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的周記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周內讓你有什么啟發呢?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周記中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周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掃墓的周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掃墓。
我們坐上車,過了沒多少時間就開始堵車,我想了想問爸爸媽媽:“什么車最長”。爸爸媽媽好不容易地說:“是火車吧”!我說:“不是,而是堵車,火車只有十幾節,最多四五十節,而堵車有時是成百上千輛的”。我們在車里有說有笑的可開心了。
到了南山公墓,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太公太婆的墓旁邊,給他們燒了兩根小蠟燭和九支香,接著我們又去了二奶奶的墓,我看見了表哥和很多的親戚。我剛想走進去就被墓碑撞了一個小包,我們站了好多時間和親戚們聊天,由于媽媽要上班的,我們沒多少時間了,只好依依不舍的'分開了……
掃墓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活動。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襯托出清明節的寂寥與悲傷。
今天一大早,我就醒了。望著窗外,心中有些許壓抑。雖說并沒有細雨紛紛,但天空也是十分陰沉。
清明節,人們都要去掃墓,祭拜祖先。陰暗的天空,勾起了無數人對親人的回憶。雨滴落在臉上,使人久久不能從悲傷之中脫離。多么想回到從前,無奈,陰陽隔斷腸,鳥兒的聲聲啼叫,訴說著無盡凄涼。
雖然清明節要祭祀親人,但也是個踏青的節日。大自然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春日之中,鳥語花香,姹紫嫣紅。奔跑在草地上,手中牽著風箏線,一收一放,任由微風將風箏送向天涯海角。
再或者,去植一棵小樹。帶著我們的.希望,快速成長,長成一片綠蔭,灑下絲絲陰涼。插一根柳枝,看著它在風中,盡情的舞動著自己的身軀。
無論你喜歡哪一種清明節,是悲傷,還是歡喜;是憂傷,還是奔放。這,是我們的傳統——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3
對于逝去的親人,每個人都會有由心地產生出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逝者已失,再多的痛苦都無以挽回,唯有生者堅強才是逝者的最大之慰。
每年冬至,我們全家準會組織掃墓活動。掃墓原為清明之舉,而清明恰是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的時候。在我看來,清明掃墓適合一些對于親人逝去已經全然接受且不太過于傷心之人進行。而冬至,伴隨寒冷的天氣,人感到全身寒冷的同時,進行掃墓更加能夠釋放內心對于親人逝世的悲哀。
就在去年我的.爺爺因為多年的嚴重胃病而去世,我們全家乃至鄉鎮政府里的很多同志都無法承受這個事實。我的爺爺是一名鄉鎮官員,從33歲當選上我們鄉鎮的鎮長,一直以來就認真為鄉鎮辦事,為鄉鎮百姓謀福祉,做貢獻。到了爺爺晚年退休以后依舊盡其所能地為鄉鎮辦事,為本村辦事。
這個冬至,我們一家老小數十人,組織進行了上山祭掃爺爺墓的活動,我們通過冬至掃墓共同追悼我的爺爺。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4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早早的去墳地掃墓。
今天我也早早的起來了,昨天爺爺說讓我們今天隨他一起去太公墳上掃墓去。
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不一會兒就到了太公的`墓地。爺爺就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子里,袋子上寫著太公的名字,還有香燭和一束掛山紙和鞭炮。爺爺一邊燒著紙錢,嘴里一邊在念叨著什么?我看著那些紙錢都像天空中飄去,它們會不會飄到太空的世界里了?我正想著突然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嚇我一跳,原來是爺爺放鞭炮了。
我對爺爺說:“爺爺,我們老師說過清明不能掃墓不能燒紙錢,不能放鞭炮,會污染環境的”然后爺爺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那既然這樣,我們就少燒一點吧”
我們跟太公告別,在回來的路上,爺爺自言自語的說,你太公是個好人,………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5
清明節快要到了,奶奶帶著我去鄉下老家掃墓。坐車途中,我們發現路邊有許多花,就買了兩盤鮮花。
我們來到山邊,那里有兩座墳墓,我問奶奶這是誰家的墳墓,奶奶告訴我說:“一座是我家太上太的墳墓,另一座是阿太的'墳墓”。于是我把兩盤花放在兩個墳墓的中央。
四位爺爺拿著鋤頭和鐮刀大忙開了,割草的割草,鏟土的鏟土,他們干得汗流浹背。他們的汗水使墳墓變得面容全新。
