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之旅作文[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博物館之旅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博物館之旅作文1
作為一代新寧波人,對寧波這個第二家鄉總是充滿了好奇。聽說寧波博物館能帶我了解寧波的歷史文化,我們一家欣然前往。
一跑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河姆渡時代的各種泥塑畫面,上有先人在種地、打獵、捕魚、挖野果等。講解員老師告訴我們,在距今6500-7000年前,人們以打獵、捕魚、吃野果為生。但河姆渡遺址中水稻種子的發現,讓我們知道了那個時候的`寧波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且從發現的文物當中推測我們的先人會用骨頭做成一些工具,甚至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會了制陶,可見我們的老祖宗是多么聰明能干。
繼續往前走,我有幸認識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銅鉞,一個鋤頭形狀金黃色的物件。講解員告訴我們,這個銅鉞是戰國時期象征地位和權利的象征。它上面的圖案有船、波浪和帶羽毛帽子的人,說明那時候的人們已經會比賽劃船,他們帶的羽毛帽子就像船帆,這個器物從功能和圖案充分反映了寧波先民龍騰虎躍、劈波飛渡的進取精神。
看著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聽著講解員老師的娓娓敘述,我仿佛來到了河姆渡時代,看見了我們身著草衣的先人正在努力想著辦法,盡力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我似乎感受到了先人們那種奮發拼搏的精神。
穿梭在博物館里的各個樓層,穿越在寧波的各個時期,我深深為我們寧波的先人驕傲,為自己成為了新寧波人而自豪!
博物館之旅作文2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市博物館游玩,門前立著博物館的標志——進入大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幾匹用石頭做的馬,好多小孩子都叫著要騎馬。馬的.右邊聳立著幾門古炮,它們都已經生銹了。
我們進入博物館的第一層,兩面各有一條金色的龍,是用來紀念澳門回歸的,走進展覽廳,左邊是一些窗花、用之剪出來的動物和畫,右邊是花枕頭、鐘馗、財神爺等,其中用紙剪出的十二生肖最為好看,它們活靈活現,可真像真的。
我們走著臺階,繞到了第二層(博物館像個陀螺,就繞著上來了),這一層是動物,里面有昆蟲、野獸、海底動物等,我最喜歡看野獸類,里面有非洲獅、狼、金錢豹、老虎、貓頭鷹、老鷹、蟒蛇、黃鼠狼等,都是兇猛的動物,但是它們都不會動,現在我就可以摸摸它們,知道這些兇猛的動物的知識。
第三層是說我們的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保安區、龍崗區、鹽田區,講了我們的發展,而且還有詳細地圖可以看。最后我們坐著透明的直達電梯下到了第一層,這次游玩就結束了。
通過昨天我了解了非常多的知識,有動物方面、社會方面、工藝方面等,我很高興。
博物館之旅作文3
今天,秋風習習,我們紅樹林的通訊員們乘著大巴士來到郵票博物館。一路上,同學有說有笑,個個都是笑容滿面。進大門,上電梯后,我們的博物館之旅開始了。
懷著期待的心情,我們進入了郵票博物館,這里可真大呀!進入博物館,老師馬上把我們帶進去參觀。首先給我們介紹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叫《黑便士》。接著又給我們講了中國第一套郵票,叫《大龍票》。《大龍票》近看像一個大龍被困在籠子里,遠看就是色彩斑斕的一幅圖畫,好神奇啊!
老師介紹完郵票之后,又帶我們去看了郵票的價格。價格有高有低,有八、九十,一百的,還有一干兩千的。為什么會差別這么多呢,因為有的郵票已經絕版了,市面上都買不到了。
接著我們來到了2號展廳,2號展廳有拼圖、郵票,還有郵票名人的'照片呢!參觀完之后,老師讓我們自已設計郵票,同學們畫的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畫完了后同學們歡歡喜喜地交換著明信片,開心得跟過節一樣。
這次博物館之旅,既參觀了博物館讓人大開眼界,還收獲很多有意義的紀念品,真是一舉兩得呀。離開的那一刻,我真有點戀戀不舍呢!
