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典常談讀后感優秀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常談讀后感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幾天有幸拜讀了朱自清先生編寫的《經典常談·文藝十六講》,收獲頗豐。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說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隨手翻閱一下目錄,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虛心學習的好書了。與一般的小說、隨筆不同,這本書絕不能以悠閑之態囫圇吞棗便略過了事,學術性極強的讀本,需要平心靜氣細細品讀。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讀時覺得枯燥難啃。
這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經典常談”,也是單獨出過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藝十六講”,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關的文學論著。前者為“漢語言”的細析,后者是“文學”的暢談,合二為一,便是“漢語言文學”。這對作為準中文系學子的我來說,可謂是拾到寶了。
先說第一部分。朱自清認定,“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經典,浩繁艱深,為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在書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遺產中的菁華。常談不囿于陳腐的舊學框架,盡量采擇近人新說。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間可見出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愿,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讀時,也確實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讀。
圖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將古典文化傳達給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對那幾本經典的印象僅局限于“四書五經”的名號。高中時為了應試把“四書為哪四書”“五經指哪五經”的答案背得滾瓜爛熟,而后只有機械化地把那幾部著作捆綁記憶,從未想過深究每一部到底講了些什么。在《經典常談》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幾本古書的大致內容,也對寫作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識點通過作者輕松又不乏嚴肅的語氣變得靈動,而那只“船”,也確有把讀者帶入經典的魔力。再談第二部分,即“文學”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歡的話題,相對于語言學和離生活較遠的古文化,我更愿意親近離人性與藝術更近的文學。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學”的論題。“文字的作用不外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學。文學有三種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動人。三是美,上面兩種性聯合起來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講中也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對國學教材、學生習作等方面作了論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確有力,鄙人也只有觀摩仰望的份,不敢褻瀆,只得在心里記下他對學生們的每一句指導與教誨,希望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加沉穩細致,對知識、對文學、對自身素養的提升報以嚴謹認真的態度,不做“窮酸的讀書人”、不讀不寫“低級趣味”之作。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于還未入門的中文人來說,可謂是一個引路者的作用。關于國學經典,關于文學文化,雖未得細枝末節,但也有大體的輪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說,讀者將其當作是一艘船,從平涸的細流行到經典的海中去。相信有這本書的引薦,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會免得走些彎路。
【常談讀后感優秀】相關文章:
《經典常談》讀書筆記11-09
成語典故:老生常談07-04
《經典常談》讀后感11-09
經典常談讀后感01-09
職場里老生常談的經驗07-03
經典常談周易讀書筆記10-10
經典常談朱自清閱讀心得體會02-10
文化苦旅讀后感優秀【優秀】11-15
冰心詩集優秀讀后感優秀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