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 個人簡介
本人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至今從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5年多,現就職于設計部。工作期間本人在公司領導的支持和鼓勵下,在有經驗的同行長輩們的幫助和指導下,逐步成長起來,積累了不少工作經驗和獨立完成水利建筑工程設計的能力,于20xx年7月獲得水工建筑助理工程師資格。
二、 專業技術工作內容
本人自20xx年5月至今在現單位工作,任職期間參加完成了多項小(1)型和小(2)型工程設計,是本部門水工專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參與項目情況如下:
(1)揭陽空港經濟區楓江炮臺圍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小(1)型工程,本人擔任水工專業組負責人,主持并指導組員完成5.53km堤防及其附屬建筑物整治的相關設計工作,方案獲得業主好評,項目已批復。
(2)廣東省化州市平定水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小(1)型工程,本人擔任水工專業組負責人,主持并指導組員完成13.12km堤防及其附屬建筑物整治的相關設計工作,方案獲得業主好評,項目已批復。
(3)廣東省化州市羅江河平定鎮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工作,小(1)型工程,本人擔任水工專業組負責人,主持并指導組員完成8.21km堤防及其附屬建筑物整治的相關設計工作,方案獲得業主好評,項目已批復。
此外還參與完成了《汕頭市南澳縣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程(20xx年度)》和《汕頭市南澳縣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程(20xx年度)》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工程均為小(2)型工程,本人負責山塘加固、引水陂和排洪溝等建筑物設計,項目已批復。
三、 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多年來,本人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規范及各種新技術、實踐鍛煉,增長了知識和才干,積累了一定的工程經驗,也從中吸取了一些教訓,現將這幾年來所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心得及體會總結如下:
1堤防設計的工作經驗
(1)前期工作的準備
堤防設計前期工作包括工地踏勘及調查。
設計前的踏勘包括了解現狀堤岸結構的安全性、險工段的位置、支流的位置和概況、沿線穿堤建筑物的位置和運行狀況、沿線地質水文條件、沿線地表附著物情況等,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整體了解工程現狀,為下階段設計方案的擬定提供最直觀的參考依據。
調查應包括工程現狀存在的問題、歷年受災情況、工程保護范圍內城鎮規劃、防洪規劃、景觀規劃等,以上內容將影響我們方案設計中堤防斷面型式的選擇。詳細的調查了解可以使設計成果更好地滿足建設使用的要求,從而能減少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阻礙,避免造成工期延誤、投資增加等不良后果,因此應引起充分的重視。
(2)岸線的布置
堤岸兼有防洪、圍貯、道路和觀景的多重功能。堤岸的形狀、砌筑方法、水陸交接的岸線走形等都與景觀效果有直接關系。曲岸有流曲之美,直岸則規整統一,凹岸形成港灣,凸岸形成半島。岸線性狀的選擇,對江河來說,在滿足行洪要求下,一般順其河流自然走向,稍加人工整治處理,并選擇與沿岸風景相協調的護岸形式。在河道平面布置時,要整體規劃,尊重河道現狀,盡量保留岸線的自然變化,并形成淺灘和深水,在不同的河段,營造適應不同植物、動物的生存條件,以促進河道生態多樣性的形成。
(3)堤型的選擇
傳統水利工程已逐漸轉型為人水和諧的生態治理工程,在完善水利防災減災工程體系、優化水資源配置基礎上,強化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確保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建立現代化水利支撐保障體系。因此在城市河道斷面形態設計上,即要注重河流防洪排澇的功能要求,又要體現城市生態環境的景觀要求。河道斷面宜選用復式斷面,既可以加大洪水過水斷面,又增加了良好的親水空間和視覺美感,有利于形成沿河綠化休閑景觀帶,打破傳統的封閉隔離。
護岸型式也由單純的砼構筑轉向以綠化為主的生態護坡型式,如采用預制構件內種植草皮、采用階梯狀花池作為美化、采用土工塑料網墊上植草、采用生態袋護坡等新材料和新工藝,改變了以往用護坡磚或混凝土直墻的老模式。大面積的混凝土擋墻護坡不僅景觀效果差,生硬呆板,且投資造價高,對地基要求高;過去帶孔洞的水泥護坡磚,雖然能起到保護土坡和在孔洞植草的功能,但水泥護坡磚不僅造價貴,而且由于水泥磚陽光下對所種植草有烘烤作用,對植草生長很不利;土工塑料網墊、生態袋護坡等新材料新工藝不僅能固土固草,而且對植草生長沒有不利影響,且這些柔性護坡材料對堤基的適應性更強。
(4)園林景觀與城市空間的設計
城市水域的景觀建設與空間布局,要注重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和統一,充分考慮城市居民的要求。在城市規劃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城市濱水空間的規劃設計,要結合城市景觀規劃,以水造景,把水景融入城市景觀,充分考慮城市河流沿岸居民的活動需求及環境感受,以“綠”和“水”作為空間基礎,構成景觀開敞的親水性人文活動空間。
2水工建筑物的設計經驗
通過一系列水工建筑物的設計和施工現場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建筑物的設計不論大小,都應謹慎小心。工作中首先應按有關行政法規、技術規范及本公司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做好設計計劃;其次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計算復核,確保工程安全、質量達標;要重視結構布置與現狀地形的結合;另外對設計過程出現的各種情況要進行記錄存檔,便于日后對設計工作進行分析和總結。只有在不違反法律、法規、規范要求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工程的創新設計。
隨著人們對人居環境要求的逐漸提高和水利工程從封閉隔離到開敞親水的模式轉變,從事水利行業的設計人員要實現從傳統水利到現代水利、從農村水利到城市水利觀念的轉變。水工建筑物不再是僅僅的防洪排澇設施,在一些恰當的外觀設計中,可以與其周圍的環境相協調,乃至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征。
隨著我國水利行業科技進步的發展,現代水利已向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水工建筑物監控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日益成熟,使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中控室設置集中監控,通過閉路電視電視監控系統,可觀察水閘的實時運行狀態,進行集中操作控制,并可實現數據管理、報警提示和報表輸出功能,同時具備網絡通訊功能,最終實現水網遠程遙測遙控。這些都要求我們在設計中不斷學習,提升專業技術能力和多專業協調能力。
四、 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
本人在任職助工的幾年中,在設計工作中務實求真,踏實肯干,敢于結合工程特點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在設計計算中堅持手算及程序計算相結合,已熟練掌握理正、STAB、AutoBank、水利計算程序集等一批計算軟件的運用。對工程設計程序及相關設計技術的應用、工程經驗都踏上了一個新臺階。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涌現,我們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吸取新的專業知識,總結新的經驗,并把它們運用到設計工作中去,做一個跟上時代步伐的水利人。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我將繼續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以及規范要求,嚴格執行公司各項制度,嚴格要求自己用心設計、求實創新、顧客滿意。
【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田水利工程設計的論文07-04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研究論文范本07-04
我國水利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07-01
談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論文07-04
水利工程設計中規劃專業的作用論文07-03
水利水保工程設計及施工投資分析論文06-25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合同07-01
水利工程設計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論文12-14
鄉鎮水利工作總結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