博物館之旅作文4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媽媽都有點閑得無聊,就盤算去哪里玩玩。
恰巧山東博物館與秦始皇陵博物院聯合策劃的原創特展的六合同風秦文化大展正式開幕了六合同風秦文化大展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無問西東、百代秦政、風月同天,從三方面講述秦文化與齊文化的淵源。這次的展覽中有各種各樣的兵馬俑如:立俑、跪射俑、車馬俑、騎兵俑、彩繪銅車馬,看得我眼花繚亂。除了兵馬俑還有很多從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如:青銅劍、戈、兩詔文銅權、虎符等。為了珍惜這次機會,每看到一個文物我都要仔細觀察他的名字和出處。博物館里不僅有各種各樣的文物,而且有很多生動形象的文字解釋。上面主要講了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這個帝國是怎樣統一了度量衡,車規矩,文字,錢幣等,介紹了秦朝是用的什么政策而導致他迅速滅亡的,秦文化與齊文化的淵源,幫助人們走進遙遠而神秘的大秦帝國。
雖然大秦帝國早已成為過去,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文物中感受到當年那個強大的帝國。
博物館之旅作文5
寒假,我和媽媽一起去了省博物館,看了“唐蕃古道精品文物連展”。
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型的動態電子屏,生動復原了唐蕃古道的路線。展廳中精美的文物看的我目不暇接。
展廳中的銀質鏨八寶紋壇城吸引了我的眼球。這個銀質鏨八寶紋壇城底下是一個厚厚的實心的圓圈,越往上越小,一共有5層,最上面有一個葉狀的'東西,上面的圖案都是駱駝和神的頭像。聽解說說壇城也叫壇場,意思是“佛的家”,它起源于印度,后來傳到中國,是藏傳佛教修行時的供奉對象。難怪看起來就給人一種肅穆莊嚴的感覺。
另外給我印象很深的還有胡人牽駝畫像磚。一位深目高鼻梁、滿面胡須的胡人,頭戴一折角尖頂帽,身穿緊袖長袍,扎著腰帶,衣服皺折紋路清晰可見,腳蹬長筒靴子。胡人的右手執轡繩,左手前舉邁步向前行進。身后有一雙峰駱駝,背負繩索捆扎的方形箱夾,昂首抬蹄,緊跟胡人步伐前進。畫像栩栩如生,我看著都入迷了,仿佛聽到遠處傳來了若隱若現的駝鈴聲。
這次展覽分為“古道緣起”“互通互鑒之路”“朝貢貿易之路”“文明交融之路”“古道延續”五部分,展品來源廣泛、類型豐富,展現了多元文明在唐蕃古道上的交流融合。展覽還通過動畫、漫畫、觸屏展示、墻體投影、復原場景等展廳互動項目,讓人感覺就重走在唐蕃古道上,感受著大唐氣象,體驗著吐蕃古韻。
這真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神奇之旅啊!
博物館之旅作文6
今天,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去博物館春游,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動的。
湖州博物館創建于1962年10月,新館總建筑面積10274平方米,分藏品庫房區、陳列展覽區、觀眾服務區、行政辦公區和設備機房區五大功能區塊。其中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三大基本陳列為《吳興賦——湖州歷史與人文系列》(榮獲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刀木人生——趙延年藝術陳列》、《物我兩忘:趙紫宸趙蘿蕤趙景德家族紀念館明清古典家具陳列》。
走進博物館,我看到里面擺放著眾多的展覽品,有石刀、絲綢、寶劍、大炮、皇帝的皇袍還有毛筆的作坊……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絲綢,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精美的刺繡和豐富的顏色,熱心的講解員告訴我們:“中國是最早有絲織品的國家,大約在400多年前的夏代,人們就有織一些比較簡單的絲織品。”博物館里還陳列著絲綢的制作原材料和工具,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講解員還告訴我們這個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總數一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35件,二級文物135件,三級文物1256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湖州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
通過這次春游,我學到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歷史,發現自己對中國歷史的了解頗少,我以后要多看歷史書。
博物館之旅作文7
前天,老師帶領著我們去參觀了太倉博物館,在那里,我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
其中,最讓人驚嘆的就是太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盤子。大家都驚呆了,為什么這么小的一個盤子,這么有價值呢?原來,雖然它很小,但是它非常的少見,非常的珍貴。怪不得是這樣的呢,大家都明白了原因。
而我比較喜歡的有好多,最喜歡的是關于佛像主題的那個小展廳,在那玻璃里擺著大大小小的各種佛像。有白的、有黃的、有黑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兩只手的、有四只手的、還有八只手的都有。其中黑色的佛像最引人注目了,因為好多人都沒見過黑色的泥佛像,而且在太倉博物館里黑色的佛像也只有一個呢!
我還喜歡鄭和下西洋的那個主題,在主題中,它告訴了我們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一共走了多少的'路。看著看著,大家不由得都張大了嘴巴。原來鄭和走了這么多這么遠的路啊!而且,展廳里還在不停地播放短片,在短片中,講述了鄭和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下西洋所發生的事情,全都記錄在了這部小短片里。之前不知道的同學,現在看了都知道。包括我,在以前什么也不知道,現在看看小短片的話,事情的經過就全都明白了。
不僅看到了這些,我還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我走過了驚險的玻璃橋,欣賞了壯觀的大糧倉,領略了神奇的科學技術。還了解了不平凡的革命戰爭。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許多以前關不知道的新知識!
