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赤壁的讀后感3篇(經典)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火燒赤壁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火燒赤壁”,我發現黃蓋很勇猛,程昱很會仔細觀察,如果我也能做到這樣就好了。
黃蓋在船上點火,然后借著東風讓船沖到曹軍的船頭,撞了上去,黃蓋帶的船頭上布滿了釘子,釘子死死地讓黃蓋的.船和曹軍的船連在一起,大火蔓延到了曹軍的船上,借著東風,曹軍的船很快全部著火了,火燒紅了半邊天,曹操逃走了,吳軍打下了曹軍水寨。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黃蓋先使用苦肉計取得曹操的信任,再用連環計來打敗對方,這就是看完這個故事我學到的知識。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2
三國時期,北方的`曹操兵多糧足,為了統一天下他準備把江東的孫權滅掉。曹操帶了八十萬大軍討伐江東,江東的大臣大部分提議投降,也有人主張戰斗想法不同,這讓江東君主孫權很是左右為難,大將軍周瑜力主抗操,他提出曹操有三大弱點:一、曹操后方不穩,北方有韓遂等人作亂。二、曹軍不善于水戰。三、曹軍長途遠征疲憊不堪,曹操必敗無疑,孫權決定聯合劉備共抗曹操,他們費勁心思、絞盡腦汁想了計策,還請諸葛亮借了東風,火燒連環船。在孫劉團結對敵下,曹操大敗而歸,從而形成三足鼎立。
這就是三國里的火燒赤壁,這個史記告訴我們,孫權雖然勢力小但團結一致,而曹操小看了孫權所以敗給孫權,告誡我們平時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驕傲。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3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刻畫了魏、蜀、吳這三個國家的故事。今天我讀了選自羅貫中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火燒赤壁。
曹操想要奪取江南,吞并東吳,消滅孫權﹑劉備統一中原。孫權與劉備聯合。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后來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
曹操為什么會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因為兵力不夠嗎?難道曹軍八十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嗎?這是曹操罪有應得,誰叫他這么壞。其實我們做人應該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壞人、或是沒有用的人。曹操是輕易相信別人的人,先是中了龐統的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曹操,你平時不是謹慎多疑的嗎?為什么現在你也逃不過龐統的連環計,你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
讀完這個故事后,告訴我們做人一定會變通,比如被人抓了,你一定不要放棄,你在那里等死,不如拼一拼,或許還有轉機,所以說我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一定要堅持到底。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火燒赤壁的故事04-20
《火燒赤壁》讀書筆記12-16
歷史典故:周瑜火燒赤壁06-29
歷史典故:周瑜火燒赤壁02-20
《火燒赤壁》讀書筆記01-22
《火燒赤壁》讀后感07-02
火燒赤壁讀后感06-23
《火燒赤壁》讀后感03-05
火燒赤壁讀后感03-26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