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1
你們了解秦始皇當初是怎么統一六國的嗎?又知不知道張騫出使西域用了多長時間嗎?那么岳飛的事跡是不是和評書上講的一樣呢?這些都能在《中華上下五千年》里找到。
讀了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評書上不是全真的,最好的一個例子是,評書上說,在趙匡胤建立北宋時,早已在一個北漢大奸臣的幫助下,打破太原地,滅了北漢。但是這本書證明,北漢是由趙光義滅的,這一證明使我難受。
你們是否知道,在有紙之前人們在是在什么上寫字的'嗎?“筆、墨、硯、紙”被稱為“文房四寶”:墨、硯出現較早;筆、紙出現較晚,其中數紙最晚,紙之為留傳時已是唐朝。在沒紙以前,人們在竹子上用刀刻字,后有了粗糙的沙紙,直到東漢才造出平滑光潔而又便于寫字的紙張。
所以,跟那時比,我們可是幸福多了。
那么,像臥薪嘗膽、指鹿為馬,你們應該都很熟悉吧,但你們知道它們都出自于哪個朝代嗎?它們的背后又有著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還有像我們學過的完璧歸趙了、文成公主入藏了,這里都有更細的故事,很耐人尋味喲!
總之,《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二十四史》精縮,里面配有一百多幅插圖,是史書中的精品,值得我們去好好品讀。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2
中華上下五千年,它記載了各種歷史人物的故事,有:大禹歷盡千辛萬苦治水的故事、孟母為了兒子三遷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今天就講一篇“大禹治水”。
傳說,帝堯時,洪水成災,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堯帝命禹的父親鯀去治理洪水。鯀率眾筑壩,費了九年功夫,也沒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的處罰。接著就讓禹治水。禹改變了父親治水的.老一套辦法,帶領百姓,拿工具走遍九州,首先勘察地形,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原因。他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引洪入海的辦法,終于征服了洪水。禹用了13年治水,被人們稱為“大禹”。
我當時看了這篇故事我心中一震,心想:“大禹為了百姓,盡然用了十三年來治水,他才是真正的智者和英雄!”我對他的崇拜也油然而生。他是當之無愧的“大禹”。我還有一個感想,來自“孔子的故事”:孔子有教無類,把畢生的精力投進了文學中,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所學交給學生,傳給每個人!
《中華上下五千年》,你讓我體會到了中國歷史宏偉殿堂的大門已經緩緩開啟了,從堯舜禪讓到辛亥革命,一個個氣吞山河的英雄,展現了先輩打拼江山、艱難創業的歷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我的腦海就像重新演繹了一樣。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10-19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范文06-05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故事06-24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書筆記06-23
中華上下五千年 讀后感06-22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07-02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書筆記400字06-26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書筆記300字12-10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書筆記(精選8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