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的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求職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求職的調查報告1
(一)內容提要:
隨著大學生畢業生的增多,以及考研熱,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且最近又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人才堆積導致就業難上加難,校漂族越來越多,針對該問題我們隨機調查了河北工業大學在校生對就業問題準備的如何,對將來就業前景的態度,并且將數據總結處理,發現以下幾點:80%的大學生都是在大三大四將要就業時候才開始關注就業信息,30%想要自主創業,但都最需要資金,40%打算繼續深造,8%打算出國留學,而且高達90%的大學生認為個人素質最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自己人素質,修養。能否充分的準備就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相當重要,他會決定你能否在將來的競爭中勝出。對你將來發展方向做出正確判斷.
(二)調查內容:
(1)調查范圍:河北工業大學東院所有在讀大學生
(2)調查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危機。
(3)結果分析:
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并不是很好,大多數大學生都不能充分的準備就業,導致就業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xx年是高校擴招后畢業生的人數達212萬,20xx年畢業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20xx年畢業達到了338萬人,保守估計20xx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600萬。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大學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有一下幾個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于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20xx年至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于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么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里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并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現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校漂族”在擴軍,這已成為社會和媒體關注的一個熱點。所謂,是指那些已經畢業,卻仍留連再校園內或者學校周圍,經常到學校用餐,到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或參加學校一些講座,閑暇是逛學校周邊的小店“拼一個美好未來”,這幾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愿。一時找不到一個好工作,考研也許就是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了。校漂族的增多直接說明就業問題。
(三)調查總結
一、大學生應如何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要遵循“開闊眼界、面對現實、正確定位”的原則。
首先,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敢于通過競爭去達到理想的目標。在心理上必須從社會進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來加深對競爭機制的認識,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自覺地正視社會現實,轉變觀念,做好參加競爭的準備。
其次,要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在求職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總保持著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強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遇到挫折后應冷靜思考,仔細尋找失利的原因,爭取在下次中取得勝利,迎接新的挑戰。相信一句話: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豐功偉績,只有不斷在挫折與困難中磨練,你才會成長,才會使你的人生達到生命的制高點。
二、大學生應有的心理準備
及時轉換自我角色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大學階段過的是一種單純而有保障的生活,學習、生活、交際都較有規律,這樣的生活方式與現實社會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大學生活結束之際,踏上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轉換,做好就業心理準備。
統計結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不能夠及時完成角色轉換。
深入了解自身就業前如何選擇職業,要根據自身的個性特征來決定。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點是選擇職業的重要前提;興趣是愛好的推動者,愛好是興趣的實行者。人們對職業的選擇往往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對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個求職者進行職場定位的依據與前提,而大學生在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這需要我們冷靜來思考。
對自己充滿足夠自信要做好準備在就業遇到各種困難,困難是只阻礙你成功的絆腳石,但他也是是陪伴你走向生命制高點的經之路。在面對困難時只要我們能挺過來,那就是你又一次跨越了人生的另一個高峰,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失去自信,只有你充滿自信,你才能夠跨越這制高點。
大學生就業雖然嚴峻,但我們也不用擔心,因為社會是不會淘汰有能力的人,只有社會殘渣才被社會所遺棄,自然界的優勝劣汰法則同樣在社會中存在,只要我們是社會的優良品種就不會被社會拋棄。
大學生能否正確充分的準備就業,決定能否在將來的激烈競爭中勝出。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提前著手準備,為將來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求職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大學生就業模式從“國家包分配”到“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轉變以及就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就業價值取向也不斷發生變化,呈現出一些新特點。調查研究新時期大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把握其變化趨勢,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可以為大學生就業與就業政策的實施及教育實踐提供重要的參數,對解決大學生就業中的實際問題、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和就業觀的教育引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二、調查對象:
各校本、專科應屆畢業生
三、調查時間:
20xx年1月8號至20xx年2月7號
四、調查內容:
方法:績、男女生比例、專業人數、綜合素質狀況等,調查的覆蓋面較廣,有效問卷回收率較高,各類學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現實的比例,取樣合理,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調查的結果可信度較高。
調查問卷設計
性別a、男b、女
2.你對自己今后的就業狀況持怎樣的的態度?
