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購物》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購物》教案優秀1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團隊成員合作的快樂。
2、感知“錢幣”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3、能用多種方法進行10以內湊數購物的活動。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會用多種方法進行湊數購物的活動。
活動難點:
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教具:
各種玩具、價格標簽、人民幣代用券、白色即時貼、地墊2塊
學具:數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種,每種相同的若干張;按鈴;兩盒人民幣幣,分別為5個“1元”、5個“2元”。
經驗準備:
幼兒有用替代物進行游戲的經驗。
環境準備: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集體談話討論“玩具店”。
(1)師:你們有愿望嗎?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師:彭老師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夠擁有一個“玩具店”。
(3)師: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賣“毛絨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們呢?
2、自主參與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準備出售。
(1)師:在我們的教室周圍也有一些玩具請你們幫我把他找出來放在我們的柜臺上。
(2)師:根據玩具的大小、質地貼上相對應的價格標簽。
二、嘗試參與
1、教師引導小朋友自主分組。
(1)師:在玩游戲之前教師要求小朋友分成兩組。
(2)要求:每組7個人,兩組人數相同;每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組完成后在白線后舉手示意。(幼兒自主分組。)
(3)師:分組完成了嗎?請每組的排頭點一下人數。現在人數都一樣多,你們兩隊在人數上是公平的。
2、初步嘗試湊數購物。
(1)師:我們要玩的游戲叫“湊錢買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代表“錢”的代用券。
(2)游戲規則:聽到我報出“×元錢”以后,能湊出這些錢數的人站到自己組的墊子上,其他隊員站回線后,全隊舉手示意才算確定答案;先舉手且湊數正確的隊才算優勝隊,才能拿走商品
3、師幼共同游戲。
(1)教師任意出示,觀察幼兒的湊數方式,指導幼兒相互檢查別組情況,并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依次完成玩具價格為“6元”的玩具。
(2)對于兩隊湊數方法不同、但都正確的情況。
師:現在已經出現兩種正確的湊數方法了,如果哪一隊還能想出第三種方法,就有權利確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師:對于兩隊湊數方法、速度相同的情況。
師:我說“變”以后,如果哪組先變化出另外一種湊數方法,就獲勝。
三、鞏固提升
1、師:現在,還剩下不少商品。接下來,我準備兩件商品一起賣。
規則是:每隊站到墊子上的隊員湊出的錢數要正好能買下兩件商品,其他規則跟前面一樣。
(教師同時報出兩個數字,要求先計算總數再湊數。第一次的要求是:兩件商品的總價為9。幼兒分出勝負后,教師引導。)
師:雖然這組已經贏了,但我要對你們兩隊繼續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沒有別的方法。
師:如果你們兩隊組合起來湊數會怎么樣呢?(將兩塊墊子合在一起,讓幼兒繼續游戲,嘗試9的幾種湊數方法。)
師(小結):你們任何一個人憑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買走我這里的玩具,必須有同伴的幫助。請你們先和自己小組的隊友擁抱一下。同時,我們后來遇到的比較大的數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戲不僅需要本組隊員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請你們和今天的對手擁抱一下。
2、拍賣游戲
(1)準備材料:數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種,每種相同的若干張;按鈴;兩盒人民幣幣,分別為5個“1元”、5個“2元”。
(2)幼兒在桌子兩邊面對面而坐,中間一側放玩具卡牌,人民幣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鈴擺放在兩人中間。
(3)兩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數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發出口令將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鈴兩側。
(4)迅速觀察骰子上的數字,例如,數字骰子上顯示“6”、物品骰子上顯示“玩具卡車”,則說明只要一方先湊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車”卡牌。
(5)確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鈴。沒有按鈴或后按鈴的一方檢查對方所拿出的代幣是否符合湊數要求。
(6)檢查確認后,最先按鈴的一方獲得一張玩具卡牌。最先獲得4種不同玩具卡的為勝利方。
四、活動延伸:
1、將本節活動延伸至區域活動中繼續開展。
2不斷更新物品調整價格,加強各活動區之間的分工與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增加游戲的挑戰性。
活動總結
活動開始時,教師通過環境的創設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學習過程。教師沒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標上價格而是讓孩子根據物品的大小、質地貼上相對應的價格標簽。在錢幣的運用上教師沒有把10元、5元、2元、1元錢發給孩子而讓幼兒自主去取,既照顧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又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使幼兒能夠情緒愉快地參與活動。
活動中讓孩子在觀察、擺放、思考、調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將抽象的數學符號生活化、游戲化。這說明教師確實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將當前的教育目標與幼兒的興趣點有機結合。此外,多種方式的湊數游戲體現了教師對個體差異的關注,引發了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尤其是兩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發了新的認知沖突,促進了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斷進步。在活動的過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會及語言領域的多個教育目標。
整個活動中教師將角色游戲與幼兒的學習自然融合,使幼兒自始至終都貫穿在游戲性的操作過程中。游戲情景的創設使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到數學對生活的意義及趣味性。教師對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有正確地認識,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數學,而是為了生活而學習數學。
《購物》教案優秀2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81頁《購物策略》
二、教學目標
1、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
2、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發展數學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需要,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不同情況下各個商店的優惠策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四、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與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具準備: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同學們,星期天一般做什么呢?
