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5篇(實用)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 篇1
晚上,我們一家來到聶叔叔家過中秋節。來到叔叔家一看,阿姨已經做好了一桌可口的飯菜,有板栗燉雞肉、臘肉、清燉鯽魚、醬豬手、月餅等,好多我愛吃的菜。大家互相舉杯祝福,我也祝福叔叔阿姨一家中秋快樂,平安幸福。好久沒有吃這么好吃的飯菜,我就大吃了一頓。吃過飯后,媽媽又破例讓我玩了一會電腦。啊!
我今天好開心呀!
名師點評:小作者一家人到聶叔叔家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阿姨已經做好了一桌可口的`飯菜,有板栗燉雞肉、臘肉、清燉鯽魚、醬豬手、月餅等,好多我愛吃的菜。”可見菜式十分豐富。“大家互相舉杯祝福,我也祝福叔叔阿姨一家中秋快樂,平安幸福。”這里意思表達得比較清楚,但不夠生動,如果能直接寫出人物之間的對話,那會更加精彩。小作者剛上二年級,作文寫得不錯,繼續努力。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 篇2
9月15日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在陽臺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就連我家也不例外。
我和家人一起在陽臺賞月。剛剛升起來的月亮傾泄下了一片清輝月亮亮燦燦的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白色。月光靜靜地灑在了地面上整個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層銀色的光鎮上像被籠罩著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了云朵將光輝灑在了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用銀子鋪成似的。它還將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風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云里一會兒又從云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了夢幻一樣的銀灰色。看著月亮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里不能與家人團聚。
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我也和往年的節日一樣,享受著節日帶來的喜悅和快樂。
中秋節爸爸早早的買了許多好吃的月餅、水果和我愛喝的飲料,白天我還要上學,我期待著晚上的到來。晚上,爸爸為慶祝中秋,特意在一家飯店訂了團圓飯,爸爸點了許多我愛吃的菜,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吃著、說著、笑著,品嘗著菜的美味,呼吸著月餅的芳香,享受著節日美好的心情,吃完飯后,我們一家人到怡和莊園看焰火匯演,來到怡和莊園,可熱鬧了,人山人海,八點整焰火燃放開始,一束束焰火沖上天空,綻放出不同的圖案和顏色,把整個天空裝扮的絢麗多彩,有的象盛開的鮮花,有的象流星雨,有的象巨龍飛天,有的.象天女散花……,每一次綻放,人群中都傳出贊嘆聲、高呼聲,美麗極了。
看完焰火匯演以后,我們一家人散步回家,一邊聊天,一邊賞月。今天的月亮真圓啊,那么清澈、那么迷人,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脈的輪廓,要是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姐姐,她該為自己在月亮上生活而感到驕傲啊!
中秋節真好,安靜而幸福!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 篇4
我比較鐘情于蘇軾在《永遇樂》里描繪的“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它表述中秋多添了些人世情味,撩起內心對于中秋的那份記憶,融景入情,與我的生活經歷更為貼近了些。
農村人除了對春節過的相當隆重之外,其次便是中秋,因為這與莊稼收獲有關。從六歲便和母親開始下地種田,一瀉千里的魯西平原,黃綠層接不窮,一如海浪涌動著希望和激情。我實在不喜歡鉆玉米地,矮小的身子還夠不到玉米棒,走不好還會把腳邁到某位老人的墳頭上,一邊禱告,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出如迷宮般的屏障,顧不得汗水,顧不得身上被刺的灼痛,頭發上,眉毛上,渾身上下粘滿了白色玉米穗屑兒,樣子極其狼狽不堪。
那時候,父親剛師范畢業在離家很遠的鄉鎮教學,大多數時間我是和母親度過的,白天把玉米摘完,用鐮刀割出一條小路,我們把玉米撿拾到地板車上,那夜,月亮著了素白色衣服,周圍閃著銘黃的光芒,照亮了我和母親回家的路途。娘,該是中秋了吧?我詢問,她伸伸腰,抬頭望著月亮。是呀,回家給我們君超煮豆子,玉米吃。我興奮的點點頭。我又問母親,娘能多加點糖嗎?她回頭沖我笑笑,干脆地說能。
緊挨著玉米地旁邊就是豆地,農村人種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換些錢或煮了放入罐子里做咸菜吃,配著蘿卜居多。這個時節的豆子飽滿,一碰如調皮的孩子蹦蹦跳跳的出來,到處都是小東西的影子。母親輕輕地握住豆柄,迅速的用鐮刀把它割下,爾后遞給我放在包袱里,接著,母親叮囑我彎腰去揀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說,這是小月亮,中秋節夜里,我就這樣擁有了繁多的小月亮。
鄉下沒有煤氣,就連燒蜂窩煤也是點著數。母親把豆子和玉米洗干凈,倒入井水,木頭在灶堂里霹靂啪啦,霹靂啪啦的聲音至今我仍記得清楚,雄雄火光烤著我稚嫩的臉頰,嘴里含著口水。揭開大木頭圓鍋蓋后,滿屋子里都是玉米和豆子的`香甜氣息,母親試著捏了捏,直到她說熟啦的時候,我才把口水咽到肚子里去,直到成年,我仍然對堅果類的食物情有獨鐘。
在異鄉生活了八年,每過中秋,心里依舊懷戀鄉下的暖月清輝,萬物靜寂,口齒生香。也是這個不算長或短的八年讓我一度品嘗了人生之團圓的況味,千里之外,清朗月色下,一個游子唱誦著《明月幾時有》里的詞句,盼望著世間萬物和諧美滿。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的作文 篇5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月餅還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今年中秋節我的'爺爺奶奶姑父姑母還有哥哥,全家人聚在一起歡度佳節。那天我們說好每個人都說一個笑話,把大家逗笑才能吃月餅,哥哥說了一個笑話把大家逗笑了,就得意的拿了一塊月餅,邊吃邊笑的說,“快來吃,一會就沒有了!”我把笑話說完大家笑不停,笑的肚子都疼了,然后我說,“哥哥月餅是我的了,你看他們笑成什么樣子了。”然后把放有月餅的盤子端著就跑,還喊“救命啊!110,快來救我啊!”全家都大笑起來,笑聲傳得很遠很遠。
這個中秋節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