a很樂觀b有難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觀,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在求職中最困擾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選擇3項)
a學校就業指導不夠b信息量少c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d能力不足e優勢難以發揮f求職方法技巧欠缺g對社會缺乏了解h對企業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j其他____
4.請問擇業前您考慮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單選)
a經濟收入b個人發展機會c.專業知識的應用d生活環境e工作的穩定性f.其他_
5.請問您的擇業觀念是什么?(單選)
a.先就業,后擇業b先擇業后就業
c不就業,繼續深造d自主創業
6.您就業會優先選擇的是(單選)
a出生本地b東部經濟發達地區c西部經濟發展地區d其他____
7.你對試用期內的工資要求是每月:(單選)
a 1000元以下b 1000元—20xx元c 20xx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e 4000元以上
8.你已有較明確的就業方向與目標嗎?(單選)
a有b沒有
9.你確定工作單位時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視哪三項?(按照重視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區經濟狀況等)b單位性質(國企事業、三資、民營等)c社會地位(知名度、權力、規模等)d社會意義
e薪金福利f行業發展空間g個人發展空間h專業對口
i符合個人性格、興趣愛好g利于解決大城市戶口k其他____
10.當你選擇工作時,你最想進入的行業是(最多選三項)
a it與通訊業b金融、證券、保險業c商貿業d電力、石化等能源業e新聞出版業f房地產業g醫藥食品業h旅游交通民航業i制造業j政府機關k其它____
11.您青睞選擇哪些性質就業單位(可選一項或兩項)
a民營企業b國營企業c外資企業d私營企業e合資企業f政府機關g自主創業 h其他____
12.找工作時你怎樣看待專業和工作性質的問題?(單選)
a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b可以與專業有關聯性的工作,不一定對口
c專業與工作性質無關,先找一份工作再說
d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行業
五、調查分析
基本情況
調查數據表明,20xx年畢業生是就業壓力加大的一年。近三年來,我校有83%以上的畢業生把“兼顧國家需要和個人發展”和“有利于個人的發展”以及“千方百計實現自我,自我選擇”作為自己的擇業標準,反映了大學生在擇業標準的評價上,仍然十分看重個人的發展,特別是“以自我中心”作為擇業標準的畢業生由20xx年的3.9%上升到20xx年的7.6%。但同時,也發現了另外一個值得肯定的現象,即以“服從國家和社會需要”為擇業標準的畢業生人數呈上升趨勢,20xx年的人數比例為13.6%,分別比20xx和20xx年上升了4.8個百分點和4.6個百分點。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相當比例的大學生接受了收費教育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主擇業觀念,以“個人發展觀”作為自己的擇業標準,這既反映了大學生在擇業中的務實心態,也表明大學生擇業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個人價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趨勢,因而加強對大學生的擇業觀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是社會、高校和家庭面臨的重要問題。
存在問題
1.調查渠道不暢(據調查,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對就業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們呼吁學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門對聯系企業和用人單位,多提供就業信息。另外,信息網站缺乏全面、具體的信息,很多就業信息遲緩,影響畢業生就業。)
2.實踐與理論缺乏緊密聯系(大學生畢業生反應,現在很多企業單位都要求大學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有動手的能力。但是,現在的一些高等院校,注重了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實際工作技能的鍛煉和提高。)
3.就業觀有待改變(在被調查的大學畢業生中,仍有部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陳舊,期望值過高,不是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而是憑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講條件,從而出現就業難。)
六、調查結果
大學生就業的現狀自1999年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日趨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更是讓就業形勢變的更加不容樂觀。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大學畢業生連年增加。
【大學生求職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求職的調查報告07-05
大學生求職的優秀調查報告07-03
大學生求職經驗的調查報告06-26
關于大學生求職經驗的調查報告07-03
關于在校大學生求職傾向的調查報告12-05
關于在校大學生求職傾向調查報告11-27
關于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11-28
關于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