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端午節作文實用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作文 篇1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祖母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父親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作文 篇2
小時候的我們像是巢里的雛鳥,總是揮動著翅膀,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向往,可現在的我們,反而是想回到當初那個窩巢,做一只懵懂的雛鳥。
轉眼間懷寶寶已經九個月了,雖眼看終點在即,但后期的各種腰酸背痛也隨之而來,每天倒數著日子,突然發現五月快終結了,那六一兒童節不就馬上到了么!想過兒童節的大朋友肯定不少,但挺著這么大肚子還想過兒童節的人估計也就我一個吧!是啊,都想在這一天做回童年的自己,看看最喜愛的動畫片,用彩筆認真的勾畫自己的城堡,或者乖乖的守在門口,等待冰糖葫蘆和冰柜的叫賣聲等等。動畫片、水彩筆、糖葫蘆、甚至各種冰淇淋,只要我們想要,可以去任意一家超市滿足自己,那我們懷念的是..?沒錯,是愛,準確的說是一種被愛的感覺,一種360°被全包容、全呵護、又全控制的愛。
我的童年就在外婆的愛中度過的,外婆有一雙被封建“束縛”過的小腳,那雙小腳經常顛簸在村里大小道上,為的只是讓我回家吃飯或者午睡。在記憶中姥姥沒有特別給我慶祝過兒童節,但是她照顧我的那六年,在回憶里是最美好和幸福的`,外婆的手總是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不但能變出各種美味飯菜,就連我磕疼了,跌痛了,生病難受了,只要她撫摸撫摸我的背,睡上一會醒來,一切就都安好了。在時間上兒童節和端午節總是相差不遠,但每逢端午節,我就會收到小腳老太的禮物,有時是漂亮衣服、有時是文具、書本,香囊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姥姥總是說端午節帶上香囊就能驅鬼辟邪、防病止痛,在還沒有上學之前香囊就像是我的護身符一樣,總被我掛在脖子上,直到又舊又臟,最后不知去向,然后再盼來年端午節的新香囊。上學之后我慢慢不太相信香囊的魔力,甚至覺得脖子上掛個香囊是小屁孩的標志,就這樣香囊從我的脖子上失寵到我的衣兜里,再到我的書包里,最后徹底被我遺棄在家里。再后來我上來初中,在自己看來自己完全已是大人了,不需要家人啰里啰嗦的關心,更不需要香囊的庇佑,一副小大人的樣子,上初二那年的端午節,外婆還是拿著香囊往我衣扣上掛,熱情的她似乎沒有發現我對香囊的不感興趣,等到吃完飯,我又悄悄的卸下那個蝴蝶香囊,掛在門口衣帽鏡旁,推了自行車大步流星的往外走,誰知小腳老太竟然追了出來,“別急走,把蝴蝶帶上”我連忙蹬起腳踏,嘴里喊著“不帶不帶,放家里吧!”
這就是所謂的成長,成長既是學會和收獲,也是失去和遺憾,當童年離我們越來越遠時,童年的記憶也變得越來越發珍貴,如果再回到童年,我不會在她呼喚我回家時,躲到別處假裝聽不見;如果再回到童年,我想每天給我的小腳老太,說聲我愛你,每天親吻她的臉頰;如果再能回到童年,我想珍藏我的每一個香囊,不管多舊多臟。如果是沒有的,再怎么如果我的小腳老太再也回不到我的眼前。
童年無知,少年任性,現在,正好!學會去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兒童節也罷,端午節也好,對家人、朋友、身邊的同事都道一聲:有你們真好,謝謝每一次對我的陪伴、包容和支持,愛你們!
端午節作文 篇3
家鄉的端午佳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佳節更加隆重,端午佳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佳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佳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作文 篇4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
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
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
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
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
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
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
如今的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
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