大家去商店或超市買過東西嗎?
1、常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你都見過哪些促銷形式?
(學生積極回報課前調查到的商場的優惠措施)
2、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逛超市,好嗎?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從大屏幕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匯報甲商店的優惠策略(買一送一)
生2:匯報乙商店的優惠策略(一律九折優惠)
生3:匯報丙商店的優惠策略(購物30元以上八折優惠)
3、師:多么細心多么善于觀察的孩子啊!現在老師想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誰愿意?請你們向顧客解釋和宣傳你們的優惠策略?咱們看誰的解釋最清楚?誰的表演最能吸引顧客?讓三名學生介紹自己優惠策略。
4、我們已經了解了每一家商店優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買東西,你選擇哪個商店?那么讓我們一起去買一些飲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個商店買飲料更便宜?分別出示三種情況帶著學生一起來計算。(二)、經歷過程,探究購物策略
出示問題:
①要買1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②要買1瓶飲料1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③要買3大瓶飲料和3小瓶飲料,你會建議他去哪家商店?
1、解決問題(1)
想買1小瓶飲料,你認為去哪個商店最便宜?誰來大膽估計一下?請把你的驗證結果寫在本子上。
去甲商店花多少錢?能說說你的理由嗎?乙呢?丙?同意嗎?
甲商店:2.00元 乙商店:2×0.9=1.8(元) 丙商店:2元
師:同學們非常細心,分別算出三家的價格進行比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要買1大瓶和1小瓶,你認為去哪個商店呢?去甲商店花多少錢,為什么?乙呢?丙?可以嗎?
2、解決問題(2)
甲商店:10元 乙商店:(10+2)×0.9=10.8(元) 丙商店:10+2=12(元)
師:同學們真能干,很會買東西,這時我想干脆趁商場打折,不如多買一點。于是大家決定買3大瓶和3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寫在練習本上。去甲商店,為什么?乙呢?丙?和你的一樣?
3、解決問題(3)
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
丙商店:(10+2)×3×0.8=28.8(元)
師:同學們真是聰明的消費者。解決了問題,買到了最便宜的飲料。通過剛才的.購物活動,你有什么發現?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 甲、乙商店 30元以上的 丙商店
重點小結:師:是啊!購物中有很多學問,我們不但要看清商家的優惠信息,還要根據自身的需要,這樣才能做出合理的購物方案,找到最佳的購物策略。——板書課題
帶著我們的發現,請看問題(4):
班里舉辦聯歡會,要給每位同學準備約200毫升飲料,如果淘氣班上共有學生35人,你認為去哪個商店購買比較合算?
4、解決問題
師:你們認為該到哪個商店去買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為超過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會便宜些?
通過以上一些具體購買情況的分析,你現在在買飲料的過程中會有購買建議呢?
不錯!不錯!真不錯!同學們真是精明的購物小能手!師:在這個例子中,你能總結出怎樣的購物策略?("貨比三家"的購物策略)我們在購物時應該根據自己購買數量及商家的優惠策略。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購物策略。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從問題情境出發經過探索交流利用數學知識做出了合理判斷,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共同解決生活中的購物問題。【課件出示教材中練一練的內容】
有三種包裝的酸牛奶,大盒裝1000毫升,中盒裝500毫升,小盒裝200毫升。
1、要買1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更合算?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匯報…… 真聰明!
2、要買1.5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 學生匯報…… 太棒了!
