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防震減災知識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震減災知識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還記得那場汶川大地震嗎不知不覺間,十五個春秋已悄然走過,十五年前的今日,一場震驚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在一瞬間奪走了成千上萬個鮮活的生命。
因此,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另一方面,也借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今年,已是第十五個“防災減災日”。
其實,災難離我們真的很近,并不遙遠。
就在剛剛過去的四月份,國內外就有多起,發生在校園內外的災害事件,一個個鮮活而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人禍可避,天災難防。
災難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斷壁殘垣,更敲響了我們心中的警鐘。
我們的身邊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災難隱患,如臺風,暴雨,火災,地震,交通事故等等。
因此,對于我們而言,提高“防災減災”的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災難固然可怕,但比災難更可怕的是無知,我們只要認真學習“防震減災”的基本常識,完全可以把災難的損害降到最低。
就以火災為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遇到了火災。
我們首先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在一般情況下,火勢由初起到狂燒,只需十幾分鐘,留給人們的逃生時間非常短暫。
因此,在發生火災時,一定不要埋頭搶救貴重物品而導致悲劇的發生,而是要快速逃離。
其次,要保護呼吸系統。
在逃生時用水蘸濕毛巾、衣服、布類等物品,用其掩住口鼻,以避免煙霧熏人導致昏迷或者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如果煙霧較濃,膝、肘著地,匍匍前進。
另外,在任何一場災害面前,我們都要學會冷靜思考,當機立斷。
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撞。
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
當火勢不大時,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到天臺、陽臺處。
此外,如果學校中舉行逃生演習,也一定要認真參加。
仔細了解逃生路線以及應急辦法,為一切的突發情況做好準備。
在生活中,我們要提高防災意識,面對真正的災難來臨時,選擇合適的避難空間,有秩序的按照逃生演習時預定的路線逃生,將災難損失降到最低。
同樣是群芳休歇的五月,在第十五個“防震減災日”里,請讓我們敲響安全的警鐘,防患于未然,安全的度過每一天!
【防震減災知識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08-04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07-30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是哪些07-04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內容07-03
社區防震減災科普知識07-03
防震減災知識黑板報素材06-29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有哪些07-03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06-23
防震減災心得體會11-17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欄的標語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