接著,幾個爺爺向阿太敬酒。我奇怪地問爺爺們,“阿太在哪里”。爺爺們回答說:“這是在紀念死去的祖先”。我知道了敬酒是寄托下代對上輩故人的哀思。忽然我想起了古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心里對逝去的阿太、太上太產生了無限的敬意!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6
清明前夕,我到舅爺家給舅舅掃墓。
到了家,我和姐姐、大姨拿著水果、蛋糕、紙錢到墓地祭奠親人。
到了墓地,大姨和姐姐都哭了,我看她們難受的樣子,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大姨先在墓地的前面畫了大半個圓圈,然后拿出貢品放在墓前,又拿出紙錢,她一邊給舅舅說話一邊把紙錢點燃,還不停地哭著。我心想:舅舅是怎么死的?等儀式結束后,我問了姐姐。她說:“我爸爸是一位很好、很優秀、很孝順的人。因一次車禍就無情的.奪去他年僅34歲的生命。”說著,姐姐又哭了。我也替她難過。
我希望人們尊重生命,處處注意安全。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7
今天是星期六,正趕上清明節,吃過早飯,爺爺就帶著大伯,姑姑去上墳,我也跟著去,我問爺爺,為什么今天要上墳呢,爺爺說今天是清明節,每年的今天,人們都要上墳祭奠先人,這是對先人的一種懷念,表示我們沒有忘記他們,至于燒的`紙錢什么的都是白搭,真正孝敬老人就是老人在世的時候吃點好的,開開心心的就行。要是在大城市的話,還有人去給烈士掃墓,祭奠烈士,表示我們沒有忘記他們,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是呀,無論自己長多大,都不要忘記革命先烈,沒有他們,哪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8
昨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都去給上墳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清明在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農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我們首先上的是我爺爺的爺爺和我奶奶的奶奶的墳,其次是爸爸的爺爺和奶奶,最后才是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先在墳前畫一個圓圈,再在圈中將買好的'紙衣服。假錢都燒掉,在燒的過程中,還要把預先買好的米餅放在墳上,讓先人品嘗。
離開時,小雨紛飛,正應了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9
清明節那一天,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堂哥一起回老家給爺爺掃墓。路上,我們看見一叢叢紫色的野花鋪滿田野。媽媽說:“這真是一座天然的花園!”快到老家了,我忽然想起了杜牧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踏著泥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急著沖上前,沒想到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滿身都是泥。姑姑笑著說:“你呀,正好給爺爺拜上一拜。”我們開始祭掃。爸爸把一張張紙用小石子壓在墓碑上,接著清理雜草。我和媽媽、堂哥去撿干樹枝,然后把撿來的干樹枝分成兩堆,放上紙錢。姑姑忙著把一道道貢品擺上。一切準備就緒,姑姑點燃了紙錢,又點了幾支香,分給我們。我們先拜天地,再拜土地公公,最后給爺爺鞠躬。拜完了,姑姑還站在爺爺的墓前,嘴里念念有詞。最后,爸爸點燃了一串鞭炮,紅色的碎紙屑漫天飛舞,好像仙女散花。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貢品,等紙錢完全燒成灰燼,才離開了爺爺的墓地。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0
清明節到了,為了紀念革命先烈,我們雙語實驗學校的師生懷著崇敬和沉重的心情,帶著花圈,來到烈士陵園瞻仰為祖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又高又大的英雄紀念碑,碑上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在太陽光下熠熠生輝。一會兒掃墓儀式正式開始了,首先是雄壯的國歌在烈士陵園奏響,我們全體師生為革命烈士默哀3分鐘,接著高年級大哥哥朗讀了紀念詞,最后我們為革命英雄敬獻花圈。
回來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的先輩為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無憾。我們要向烈士們學習,學習他們的頑強的意志,學習他們滿腔的熱情,學習他們先人后己的'品德。我們一定練好本領,增強素質,長大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1
這天我隨著爺爺和爸爸來到自己的墳墓來掃墓。
先是點鞭炮,然后再在祖先墳上撒酒,在插香然后就是磕頭了。我最喜歡干的'事情是在墳上滾雞蛋。給祖先的供品也是十分豐富的。我很想去吃,但是不能夠。我只好饞涎欲滴了。尤其是那個大大的饅頭十分誘人。但是爺爺和爸爸不讓我吃,如果吃了是對祖先的不敬。還要給祖先燒紙錢。看著這一大把一大把的錢。我以后都想做富翁。只是幻想一次。