3、要買2.4升酸牛奶,怎樣買更合算?【要盡量多買大盒包裝的】
請看合作要求:
(1)同桌交流不同的購買方案
(2)比較出最合算的買法。
(3)然后上臺展示。
學生完成。匯報。
方法一:2(大盒)×9.7元+2(小盒)×2.6元=24.6元
方法二:4(中盒)×5元+2(小盒)×2.6元=25.2元
方法三:12(小盒)×2.6元=31.2元
方法四:2(大盒)×9.7元+1(中盒)×5元=24.4元
(不但省錢,還可以多買100ml)…
師: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就按你們喜歡的方法來買吧!
同一商品,大包裝比小包裝便宜。
師:在購買同一種商品,不同包裝時,在滿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種食品,大包裝要比小包裝便宜。所以我們盡量購買大包裝。當然有時也要根據個人的需要來選擇。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每個同學都能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我們在今后的購物中要到:貨比三家,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購物策略。
現在誰來談談你的感受和收獲,或者對自己的評價?
學生匯報……
其實不只是在購物時要講究策略,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要做好每一件事都要講究策略,
衷心的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利用策略,爭取更大的進步!
《購物》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戰略加以分析和比較。
2、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優惠的購物戰略。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戰略
1、同學們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田忌在第二次賽馬中獲勝靠的是什么?(生答)
2、揭示課題:
戰略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在商業中,商家為了賣出更多的商品,掙更多的錢,經常推出各種優惠條件。作為消費者,在購物時,面對不同的優惠條件,你會選擇什么樣的店進行購物呢?怎樣購物最省錢是顧客購物時要考慮的問題,想出省錢的購物方案就是顧客購物時的戰略,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戰略。(課件出示)
二、談話導入,創設情境。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經常去超市購物嗎?在超市里我們經常會看到商家搞的一些促銷活動。你見過哪些促銷活動?(生答)你知道商家為什么要搞這些促銷活動嗎?看來同學們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的還真不少呢?商家搞促銷活動是為了吸引顧客,增加商品的銷售量,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2、創設情境
夏季是銷售飲料的最佳時期。甲商店,乙商店,丙商店為了促銷某種新飲料,分別推出了不同的優惠戰略。(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誰來讀一讀上面的文字信息。(指名讀)
師:甲、乙、丙、三家商店各推出了什么優惠戰略?(生答)
師:作為顧客,面對不同的優惠戰略,會考慮什么問題呢?(生答)
師:對啊,怎樣購物最省錢是顧客購物時要考慮的問題.
三、探究"貨比三家"的購物戰略
1、師:假如讓你去買這種飲料,你會選擇去哪一家商店買呢?
師:A、去哪一家商店買才是最佳選擇呢?我們先別忙著下結論,請同學們先解決下面的3個問題,再回答好嗎?
(B、師:從同學們的發言中可以看出,要根據購買數量來進行選擇。應該怎樣根據相應的數量選擇最佳的購物戰略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解決以下3個問題。)
2、出示問題;
(1)假如讓你去買1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2)要買1大瓶飲料1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為合算?
(3)淘氣要買3大瓶飲料和3小瓶飲料,他會去哪家商店?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考慮怎樣解決這三道題?把你的解題思路在小組內說一說。根據你在小組內交流的解題方法,把每題的解題過程和答案寫在自身的練習本上。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解題方法,第1題誰來說?
(指名說一說,要說出自身的理由)
3、初步小結購物戰略
師:A、解決完這3道題,假如讓你再去這三家商店買飲料,你認為應該如何選擇商家呢?
(B、通過解決這3道題,你能給其他顧客怎樣的購物建議?)(生分組討論)
師:你認為購買多少元的飲料去丙商店?購買多少元的飲料去甲或乙商店呢?
師:要根據商家的優惠戰略和所要購買東西的數量來選擇商家。買30元以下的去乙商店或甲商店,買30元以上的飲料去丙商店。)
師:我們班要舉辦聯歡會,給每位同學準備一瓶200ml的飲料,去哪個商店購買合算?為什么?
4、進一步小結購物戰略:
師:通過以上購買飲料的這個例子,你能得出怎樣的購物戰略?(生分組討論)
師: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貨比三家"的購物戰略,也就是我們在購物時應該根據自身購買數量和商家的優惠戰略。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購物戰略。
四、研究其他的購物戰略
1、師:在日常生活中購物時,我們不只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優惠不知如何選擇,有時也會因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裝而不知如何選擇。如:牛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種牛奶往往會有不同的包裝。我們在購牛奶時,選擇哪種包裝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2、請看屏幕,從圖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認為哪種包裝的牛奶廉價呢?
