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家鄉的春節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1
春節時我國最重要也是最喜慶的一個節日,不同地方的春節也有不同的習俗。今天,讓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吧。
在我們家鄉,臘月二十三就有 春節的氣息了。因為這一天是小年,二叔從外地回來,我和爸爸、媽媽也回到奶奶家。在這一天晚上我們要祭祀灶王爺,并請他吃芝麻糖,讓他在玉皇大帝面前替我們說些好話。可我們這些小孩饞呀,總是想吃芝麻糖,奶奶總是把我們推到一邊,祭祀完灶王爺才讓我們吃。
我們除夕還要守歲,大家以前沒電視時都是干瞪著眼說話。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機、電腦逐漸進入了每一個家庭。我們一家人吃過晚飯,就圍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春晚播出,隨著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播出,轉眼間到了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我們隨著主持人的聲音喊著10、9、8、7當當當聽到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全家人都非常興奮,之前的睡意一掃全無。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春節的一個高潮。這一天白天,街上會出現一列長龍,里面有扭秧歌的;有敲鑼的;有打鼓的;還有舞龍舞獅的。好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還有踩高蹺的人在高蹺上搖搖欲墜,可就是掉不下來,迎來人們一陣陣的喝彩。晚上大家要猜燈謎,看花燈,而小孩子則提著燈籠滿街轉,到處都是燈籠。特別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
過了十五,年就算是過完了。大人們該上班的上班。小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一切又恢復了平靜的樣子。
描寫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2
家鄉的春節,很多風俗與外地一樣。
臘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里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挎著小籃子去集市上買些東西,備著過年用。而這時,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么,大人一定給買,否則是不吉利的。集市年年辦的都很熱鬧,最顯眼的是賣紅燈籠和中國結的,聽說以前還有賣香囊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來了,奶奶蒸一鍋香噴噴的大饅頭,一掀鍋蓋,從門前經過都能聞到香氣;爸爸準備一條木棍放在門口,邁過這木棍就象征著走向一個新起點,拜托了過去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爺爺在門上貼春聯,我就幫忙貼倒喜字。
除夕夜里,吃過豐盛的團圓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點,就要放鞭,爺爺把一長串鞭掛在曬衣繩上,由爸爸點,我就在屋里,趴在窗前,捂著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煙花。放完鞭,奶奶要盛兩碗飯,每碗飯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飯擺在桌臺上,供灶王爺;另一碗則要在院兒里擺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這種儀式,女人似乎是不適合參與的,每年都是爸爸和爺爺在院子里燒紙、磕頭。夜里還要守歲,枕頭下面要塞上紅包。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長輩行禮,然后就能收到壓歲錢,這種時候,我是很主動的。早飯吃餃子,誰吃到棗,明年一定交好運。吃完飯要去親戚家串門,幾乎要把整個村子走個遍。每去一家,主人都會塞糖給孩子,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家鄉的春節一年比一年熱鬧,可是越來越多的人隨著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靈慰藉。
描寫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重大的節日。而在我的老家——安徽,有許多習俗與這兒不同。
在吃的方面,過年我們那兒一定要吃餃子的。所以,餃子的餡也非常講究:有的包蜜糖,有的包肉,有的包韭菜和蔥……吃到各種不同餡的餃子,代表這各種不同的意義:吃到蜜糖餃子的,代表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菜餃子,代表生活平靜安寧;吃到鮮肉餃子的.,代表生活幸福……有趣的是,大人們還會在餃子里塞上硬幣呢!吃到硬幣餃子都是好運的,代表財運亨通。餃子一般都是蒸的,因為“蒸蒸日上”嘛!
除了包餃子,過年我們還要買上各種水果、干果、糖果等。水果中甘蔗是必須要買的——為什么呢?哈哈,“甘蔗節節甜”呀!
春節的大年三十,我們那兒全家人都要在自己家中拜菩薩,人們跪在地上虔誠地磕頭,并給菩薩上香,還要給菩薩前供些水果,餃子、花生等,求菩薩能保佑他們一年平平安安。
我們還孩子在家是呆不住的。在孩子們出去玩之前,父母會提醒他們撿一根樹枝回來,藏到床底下——因為樹枝就是柴,“柴”與“財”諧音,有一種招財進寶的意思。
還有在除夕夜時,哪怕地上垃圾再多,也不準掃地。聽說這樣會把財神趕走,將來就會窮困潦倒……
這就是我們老家春節的習俗,你們家鄉又有什么習俗呢?我們大家來交流一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