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西游記》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西游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1
目標:
1、知道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初步培養幼兒對我國文學作品的熱愛。
2、了解西游記中主要人物特征極其簡單的故事內容,能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3、培養幼兒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并進行創作。
準備:
知識準備:提前進行調查,豐富幼兒對西游記的了解。
過程:
一、介紹收集資料。
師:“前些天老師請小朋友收集有關《西游記》的資料,你們都找來了嗎?”
“你是通過那些方式找來的?”
“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總結:介紹《西游記》的相關資料。
二、了解主要人物。
1、說說最喜歡的人物。
師:“小朋友發現了在西游記里主要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你覺的你最喜歡誰?”
2、幼兒按喜歡的人物進行分組討論,為什么喜歡。
師:“每個小朋友喜歡的都不一樣,誰喜歡唐僧舉手請到這邊來,你們互相說說為什么喜歡他。”
3、每組幼兒代表發言。
師:“剛小朋友討論的非常熱烈,請你們說說。”
教師小結:人物的優點。
三、了解故事情節。
1、說兒歌,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講故事。
師:“剛才兒歌中講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在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發生了許多的故事,你最喜歡《西游記》中的哪個故事?請你給大家講一講。”
四、制作連環畫。
1、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知道這么多的故事,那我們有什么辦法把大家講的'故事保留下來呢?”
“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我們今天把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畫下來,作成漂亮的連環畫,請其他班的小朋友來看,好嗎?”
2、幼兒作畫,教師輔導。
3、制成連環畫。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2
主題名稱:
神通廣大美猴王
次主題名稱:
現代美猴王
活動名稱:
連環畫《西游記》
主要教學領域:
藝術領域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引導幼兒欣賞連環畫中主要的人和物畫得大一些并畫在主要位置的畫面布置;幫助幼兒發展構圖能力。引導幼兒通過對連環畫單頁畫面與整個故事關系的探討,知道連環畫是由多幅畫面構成的。引導幼兒感受連環畫形象鮮明、色彩明快、線條清晰的特征。
活動目標:
1.了解連環畫的特征及內在聯系,學習創作連環畫。
2.大膽構圖,表現出故事的主要情節。3.協商、合作完成連環畫的創作。
重難點分析:大膽構圖,創作連環畫.
活動準備:
1.幼兒在閱讀區閱讀過《西游記》的連環畫。
2.畫紙、水彩筆、油畫棒、訂書機等材料。
3.《西游記》連環畫一本。
4.背景音樂《一個師傅仨徒弟》
活動過程:
1.介紹連環畫的制作步驟,激發幼兒創造連環畫的興趣。教師出示《西游記》連環畫,引導幼兒討論:連環畫圖書由幾部分構成,與單幅的`圖畫有什么區別,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2.教師介紹制作步驟:先將自己想要創作的故事分成幾幅圖畫,逐幅繪制,標上頁碼,定起來即成連環畫。
3.指導幼兒創作連環畫。
4.啟發幼兒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創作的連環畫內容。
5.指導幼兒在背景音樂伴奏下進行連環畫創作。教師引導幼兒合理分解畫面,同時指導幼兒注意畫面形象要前后一致。
6.分享作品。引導幼兒集體或小組相互展示自己的連環畫作品,講解故事內容。未完成的幼兒可以繼續在區域活動中制作。
活動反思:
連環畫孩子們只接觸過一次,畫的是十一的假期趣事,挺有意思,培養孩子的敘述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記得當時孩子敘事的很好,跟畫的內容壓很相佛,本節課主要讓孩子畫《西游記》中的典故,本身孩子就對西游記很感興趣,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歡的人物,共畫了四張,時間有點長,但孩子們非常認真,花的也非常好。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3
【教材分析】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幼兒的喜愛。《一個師傅仨徒弟》是動畫版《西游記》的片尾曲,節奏活潑,旋律明快,歌詞明朗上口,讓幼兒百唱不厭。該歌曲為兩段結構,第1段描繪了師徒四人翻山越嶺、艱苦跋涉的情景;第2段主要劉畫了西天取經道路上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的境況。為滿足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的需要,本次活動創設了跟隨唐僧師徒4人西天取經的游戲情境,以“火眼金時識妖怪”、“孫悟空考智”“護送唐師徒取經”為線索,引領幼兒感受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時的艱辛,學習演唱跨小節的切分節奏,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體態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的歌詞和旋律,唱準跨小節的切分節奏
2、能用洪亮的聲音演唱歌曲,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體態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3、感受師徒4人取經路途的艱辛,體驗他們戰勝困難時的機智與勇氣
【活動準備】
1、可表現歌曲《一個師傅仁徒弟》第5-9句歌詞內容的'圖片,唐僧師徒取經路上的圖片,孫悟空手握金箍棒的圖片
2、唐僧頭飾1個,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頭飾若干。
3、《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CD,《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6》
【活動過程】
1、創設游戲情境,指導幼兒進行發聲練習。
(1)播放展示師徒4人取經的課件,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幼兒“西天取經探險”。
(2)將“都擋不住火眼金睛如意棒”一句的旋律前置,用語氣詞“啦”進行發聲練習,教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唱。
(3)師幼交換,教師小聲唱,幼兒大聲唱,教師用肢體動作幫助幼兒唱準
2、玩“火眼金睛識妖怪”游戲,理解4字歌詞并唱準跨小節切分節奏。節奏。
(1)出示第5-9句歌詞的圖片,幫助幼兒感知、理解4字歌詞。
提問:我們取經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難?請用火眼金晴辨別一下這兩位美女是好人還是壞人?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請幼兒自己找出歌曲第8句中的4字歌詞是什么,教師解釋“陷阱”、“詭計”的含義。
(2)教師范唱:教師邊做悟空抓妖怪時握拳的動作邊示范演唱4字歌詞。
(3)幼兒演唱:請幼兒一起“抓妖怪”,用握拳的動作表示,提醒幼兒唱準跨小節的切分節奏。
3、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感受歌曲內容,學習歌詞。
(1)教師完整范唱第1遍,幼兒欣賞、感受歌曲內容。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你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
(2)教師完整范唱第2遍,請幼兒運用握拳動作表示幫唐僧師徒抓妖怪。
(3)玩“孫悟空考智慧”游戲,引導幼兒學習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詞。提問:白龍馬馱著誰?后面跟著誰?他們要去干什么?他們走了多遠?