3、了解了這些信息,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1)要買1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合算?
(2)要買1.5升酸牛奶,有多少種買法?怎樣買合算?
請考慮一下,需要計算的請在練習本上算出得數。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和答案。
(3)要買2.4升酸牛奶,怎樣買合算?
師:這題又應該怎樣考慮呢?
4、師:通過解決這3道題,你認為在購買酸奶時,選擇哪種包裝的牛奶合算呢?
5、師:通過購買酸奶這個例子,你能從中得出了一個什么購物戰略?(生分組討論)
師:在購買同一種商品,不同包裝時,在滿足所需量的前提下,同一種食品,大包裝要比小包裝廉價。所以我們盡量購買大包裝。當然有時也要根據個人的需要來選擇。
五、數學故事
師:下面我要考驗一下大家是不是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出示數學故事:
有一人,要買帶骨的肉,他來到賣肉的地方,看到上面寫著"骨頭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他對賣肉的人說:"我要買帶肉的骨頭,多少錢一千克?"賣肉的人想,骨頭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來就是15元一千克,于是就說:"15元一千克。"假如你是買肉的人,你會同意嗎?為什么?(生交流自身的想法。)
六、小結:
師:看來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并不容易,關鍵要掌握購物戰略。其實,戰略在我們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廣泛。比方:國家建設中,好的戰略可以使國家更加繁榮富強:軍事中,好的戰略可以使戰爭取得勝利;在學習中,好的戰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后什么事我們都可以問問自身,你講究戰略了嗎?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第81頁的內容,這是一節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購物問題課,目的是讓同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發現如何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商家,發現購物戰略是多種多樣的,體會數學是協助人們做出判斷和進行決策的工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戰略加以分析和比較。會選擇比較優惠的戰略來購物。
能力目標: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運用戰略的好處。
教學重點:
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戰略加以分析和比較,會選擇比較優惠的戰略來購物。。
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師:今天能再次和我們五年級八班的同學一起上課,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大家還認識我嗎?同學們好!(李老師好)其實我們都是老朋友了,知道你們在我心理留下什么印象嗎?(聰明)
你們聰明嗎?(聰明)人就應該要有自信!
一、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戰略”。
師:首先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想聽嗎?(做好的都是想聽的)
有一個人,要買帶骨的肉,他來到賣肉的地方,結果看到上面寫著:“骨頭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那人就對賣肉的人說:“我要買帶肉的骨頭,多少錢一千克?” 賣肉的人一聽,想:骨頭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來不就是15元嗎。于是就對那個人說:“15元一千克。”。假如你是買肉的那個人,你會同意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增強課的趣味性,讓同學感受到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的重要性。]
二、師生互動,探究購物戰略。
師:那在我們平時大家在購物中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大家都知道馬上就到大家的節日“六一”了,大家高興嗎?我們五年級11班的同學也很高興,他們為了能讓六一過的更精彩,決定到超市去購買一些飲料,但通過調查他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今天托我帶來考考我們五年級8班的同學,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11班同學在超市中了解到的情況。
師:從情境圖中你發現了什么信息,對于這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的?
師:作為顧客,面對不同的優惠戰略,可能會考慮什么問題呢?(到哪一家商店買東西最優惠呢),怎樣購物最省錢是顧客購物時要考慮的問題,想出省錢的購物方案就是顧客購物時的戰略,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戰略。
研究“貨比三家”的購物戰略。
1、師:假如讓你去買可樂,你會選擇去哪一家超市買呢?
師:去哪一家超市買才是最佳選擇呢?我們先別急著下結論,請同學們先解決下面的4個問題后再回答好嗎?
出示問題:
①要買1小瓶飲料,去哪個超市較為合算?
②要買1瓶飲料1小瓶飲料,去哪個超市較為合算?
③要買3大瓶飲料和3小瓶飲料,去哪個超市較為合算?
④我們班要舉辦聯歡會,共有40人,給每位同學準備一瓶200ml的飲料,去哪個超市購買合算?
同學獨立完成,完成后小組講討論:
①說一說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
②解決完這四個問題之后,你認為應該如何選擇商家?
③在這個例子中,你能總結出怎樣的購物戰略?