杜牧的那首詩讓我更深一層的了解到了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2
今天是清明節,上午,我和奶奶要去祭拜我奶奶的爸爸和媽媽。
到了他們的墳墓前,因為我不知道怎么祭拜,就跟著奶奶做:只見奶奶先把自己已經在家里疊好的元寶放在墓前,然后在一個一個的燒掉。奶奶又拿出一些“錢”,我問:“奶奶。你哪來這么多錢?”奶奶笑著說:“傻孩子,這是陰錢,是給我的爸爸媽媽在‘陰間’里花的。”我又問:“那為什么我們現在花的錢不行呢?”奶奶回答道:“因為我們花的錢,在‘陰間’不能花,只有‘陰間’的錢才能花,知道了嗎?”我高興的`說:“知道了。”
我忽然想起來:“清明節不是講究禁火嗎?為什么奶奶還要點火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又去問了奶奶,奶奶說:“你的問題真多啊!不過只要是我孫兒的問題,我一定有問必答。因為我們的墳墓在空地上,沒有在森林,所以不會釀成火災。”
這次是我第一次去祭掃,這次去掃墓祭拜,奶奶讓我懂得了許多東西,比如說:“為什么清明節的時候還要點火等。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的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今年4月4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早上吃好早飯后就和全家去芳村公墓去掃墓。再去目的地的路上,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憂傷。我也想起了先人那曾經慈祥的面孔,仿佛聽到了先人的呼喚。到達了墓地我們開始祭祀,將紙錢。水果。酒準備好放在先人的墓碑前,然后外公說:“你們快來跪拜祖先。”我們就一個接一個的給祖先磕頭。快中午了,祭祀儀式結束了我放眼望去,各家的墓前打掃的干干凈凈,白白的紙錢飄揚在墓碑前。遠處,春天的景色永遠映襯在我的腦海中。
看著,想著,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人們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一名品質高尚的人”。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4
昨天早上6點30,爸爸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里把我拉了出來。一切都準備好后就出發了,早上可真冷啊!
我和爸爸回到家,看叔叔還沒來就在那等,等到7點10分才來,把我氣壞了,我一問怎么會是現在才來,閆馥樺的回答下我一跳,她6點50才起床,當時我真想、、、、、、。
我們一起到老奶和老爺的墳那拜老奶和老爺,剛開始爸爸和叔叔找不到老奶和老爺墳的準確位置因為以前判斷位置的那兩棵樹被砍了就找了大概位置。爸爸堆了兩個小土堆上面壓了兩張白紙下來我和爸爸叔叔開始給老奶和老爺燒錢,燒完后給老奶和老爺磕頭,完后我和爸爸就回家了,閆馥樺和叔叔還去了我們村姓閆的'總墳。
在以前女的就不能上墳,但今天閆馥樺是一個例外。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15
有這么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一首詩句就是描寫清明的。
我記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上墳。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著爸爸媽媽。我又仔細的看了一下要帶去上墳的東西,那么多的紙錢,還有手機、麻將、各種各樣現代高科技,甚至還有搖錢樹,我不由的嘆了口氣。
我國自古就有祭祖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親人,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的'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去祭拜他們嗎?
我每次清明節上墳時,總有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燒的紙錢,上的香,他們能收到、能看到嗎?我們當然會說,肯定不會啊!可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如果是紀念祖先的一種方式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迷信了呢?
祭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繼續發揚下去吧!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相關文章:
清明節掃墓周記12-27
清明節掃墓周記07-02
清明節的掃墓周記05-09
清明節掃墓的周記02-23
清明節掃墓周記06-08
【精】清明節掃墓周記11-12
清明節掃墓周記【精】11-12
【薦】清明節掃墓周記11-12
【推薦】清明節掃墓周記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