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周率的歷史的評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那要怎么寫好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圓周率的歷史的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提起任老師的《圓周率的歷史》一課,我激動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復,是最后一位出場的同學將圓周率背到200位給全場師生帶來的震撼?還是看了任老師關于近代圓周率我國計算現狀的分析帶來的沉思?還是那些高深的數學專業名詞,通過任老師淺顯易懂的講解師生們發出的恍然大悟的感慨……
首先,先談談選課。數學公開課,選擇上閱讀課!這是在近幾年我校聽評課中不多見的。原因很簡單,這種課型,無法設置標新立異的引課、沒有需要重點突破的重難點,沒有豐富多彩的練習形式,不需要生動鮮亮的多媒體課件,很難體現出授課者高超的教學能力,先進的教學手段。而就是一節這樣的課,一節圍繞著“一個數字”展開的課,被任老師選上了,并被任老師上出了別樣的風采!
下來說說本課中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 在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當中,從不同角度分類,最后依據探索圓周率的方法分成的三大類,幫助學生能切身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
二、 對較深的數學專業知識的把控力度得當。雖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結合圓周率的發展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高深的數學專業名詞,例如外切、約率、密率、蒲豐投針實驗、割圓術等,任老師用自己專業的數學知識,把高深的數學方法、數學概念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給孩子,不僅讓孩子們對這些高深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孩子們與大師的距離,為孩子們播種了一顆數學思維的種子。
三、用直觀的數字,在激發孩子們民族自豪感的同時,讓孩子也擁有了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責任感。任老師沒有為教材而教,他為這節課,賦予了自己的思想。
四、小游戲,大亮點。最后的數學游戲,不僅引導者孩子們怎樣快速記憶、情景記憶法呀等,還充分調動了師生們的學習興趣,成為本節課的一大亮點。
最后說說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專業數學知識講解過程中,“投針試驗”的方法講解的還不夠簡練,清晰;
二、 材料的整理分類,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依據求圓周率的方法來分成的三大類,不是由學生自主構建生成的。
總的來說,雖然有些小的瑕疵,本節課是一節成功的展示課。記得華應龍老師說過:“不要把學生看成一張白紙,教就要教在學生需要教的地方,每節課學生出教室的時候和進教室的時候是不一樣的”。我覺得聽了這節課之后,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出教室時都和進教室不一樣了。
【圓周率的歷史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圓周率的歷史評課稿05-31
歷史與社會評課稿07-20
歷史優質課評課稿07-01
歷史與社會評課稿9篇07-20
歷史與社會評課稿(9篇)07-20
《圓周率的歷史》教學設計07-02
歷史與社會評課稿集合9篇07-20
歷史與社會評課稿合集9篇07-20
歷史《商業繁榮與城市生活》評課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