2、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指名板演并介紹自身小組的想法。
(1)貴誠超市花2元,時代超市花2×0.9=1.8元,楊寧超市2元,因此去時代超市比較合算。
(2)貴誠超市花10元,時代超市花12 ×0.9=10.8元,楊寧超市花12元,所以去貴誠超市合算。
(3)假如在貴誠超市買3大瓶飲料,將獲贈3小瓶飲料,即要花30元,在時代超市花36×0.9=32.4元,在楊寧超市,已經滿30元,所以花36×0.8=28.8元。
3、師:通過剛才的分析,你能給其他顧客怎樣的購買建議呢?
生:交流,反饋(假如要買30元以下的飲料,去貴誠超市或時代超市,假如買30元以上的'飲料,去楊寧超市這樣購買比較合算。)
師:在這個例子中,你能總結出怎樣的購物戰略?(貨比三家)
師:貨比三家——是我們在購物時常用的一種戰略,其實生活的購物戰略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優惠活動采用不同的購物戰略。
[設計意圖:創設貴誠超市、時代超市、楊寧超市分別推出可口可樂優惠活動的情景,在出示情境之后,先讓同學說一說,假如讓你去買可樂,你打算到哪一家去買,同學們有不同的想法,究竟去哪一家好呢?讓同學解決四個問題,同學解決完這四個問題之后,再讓同學說一說應該如何選擇商家,由于同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購物不但要看優惠戰略,還要看所要買的東西,要根據這兩個方面來決定到哪一家買,在這一過程中,讓同學體驗數學是協助人們做出判斷和決策的工具。最后讓同學想一想,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總結出怎樣的戰略?在同學總結出“貨比三家”購物戰略之后,又列舉出生活中不同的購物問題,讓同學了解生活中的購物戰略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購物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三、拓展應用,解決生活中的有關“購物戰略”的數學問題。
在買物品中不只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優惠不知如何選擇,有時也會因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裝而不知如何選擇。(出示題目)
1、購買哪種包裝的酸奶最劃算? (讓同學討論,并寫明理由)
交流時注意多種方法比較,可以比較都買1升酸奶花的錢數,還可以比較1毫升酸奶要多少錢等等。
師:現在你有什么發現?在購買酸奶的過程中你會給出什么購買建議? (大包裝要比小包裝廉價。)
2、購買1.5升酸奶怎樣買最劃算? 同學獨立解決,集體交流。
3、購買2.4升酸奶怎樣買最劃算? 同學討論,在交流中發現最劃算的買法。
[設計意圖: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已經建立起購物戰略的基本模型,認識到在購物時應用好的購物戰略可以省錢,掌握了這類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之后,讓同學應用這一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的作用。]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關注了生活中購買物品的問題,用數學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看來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并不容易,關鍵要掌握購物戰略。相信大家通過學習,一定能把今天所學應用到今后自身的生活中,做一個真正聰明的消費者!
[設計意圖:回顧整節課學習的內容,進一步體驗學習購物戰略的好處。]
《購物》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們就要進行一次購物,請同學們看掛圖!
二、探索新知:
213元 42元 12元
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一講;
2、誰能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
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5、重點講解一道乘法題:
例如: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
12 × 4 = 48(元)
6、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1)12+12+12+12=48
(2) 1 2 (3) 1 2
1 2 × 4
1 2
× 1 2 4 8
4 8
三、拓展應用
1、試一試:
買兩個書柜需要多少錢?
213×2=( )(元)
2 1 3
× 2 答:
2、 1 4 3 1 1 23 2 1 4
× 2 × 3 × 3 × 2
3、7×3+4 8×6+3 5+2×8
2×6+5 4×9+6 3+6×7
4、一件大衣的價錢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一件大衣多少錢?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貴多少錢?
羊毛衫132元
5、填表。
2輛 3輛 4輛 5輛 6輛 7輛 8輛
大車乘客數 60
小車乘客數 24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了解了怎樣用豎式來計算。下課后,請同學們試一試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去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后反思:
《購物》教案優秀5
一、教學內容:P28~29購物(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
二、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但不去過分的追求算法的多樣化。
2、通過具體的情境,繼續發展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通過引導交流,使學生自主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之中,并在學習活動中不斷得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已經知道了如何用錢購物,今天老師就要帶同學們去購物,你們愿意和老師一同去嗎?我們一起去家具城看看吧!出示課件:每個書柜213元,每張桌子42元,每把椅子12元。讓學生自由說說看到的情景。
問:你想提怎樣的問題?
學生可能回答的問題如下:
生:我想買兩個書柜,要花多少錢?
生:我想買買兩張桌子,一張當寫字臺,一張當餐桌,要花多少錢?
