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研究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研究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課題的提出
第一步:朗讀。在這個階段,老師可以提出讀的目標要求:
①讀準生字、難字、尤其是通假字的字音;
②讀正句子,不讀破句;
③讀通文章,能比較流暢地朗讀全文。
第二步:默讀。要求邊看注釋邊看課文,掌握注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一步領悟文意。
第三步:研讀。要求讀出文章的結構、情感和線索,讀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分析和評價,并注出自己不理解的疑難之處。同時指定四位同學(課桌前后)成立備課小組,同學們把疑難問題,向備課小組提問、質疑。備課小組不能解答的問題,做好標記以待下一步解決。
第四步:解讀。解讀是這樣進行的,學生稍作準備后由各備課小組派代表上講臺把自己小組的疑難問題逐一讓課代表板書在黑板上。對這些問題,教師不急于講解,而是先由學生講臺自己懂得的進行講解,余下的不妥和錯誤就由老師適時進行點撥和“撥亂反正”了。
第五步:背背。背誦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背也是讀的升華,背誦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快對知識的消化,培養感悟語言的能力,同時又是語言積累的重要手段。因此文言文教學要大力提倡背誦
第六步:練練。文言文的特點是結構嚴謹,意象集中,節奏和諧,意蘊含蓄。這些特點既要通過讀和背來體驗,更要通過練來進一步領悟。所以文言文的練習必須精心設計,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我提出《文言文“六步教學法”實驗研究》的課題,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和認識:
第一、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低,文言文教學質量不高。
由于學生認識水平低,普遍認為文言文學來無用,于是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學生還討厭文言文,也由于學生的文言文基礎差,學生怕學文言文,從而對文言文學習抱敷衍或放棄態度。改革文言文課堂教學,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回來,勢在必行。另外,我也受我校
語文高級教師(我以前的指導教師)李慧麗老師的文言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啟發。李老師的文言文教學就是采取學生自讀質疑,師生討論解疑的方式進行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主體性表現很充分。
第二、該課題研究有意義深遠。
1、有利于推進新課程改革
初中語文新教材中文言文教學內容增加了不少,幾乎占了所有課文的一半,而且注解很豐富,這說明:要適應新教材,文言文的教學方法應該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新課程語文教學大綱較老教學大綱更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更強調對學生情感和態度的教育培養,要達到教學大綱的這些要求,用老師包辦式的教學模式是不可能實現的。
2、有利于改革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常常采取教師串講,學生聽講、做筆記的方式,對于已經有一定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高中生來說,教師再采用這種包辦方式教就違背了“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教學原則。"素質教育"的號角已經吹響,文言文教學不能無動于衷。過去乃至現在,文言文教學改革都不被重視,被人稱為語文教學研究的“死角”,從報刊上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簡單的經驗介紹,而且沒有把朗讀背誦和研究性閱讀理解結合起來研究并加以強調,也沒有明確地把研究建構在"素質教育"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基礎之上,而對現代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研究很多也很突出。該課題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語文教改中文言文教改被輕視這一缺憾,直接體現"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和"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理念
3、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
該課題的研究和實施有利于激發學生學文言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自學能力,從而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
二、研究目標
用一年的時間實施研究方案,達到以下目標:
①探索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六步教學模式。
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
③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
三、研究的原則及方法
研究的原則
(1)師導性和生本性相結合的原則
(2)創新性和務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3)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4)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原則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借助“六步教學法”來開展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來實現,主要是以下幾種方式:
(1)調查研究法
對我校學生在語文文言文學習傾向性研究,六冊中最喜歡哪一類型的文言文,哪一類型最難學,為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基礎。
(2)實踐研究法
圍繞課題的目標,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活動進行研究,在實踐中對比教學,及時總結研究的情況。
(3)總結研究法
在各階段不同時段的呈現所起的效果搜集種種材料,接著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終得出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
(4)個案研究法
關注學生個體,教師應引導學生去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獲得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古文的文化修養。其活動是:實踐—體驗—感悟—提升
(5)案例研究法
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對教學活動作出總結反思,通過案例分析,總結出學習文言文“六步教學法”這一教學活動的一些心得及學習的一些經驗。
四、研究對象
初一至初三的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課題組成員都在進行研究。從下表可以看出,學生總體語文素質和文言文閱讀素質基本相當,從兩個班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以及誦讀習慣等方面看,也大體差不多,所以,為了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我確定我教學的兩個畢業班6班為實驗班,1班為對比班。
李慧麗老師以初三3、4班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為了對所教班學生有個更全面更準確的了解,以便確定實驗對象,第一學期她沒有進行實驗,而是注重培養所教班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比如朗讀、閱讀、自學、質疑等。從下表表三、表四可以看出,不管是第一期統考還是第二期開校時的文言文初測,3、4班的情況基本相當,4班比3班略好;從平時情況看,3班學生思維更活躍,但學習不夠踏實,對文言文持反對意見的多,4班學生來自農村的更多,學習更塌實,對文言文的看法相對比較中庸,所以,為了使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確定3班為實驗班,4班為對比班。
五、研究周期
20xx年5月—20xx年7月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xx.5—20xx.8)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9—20xx.5)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xx.6—20xx.7)
六、研究措施
該課題主要針對文言文課堂教學,具體又分別針對文言課文教學和文言文閱讀題講評教學。
(一)文言課文教學中研究措施
我大體采取了“朗讀、默讀、研讀、解讀、背背、練練”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朗讀。在這個階段,老師可以提出讀的目標要求:
①讀準生字、難字、尤其是通假字的字音;
②讀正句子,不讀破句;
③讀通文章,能比較流暢地朗讀全文。
第二步:默讀。要求邊看注釋邊看課文,掌握注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一步領悟文意。
第三步:研讀。要求讀出文章的結構、情感和線索,讀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分析和評價,并注出自己不理解的疑難之處。同時指定四位同學(課桌前后)成立備課小組,同學們把疑難問題,向備課小組提問、質疑。備課小組不能解答的問題,做好標記以待下一步解決。
第四步:解讀。解讀是這樣進行的,學生稍作準備后由各備課小組派代表上講臺把自己小組的疑難問題逐一讓課代表板書在黑板上。對這些問題,教師不急于講解,而是先由學生講臺自己懂得的進行講解,余下的不妥和錯誤就由老師適時進行點撥和“撥亂反正”了。
第五步:背背。背誦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背也是讀的升華,背誦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快對知識的消化,培養感悟語言的能力,同時又是語言積累的重要手段。因此文言文教學要大力提倡背誦
第六步:練練。文言文的特點是結構嚴謹,意象集中,節奏和諧,意蘊含蓄。這些特點既要通過讀和背來體驗,更要通過練來進一步領。
【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研究報告07-03
研究報告的作文06-30
課題研究報告06-26
近視的研究報告06-27
研究報告格式06-26
研究報告作文06-26
簡單的研究報告06-26
環境的研究報告07-05
節約研究報告06-28
上網研究報告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