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中學新入職教師培訓會議上的講話稿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講話稿,講話稿是在公務活動中針對特定場合,面對特定聽眾發表口頭講話的文稿。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講話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中學新入職教師培訓會議上的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傳承優秀傳統
學校優秀的傳統是一所學校立校之根基,是學校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也是形成學校特有精神之所在。經過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努力、探索、實踐和積淀,XXX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理念和教學風格。
1.立校之本——-高考質量是硬道理。
2.管理理念——以奮斗者本,自我管理。
3.教師風格——不唯虛,只唯實,不唯上,只唯教。
4.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學生學習習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5.師生關系——敬畏、理性、欣賞。
敬畏——敬的是求真、人格、學養、真心、真愛、真情,畏的是高要求,嚴管理。
理性——告知不是灌輸,疏導不是強制,提醒不是管制。
欣賞——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尊重教師是知識和品格上的尊重,教師對待學生更多的是從愛和關懷給以回報。
6.工作態度:不為困難找借口,只為成功想辦法。服從工作分配,以大局為重。
二、樹立五種意識,不斷優化專業成長
(一)團隊意識
團隊中每個人都付出,團隊就變得卓越。團隊影響個人,偉大的團隊成就卓越的個體!段饔斡洝啡宋镓i八戒西天取經結束后,有一位神仙問他:你信仰沒有唐僧堅定,降妖除魔不及孫大圣,勤懇不如沙和尚,為何被封為凈壇使者?他回答:因為我跟了一個偉大優秀的團隊。
1.發揮團隊精神:知難而上,勇于拼搏,凝心聚力。
2.實干多一點,怨言少一點。
3.消除推諉,統一認識,增強執行力。
4.課任教師互通情況,互相配合。
(二)質量意識
高考質量是立校之本,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永遠踐行的主題。對于一名一中教師,優秀的教學成績,卓越管理能力,是贏得學生歡迎,家長好評,社會認可的必備條件。XXX中的名師是從課堂中走出來的,是由高考成績體現的。我們的做法是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具體來說:
1.備課要“精心”。一要研究教材。想清楚教材的編寫意圖,想明白知識背后的學科思想、核心素養和育人功能。二要研究《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明確《課標》要求,站在學生可接受的視角設計教學,讓教有度,學有悟。三要研究知識之間的關系,抓住知識間的關系,畫出教學流程框圖。
2.上課要“入心”。一要以教材為素材,依據學生心理特點、認知規律設計一些循序漸進的問題;二要引導學生跟著問題思、做、結、悟,教師圍繞問題進行啟、誘、導、評。三要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過程的曲折性,不要直達終點。
3.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培養思維能力。一要倡導學生主動提問,敢于質疑。二要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再多問一些為什么,把學習引向深度思考。
4.講練適度。新授課教師講解的凈時間一般不易超過30分鐘,復習課教師講解的凈時間一般不易超過35分鐘。一堂課要善于啟發、誘導,恰到好處、適時適量地講解。不能一講到底,更不能“一言堂”,用教師的教替代學生的學,防止“以教代學”。另一方面要深刻分析概念,給學生講清、講透、講懂、講會教材基本知識和例題、防止“以題代學,以練代教”。
5.輔導要到位。不能提前離開教室,注重輔導的有效性,輔導課著力解決疑難問題。
6.不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課件達到二三十多張不可取。不要把教師表述的概念和解題過程都呈顯在課件上,照課件去念,變“照本宣科”為“放電影式”。忽視閱讀、計算、證明、實驗和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忽略了教師的示范功能,淡化書面表達,導致教學過程不流暢。我們倡導一堂課的課件在10張左右,要求教師上課時盡可能地不看教材。
。ㄈ┕芾硪庾R
知識是靠學生“悟”會的;能力是學生“練”出來的,教師不能代替,如果教育的對象學習不主動,不積極,松松垮垮,教師的付出就會付之東流。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管理有兩層含義:一是理,二是管,理在前,管在后。理就是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受教育者心服口服,敬重你,崇拜你;管就是監督、約束、懲戒。
1.先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再談成績。只有養成了良好習慣,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高,作為年輕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哪些學習習慣呢?自學預習的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觀察思考的習慣,切磋琢磨的習慣,善于請教問題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仔細審題的習慣,練后反思的習慣,整理錯題的習慣,歸納總結的習慣。
2.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提前準備、物品整齊、坐姿端正、傾聽認真、發言踴躍、書寫規范、積極思考、合作有序、認真作業。
3.堅持“兩關注”“三給出”
。1)“兩關注”:一是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不能對學生與學習無關的行為視而不見;二是關注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要讓全體同學參與教學全過程。
。2)“三給出”:給學生提出問題——刺激思考;給學生眼神暗示——交流碰撞;給學生語言提醒——行動指令。
。ㄋ模⿲W習意識
讓學習成為一種品質。
一要研讀新課標和教材,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結合課標與知識間前后關系仔細推敲教學內容,再思考需要給學生教什么、為什么這樣教、如何教。鉆研教材,準確領會教材實質,感悟編者意圖,挖掘其內涵,探究高考題的生成點。自覺閱讀專業范疇的教育教學書籍或雜志,堅持每周看兩篇教學論文;研究考試說明,堅持做高考試題;主動聽課,堅持每周聽一節課,虛心學習,汲取別人教學之長。
二要堅持閱讀,從中汲取智慧。讀書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提高語言表達的藝術。許多時候我們常常感到想做一些事情,但又不知如何去做;工作中遇到困難而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決斷某件事情舉棋不定、瞻前顧后等問題,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點是智慧不足,那么智慧源于何處?讀書使人睿智,擴大視野,增長見識。
。ㄎ澹┓此家庾R
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名師,如果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當天教學要予以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得以落實?提出的問題是否引起學生的共鳴與回應?設計的問題是否指向明確,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對學生在課堂上生成性問題是否給予正確評價?學生出現的錯誤是否給予剖析與糾正?學生能講的、會作的你是否少講或沒講?有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
三、幾點要求
1.積極參與聽課,集體備課,上匯報課等教研活動。
2.學校、各處室、年級組分配的工作不推諉,保質保量完成。
3.虛心向同仁學習,善于與學生溝通交流,耐心細致地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4.按照學校規定認真書寫教案,批閱作業。
5.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加強普通話、粉筆字、熟練應用多媒體技術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無章可循的。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探討教學的規律,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不懈地努力;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強化自身的業務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以自身的嚴謹作風感染學生,以自身的過硬的能力指導學生,就一定會取得教育教學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