生:買4把椅子花多少錢?”
生:我還有一個問題,老師帶1000元夠買這些東西嗎?不夠怎么辦?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計算方法
①師:我們先解決買4把椅子花多少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并用草稿本寫一寫自己的解決方法。
②學生開始獨立解決問題,部分同學問題解決后主動尋找伙伴進行交流。
③大組進行交流。交流中學生出現方法:
(一)12+12+12+12=48
(二)10×4=40 2×4=8 40+8=48
(三)12×2+12×2=24
(四)12×3+12=36+12=48
(五)豎式(請學生板演)
④老師和同學重點解決豎式的方法。
師:請板演的同學講解自己寫的豎式。
生:講解自己寫的豎式:書寫格式、乘號的位置、豎式的含義、計算的順序。
生:豎式計算的順序是什么?
生:因為不進位,所以從高位或低位乘起都可以
師:積中的每個數怎樣來的?
通過研究積中的每個數怎樣來的,明白算理,兩個一乘4等于8個一,一個十乘4等于4個十。
2.解決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類型題。
問題:(剛才學生1提的問題)買兩個書柜,花多少錢?
學生獨立解決,全班交流。重點研究積中的.每個數是怎樣來的。
3.鞏固練習(完成生2提的問題)
問題:買兩張桌子,花多少錢?
4.回應學生問題:
師:現在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馮老師帶1000元夠買這些東西夠嗎?不夠怎么辦?”的問題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組織交流
生:我用估算的方法解決,80多+40多+400多=500多,再加進位數也就600多,因為600多元小于1000元,所以馮老師帶1000元夠買這些東西。
③再請一生講一遍。
(三)鞏固與拓展(幻燈)
1、完成P29頁第一題
2、應用
小蘭買2支自動鉛筆,每支2元4角,付給售貨員阿姨10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四)總結與反思
1.今天研究的什么?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本節課主要內容(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
2.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
《購物》教案優秀6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現代社會人們使用的新型的購物方式,(刷卡、快遞、網上購物……)。
2、有嘗試接受和運用新事物的愿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過年時你們家里買了什么好東西招待客人?
怎樣去買的?
(幼兒自由發言)
2、老師今年過年時買東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勞累,很輕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東西送來了,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對了,我是在網上購物的。
二、討論各種新型的購物方式
除了網上購物,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購物方式?
(刷卡、快遞、網上購物等)
這些方法與以前的購物方法相比好不好?為什么?
你喜歡哪種購物方式你想來試試嗎?
三、嘗試活動
以超市為背景,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購物游戲。
活動延伸:
在社會性游戲中繼續開展新型的購物方式的活動。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積極參與超市的購物、快樂分享時,相信他們會從中獲得思考、交流、合作、認知等很多很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成功喜悅。
《購物》教案優秀7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游戲,學習10以內的點數,感知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能按數取物,理解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系。
3、能夠將活動游戲經驗與角色區的超市購物游戲經驗相結合,并遷移到生活中,充分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手口一致地點數 5—10 的物體,理解數量的對應關系活動
難點: 集體游戲中,需要專注力和速度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任務指令卡片、購物筐每人一個、超級市場(兩位老師每人一個點、超市貨架兩人)、銀行卡每人一張、刷卡機兩個。
2、經驗準備:幼兒有跟家長一起購物的經驗,角色區游戲的經驗,認識數
字,有一一對應點數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通過游戲復習 10 以內的數字和 10 以內的點數
游戲一:教師敲擊樂器,幼兒聽音數數,并能說出與之相符的數字來, 循環兩到三次;
游戲二: 教師出示數字卡,幼兒用拍手的次數來表示字卡上的數字; 教師小結:集體復習認識數字 1-10 及 1-10 的點數。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去進貨
教師:今天趙老師是超級超市的經理,但是,早上一來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們超級超市里貨物快賣光了,很多貨架都空了,如果今天如果有客人來買東西怎么辦?
