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1
清明節快到了,我和我們班同學一起去楊虎城烈士陵園掃墓。
到了烈士陵園,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著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使我最感動的是為烈士默哀,大家一起為英雄默哀時,我的腦海里不禁出現革命前輩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是他們大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成在祥和寧靜的環境下讀書。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我看著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參觀者烈士陵園,它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
都說:“一個人的肉體倒下了,然而精神長存。”這句話正好映照在烈士身上。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加倍珍惜。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所有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2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干干凈凈。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咱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咱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類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3
“為什么要放假呀!”大人們說是清明節假期,清明節是我們傳統節日,是給逝去人掃墓日子,又叫踏青節,春光明媚,天氣轉暖,也是外出踏青春游好時候哦!
假期第二天我就與與母親回到老家,姥姥折了好多柳條掛在大門上,母親還給我與舅舅家弟弟妹妹編了柳條帽,我們帶上后可神氣了,他們還念著:“清明前后,種瓜種豆”,哇!這是個多么神奇有意義節日呀!
清明一大早醒來,姥姥與舅舅帶著水果等去掃墓,母親帶著我與弟弟妹妹去踏青,剛走出村口,就看到綠綠麥苗象超大地毯鋪在田野里,天空藍藍,暖暖太陽照在身上,高高白楊樹鉆到了云彩里,喳喳叫喜鵲在我們頭上飛來飛去,好象在說歡迎我們呢!走進麥田,綠油油麥苗可茂盛啦,一壟壟排整整齊齊,就像我們班放學排起隊伍一樣,這景色實在太美了!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里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母親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母親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于到了祖母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干凈后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母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母親嘴里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么,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里,然后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后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日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后,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由于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幾天,清明節氣氛似乎特別濃。大街上飄著綿綿細雨,行人們都神情肅穆、滿臉哀思地捧著一束束鮮花,朝墓地慢慢地走去。
我們來到外公墓前,外婆將鮮艷彩條掛在外公墓碑上,在墓前放上了一束純潔淡黃色鮮花。美麗鮮花將照片上外公襯托得格外精神,外公臉上路出了一絲淡淡微笑。但在同時,我也不免產生了一陣陣心酸。是呀,從前那么疼我、愛我外公已經沒有了,我再也得不到那些愛了,外公,我能不想你嗎?
我們在外公墓前默哀了五分鐘,誰也沒有說話,因為我們不想提起那些傷心往事,那只會讓我們更加難過地流淚。燒金元寶時候,我在心里許了一個愿:外公,祝您在天堂一切都好!祭拜時候,我又在心里默默地對外公說:“外公,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您外孫女!”要走了,我邊回頭,邊走路,直到看不見外公墓為止。外公,我真想永遠與您在一起呀!
回憶能給我們帶來歡樂與痛苦,但是做人也要學會向前看,要學會珍惜。只有學會珍惜,才會感覺到幸福。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6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媽媽叫醒,去給爺爺上墳。
奶奶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爺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爺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爺爺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爺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么,像是在跟爺爺敘家常。我看了很不了解,這樣說著爺爺能聽到嗎?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爺爺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爺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爺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7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風俗。
從2008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絕好機會。
關于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8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清明的雨比往常來的更早,下的更大一些。
聽著清明前夕的雨,這雨似乎變了味兒,以前那小小的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的。仿佛一個脾氣級好的人,忽然變的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的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為什么會如此粗暴?
雨聲曾是被優美的描寫為心跳,如今這健康的心跳變成了心臟病人狂燥無序的胡蹦亂跳。雨聲曾被抒情的被人描寫為天的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的像一群罵街潑婦橫飛的口沫……
雨聲這大地的精靈,就這樣變質了。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的瘦小的狹小的空間里,人類的視覺享受被剝奪了,聽覺的享受也被無情的剝奪了。
其實雨是委屈的,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凈的,原生態的總是嘩嘩嘩的,沙沙沙的,或者淅淅瀝瀝的`,無言無聲的。當細細輕柔的雨無聲地洇入幽綠的草地,它就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的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的聲音就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的雨聲中我好像領悟了一些什么:面對這雨聲那細柔的雨早已成為過去,咱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的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
【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相關文章: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03-11
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11-20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08-09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01-25
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8篇11-20
清明節的六年級日記(8篇)11-20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9篇11-16
六年級清明節日記(精選33篇)04-06
清明節的日記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