身來,但他站不起來。房子倒塌了,把他淹沒在嗆人的塵土里。這些塵土,把一座老房子所有的氣味都釋放出來。燃燒了上百年的火塘的煙火,年年歸來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貓頭鷹的夢境,存糧的香氣,鹽和茶,肉和菜,病人的痛苦,新婚的歡愉,懷念,夢想,石頭,粘連石頭的泥巴,木頭,連接木頭的木頭,原來都深藏在一座老房子的某個地方,現在都變成了塵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阿巴淹沒了。”
直到如今我讀完這本書,這依然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無數的意象順流而下,如同命運一般不容置喙,猛地砸在了人們頭上,堆疊成歷史的洪流,淹沒過所有的當事者。
《云中記》是作家阿來獻給“5·12”地震死難者的安魂曲。講述擁有上千年傳說的云中村因汶川地震移民至平原后,祭師阿巴重回那個即將消失的村子時發生的事。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覺得很縹緲,就像他的書名一樣,像是真的發生在“云中”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不僅是阿巴能夠在鳶尾花的突然綻放中與亡妹的靈魂對話,更是萬物皆有靈——于是云中村就仿佛富有神性:老柏樹、神山、泉水、鳶尾花、云雀、鹿、馬……萬物似乎都蘊藏著一個人、一句故事、一段時間,它們見證地震到來的一刻,也見證地震后的每一秒,無聲默誦著屬于云中村的這場浩劫。
故事寫得沉重又細膩,可以說是第一本讓我明白什么是“史詩感”的書。無聲的歷史長河下鋪陳著由故事組成的地層,而所謂宏大的歷史故事,也都只是由所有無能為力的人組成的無奈的敘事。
阿巴最后說:“不要怪罪人,不要怪罪神,不要怪罪命,不要怪罪大地。大地上壓了那么多東西,久了也想動下腿,伸個腳。”這是他的浪漫與釋懷,更是代表著屬于云中村人民的歷史節點,他們不再埋怨、不再悲觀,而是在一片廢墟中重整行囊,向著新的生活進發。
【《云中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云中的科技館作文06-30
云中的angel歌詞張杰06-21
桐華《云中歌》讀后感12-19
張杰《云中的angle》歌詞演唱會版視頻06-21
有關《云中行走》觀后感09-06
五年級學生讀《臥游仙云中國歷代繪畫的神仙世界》有感07-03
瑣記讀后感07-02
《學記》讀后感02-25
瑣記的讀后感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