(4)玩請幼兒跟隨音樂完整唱出前半部分歌詞。
4、玩游戲“護送唐僧師徒取經”,請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嘗試用夸張的表情與體態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第1遍:完整演唱,根據幼兒演唱時的表現,重點指導幼兒練習演唱過程中唱不清楚的地方。
(2)第2遍:清楚演唱。
(3)第3遍:用夸張的表情、動作完整演唱。分析歌曲前后兩部分中人物應有的不同的情緒,引導幼兒自己唱一唱、演一演。提示幼兒用輕快的聲音表現唐僧師徒出發時信心滿滿的愉快情緒,用有力的聲音和動作表現徒弟們抓妖怪時的勇敢。
(4)第4遍:自選角色表演唱。教師扮演唐僧帶領幼兒玩游戲,用夸張的表情、體態、動作表演唱歌曲兩遍。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4
活動目標:
1、在關擦比較中了解臉譜形狀的含義,使用對稱繪畫經驗表現唐僧師徒四人的主要特點。
2、對《西游記》故事感興趣,積極大膽表現自己喜歡的人物對象。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一、回憶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聽音樂回憶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經的還有誰?
2、這4人是著名的故事《西游記》中的人物。
二、觀察臉譜,了解特征并嘗試繪畫。
1、出示一組猴子臉譜,找出孫悟空,說出理由。
2、觀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對應相關文字放臉譜。
3、小結:京劇臉譜會把任務的主要特征表現出來。
4、你喜歡里面的誰?怎么畫,才能讓人家一看就看出來你畫的是誰?
5、介紹輔助材料,能自己畫的孩子自己畫,需要材料幫助的請自己選擇,記住每個角色的特點和共有的地方。
6、幼兒作畫。教師觀察、引導。
7、交流展示作品:請相關幼兒的作品帶上來一起展示。教師講評。
三、出示妖怪,引發表演故事的興趣。
取經的4人齊了,如果要表演這個故事還缺誰?
教學反思:
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緊箍咒和芭蕉扇,并通過提問,讓幼兒回想起緊箍咒和芭蕉扇的樣子和特征,同時做了小結。緊箍咒的形狀像個圓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狀像一個葫蘆,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紋圖案。
小百科: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5
活動目標:
1、知道《西游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2、能夠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唐僧師徒四人的人物形象特征。
3、能根據人物形象大膽創編動作并表演,體會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西游記》的圖片、書籍、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介紹《西游記》
1、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知道是什么書嗎?
2、你看過《西游記》這本書嗎?
3、作者是誰呢?
小結:吳承恩寫的《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大人、小孩都喜歡看,深受人們的喜歡,百看不厭。后來人們把《西游記》出版了大人的讀本和小孩的讀本,還拍了電影、電視、制作了動畫片。
二、介紹人物
1、《西游記》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A、孫悟空:他是什么變出來的?最早住在哪里?他長多高?后來又去天庭做了個什么官?自己給自己封了個什么王?又被壓在了什么山下呢、多少年?被誰救了出來?他會多少變?一個筋斗能翻出去多遠?手里的寶貝是什么?他最怕的是誰呢?
B、簡單介紹唐僧;(念緊箍咒,幼兒學習孫悟空痛的.痛苦表情)
C、請一名幼兒模仿孫悟空的動作,聽音樂《猴哥、猴哥》集體模仿動作
2、豬八戒:豬八戒的兵器叫什么?他會多少變呢?變的東西是什么樣的呢?(大山、大樹、大石頭等一些笨重的東西)他生氣了是什么樣的?他最喜歡什么?
學習豬八戒的動作,聽音樂集體模仿豬八戒走路
3、沙和尚:手里拿的是什么兵器?他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讓他挑行李?
小結:唐僧師徒四人從中國大唐出發,歷經了81難,走了14年,終于從西天(印度)把經文取了回來。所以說小朋友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
三、集體表演
1、請四個能力強的小朋友表演師徒四人取經的情景
2、集體表演,四個主要的表演者帶著一群小猴。(音樂為主題曲)
活動延伸:小朋友互相欣賞及評價各角色的好與壞,并推薦其他小朋友扮演。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01-01
《西游記》幼兒園教案01-01
幼兒園《西游記》教案01-12
幼兒園教案:西游記4篇01-01
《西游記》幼兒園教案3篇01-01
幼兒園《西游記》教案(精選9篇)07-01
幼兒園《西游記》教案3篇06-11
幼兒園《西游記》教案(3篇)01-12
幼兒園大班主題《西游記》教案06-28
西游記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