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進貨嗎? 2、介紹批發市場和任務卡
(1)介紹批發市場位置
(2)介紹任務卡的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
教師示范禮貌用語的.使用(比如:您好,我想買五瓶水;經理您好,我買回來了五瓶水;謝謝等。)
教師:馬上我們的玩購物闖關游戲就要開始了,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3、闖關開始,教師發放闖關任務卡和銀行卡,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完成任務。第一關:教師發放 1-10 的點卡,請幼兒按點卡上的數量購買回相應數量的同類物品。
第二關:教師發放 1-10 的數卡,請幼兒按卡上的數字購買回相應數量的同類物品。
游戲規則:
(1)按照數卡上的數字或數量去超級市場購買回相應數量的物品。
(2)將購買回來的物品按照種類整齊的擺放在超市貨架上(放時要一個一個點數)。然后,再領任務卡再去購買,反復進行游戲。
(強調:每一次買貨物或放回貨架都要一個一個點數進行。) 三、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太棒啦,這么多人都闖關成功啦,我們超級超市的貨架又滿啦,一會我們的超市又可以繼續開業啦!
活動總結
這個數學活動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學習,購物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涉及到問題,即使是我們的孩子他們現在還不能獨立購買物品,但是也會經常跟著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也是熟悉超市購物的基本流程的,孩子們每次都是陪同爸爸媽媽去購物,沒有機會自己單獨去嘗試這樣的活動,所以,對于今天這樣的游戲活動,孩子們是很期待的。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用“聽音數數”和“看數字拍手”兩個小游戲來幫助幼兒復習鞏固 10 以內的數字的認識和 10 以內的數量點數,然后,再通過
問題引出活動主題,幼兒通過購物的游戲,不僅再次復習鞏固了對 10 以內
數字的認識和 10 以內數量的點數,進一步理解了數量的對應關系,同時, 也鞏固了角色區中角色扮演的游戲規則及禮貌用語等。
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是積極的快樂的,直到游戲結束幼兒的興趣依然不
減。最后,我們把購物的游戲材料投放到區域中,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幼兒可以繼續游戲。
《購物》教案優秀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購物游戲,感受自己準備春游物品的快樂。
2、有初步合理的購物計劃,并能根據外出情況挑選適量、適當及必須的物品。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16個小錢包(每個內存放10元硬幣)。
2、超市場景布置(貨柜若干、提示卡、價目表)。
3、購物籃若干(16個)。
4、大量物品。(奶制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點心類、其它類)。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們都帶了些什么好吃的?這些東西都
是誰給你們準備的?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我們又要去春游了!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們今天就來做個超市的游戲。請你去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最需要的物品帶去春游,好嗎?
2、幼兒第一次購物,教師觀察。(主要觀察幼兒購物的量是否
合適)
3、討論:
(1)先數一數,你買了幾樣東西?
(2)觀察討論個別幼兒的籃子:(帶多少比較合適?)
(3)重點討論:如果外出春游把這些東西都帶去,你們覺得合適嗎?為什么不合適?說理由。
(4)教師小結:春游外出帶的食物應該是適量的。如果帶的太少會吃不飽。如果帶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動、回來的時候還會吃不完。那就太浪費了!
(5)幼兒退貨,個別或共同檢查。
(點評:活動從生活中選材,但它畢竟不同與生活。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創設了模擬購物情境,大大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也使他們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種子。第一次的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也在幫助幼兒建立適量購物的正確價值觀。)
二、第二次購物:
1、引子:剛才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這次購物的時候想想看,你要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而且有些東西必須要帶的?
2、幼兒第二次購物,教師觀察(重點觀察幼兒量的合適性、幼兒購物的種類及個別幼兒情感的關注)
3、討論:
(1)這次你買了幾樣?差不多了嗎?你們都買了些什么?
(2)找出一個類別相對較全的包,觀察討論。
1、類別觀察。
2、重點討論: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等)
3、討論:餐巾紙有什么用?
為什么你們都要帶飲料?你喜歡喝什么飲料?天熱時,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帶些水果有什么用?
(點評:第二次的購物,教師從類別化入手,幫助幼兒從生活經驗講述開始、由淺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須要帶的。也幫助幼兒從感性感受到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內涵。)
4、個別幼兒包包檢查:你們有沒有想到為好朋友準備呀?準備的東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歡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歡吃什么嗎?
(3)幼兒再次退貨。
(點評: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兒理解購物過程的另一種社會價值,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情感、也促使幼兒更全面整體地考慮購物過程、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秋游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考慮周到。呆會兒,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帶的東西是多還是少、還是正正好好。什么東西是一定要帶的?什么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后還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點難,能行嗎?這次我們真的要發錢了!怎么樣把10元錢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師發錢,個別指導。(大手大腳的孩子:花錢的時候可要節約一些。)(節約的孩子:你別太節約了,用吧!大方點。)
3、幼兒購物。
4、教師小結:用了幾元錢?水都帶了嗎?給好朋友帶東西了嗎?真好,春游的時候不僅想到了自己,還考慮了好朋友。下一次,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春游的'時候讓我們自己準備物品,因為我們能準備得很好,說不定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還要爸爸媽媽準備嗎?
(點評:課堂上加入真實錢幣的運用,形成了這一活動的一個高潮。也體現了教師教育目標的整合性。包括語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兒對各種內容的取舍、有目的選擇、對錢幣的使用等。它成為幼兒表現的一個大舞臺、也為教師繼續教育提供了依據。)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孩子有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購買,積極性特別高,同伴間也有了足夠的交流,孩子將這次活動的經驗同以往相比,歸納總結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購物,對以后的的良好購物習慣鋪好路。
《購物》教案優秀9
設計思路:
“數學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數學是有用的”,作為幼兒園的數學活動,其主旨是激發幼兒對“數”的興趣,引導幼兒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認識貨幣后,結合幼兒的關注點和對超市游戲的興趣,我們決定以“超市購物”這一實踐活動為主線,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前的討論——活動前的準備——超市中的交流——購物時的合作——快樂的分享——活動后的感受”,使之在實際的操作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動性。
2、使幼兒在嘗試交流、選擇購物中懂得做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問題,并在購物過程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天組織討論,選擇購物區域。
2、具體準備由幼兒與老師一起討論決定。
活動進程:
(一)活動前的討論
1.選擇購物區域:
師:明天,我們要去大統華超市購物,因為地方大,而我們的時間有限,只能選擇超市中的一個區域,下面請大家講一講,超市里有哪些區域?
幼:洗滌用品區,日常用品區,餐具區,兒童食品區,糕點區,蔬菜區……
師:選擇那個區域呢?請小朋友決定。
(教師貼區域名稱,準備好粘貼畫“蘋果娃”,以便幼兒決定后在其名稱下貼一標志。)
師:請小朋友說一下作出準備的理由。
2.選擇路線:
師:去大統華超市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步行街穿過,另一條是從城中菜場穿過;距離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條路呢?
師:請小朋友說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見,發表選擇路線的理由,遵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后決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動前的準備:
師:我們去大統華超市購物,需要準備什么呢?
幼:要穿園服,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給我準備錢。
師:準備多少錢?
(結合幼兒剛剛接觸了5以內的加減運算,經過協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園服,帶5元錢,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認標簽(認識價格):
幼:老師,我想買這包餅干,我的錢夠不夠?
幼:老師,我想要這個魔方,我的錢夠不夠?
(面對琳瑯滿目的各類食品,真得很誘人,然而,馬上出現了問題:小朋友大多數不認識價格標簽。)
師:不認識標簽上的價格,是嗎?那么你們想一下,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去請教誰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問問售貨員阿姨吧,請他教我。
幼:我可以問問買東西的顧客。
(日常生活中,購物的經驗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去教孩子認識價格標簽,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會嘗試與周圍的顧客、服務員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謝謝、請、再見”等文明用語。)
2.同伴間的`合作:
選擇購物時有幼兒發現了自己的5元錢買不到自己喜歡的那種物品,怎么辦?
師:那你們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買,重新換新的商品買。
(自己喜歡的東西已經拿在手中,可是錢不夠,確實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師稍加啟發下,聰明的孩子們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議買什么,有的還計劃好了怎樣比較公平的分享。這一過程,是一個合作意識到合作行動的嘗試,他們能從嘗試中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師:小朋友帶回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吃了呢還是與別人分享呢?
鵬鵬:給老師吃,老師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媽媽一起吃。
小鈺:我給奶奶吃,因為她每天都來接我送我。
文文:我給爺爺吃,因為他年紀大了。
(五)活動后的感想: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積極參與超市的購物、快樂分享時,相信他們會從中獲得思考、交流、合作、認知等很多很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成功喜悅。
本活動通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經驗,不僅僅嘗試著自己的選擇,合作購買,而且通過嘗試與周圍人的文明交流解決問題,其中的心理體驗遠遠大于外在的活動本身。真正體現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
【《購物》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大班購物優秀教案設計07-03
優秀的《購物戰略》公開課教案07-02
購物的教案11-03
購物優秀日記06-23
購物優秀作文12-14
購物作文優秀11-17
購物的作文[優秀]07-04
購物的優秀作文01-04
購物優秀作文01-04
購物大班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