博物館之旅作文8
清早,我特別的興奮,因為今天。盼望已久的戶外課終于來了。
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大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楚雄州博物館”這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門前的兩尊老虎雕像,就像兩個忠心的士兵一樣,保衛著博物館。
走進大門,順著臺階而上,來到了博物館大廳。一位美麗的導游姐姐帶著我們沿著臺階一直走,來到了動物標本廳。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標本,浣熊、黑山羊、綠孔雀……聽導游姐姐說,黑山羊是我們楚雄特有的,別的地方還沒有呢。在這里我認識了更多的動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沿著臺階前行,我們來到了古生物展廳。一進門,一具具恐龍化石骨架就出現在我眼前。其中有一具恐龍化石特別的高,都要碰到房頂了。雖然它們只剩下骨架了,但看上去還是那么的'威風。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歷史文物廳,了解了猿人和人類的進化史。
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彝族服飾展廳。我們首先看到了一副大大的壁畫,上面記錄了彝族人民的美麗傳說,展廳里還有許多的彝族服飾,大多數的彝族服飾上都繡著馬纓花和山茶花的圖案,色彩非常的鮮艷,好看極了!彝家的姑娘可真是心靈手巧啊!
不知不覺就要放學了,我真感謝博物館,謝謝你讓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今天真是開心。
博物館之旅作文9
今天,媽媽帶我去了“航海博物館”。一到博物館,我就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博物館旗幟,我興奮的想:“這個博物館的設計師真聰明,竟然把博物館的外形造成船帆的形狀。
進入了博物館,哇!全都是白色的,中央還有一條土黃色的.木質大帆船。我問:“我能看看那條船嗎?”“當然”媽媽回答。于是,我們跑到了船下面,哇!好大啊!簡直就象海里的巨型鯊魚。船的下方用木棍和石頭撐著。上了船,我看到一位阿姨,一問才得知,她是介紹員,她介紹到:“這條船的后面,是最高等級的人,也就是船長坐的,再看地上,有一塊木板,下面就是船員的艙位。
在艙位的兩側有兩塊松動的木板,每塊木板上各有一個小孔,如果海上遇到暴風雨,當水打到甲板上時,水就會從小孔中流走,流入下方的甲板上,那塊甲板微微向上傾斜,在甲板尾部有一排小孔,水就會從這流回大海,我們的古人真聰明呀!
在這里,我學到了許多船上的知識,我覺得將來我也會成為一名船長。
真是一個難忘的一天啊!
博物館之旅作文10
今天,我去了博物館,真是大飽眼福啊!在那里,我看得眼花繚亂,簡直到了頭暈目眩的程度。里面陳列的動物和一些圖片幾乎都是我素不知道的。
我不由得感嘆自己眼界狹小,猶如井底之蛙呀!上一天夜里,我知道了這個消息,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盼著天快一些亮。躺了很久我才睡著了。早上起來,我興奮了一個上午。中午,吃好飯,爸爸帶我騎了摩托車流星趕月似的到桐鄉去了。路上,寒風瑟瑟,我坐在摩托車上更加覺得冷,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但是,我想到了桐鄉就可以看珍稀動物了,就覺得心里暖暖的'了。來到桐鄉,我們直奔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我看到那里好整潔,四周墻上琳瑯滿目,掛滿了許多動物圖片。
桌子上的玻璃柜里也放著許多動物,樣子稀奇古怪。大老鼠胖得不得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齜牙咧嘴地朝你看。聽說它的體重為二十斤,真是不可思議!一只老烏龜在慢慢地移動著,不仔細看還看不出它在移動,還看不出它的與眾不同的地方來。龜背上面長著一簇簇細毛,好像荒地上的野草。瞧,那邊一團圓圓的是什么東西。啊,是蛇!它蜷成一團。我好奇地走過去看它,它卻露出了一副兇相,惡狠狠地瞪著我看。旁邊還有許多珍稀動物,有可愛的熊貓猴、奇異的龍貓、珍稀的也門高冠龍、青翠的小青蛇、兇猛的泰國吃人鱷……據說這一些動物都是經過千百年的變化才形成現在的樣子的。現在它們大都快要絕種了,所以,他們通過展覽喚起大家的愛護珍稀動物的心。
我們大家都來保護它們吧!
博物館之旅作文11
周日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我盼望已久的上海之旅。一路上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輕聲地哼著歌。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好大。博物館共有四層,包括地上兩層和地下兩層,我們的參觀是從地上兩層開始的`。
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群龐然大物:有兩三層樓房那么高的恐龍,有幾十米的鯨魚,還有幾噸重的巨蜥。乍一看,栩栩如生,嚇得我直往后退。
我們順著旋轉樓梯往下走,樓梯的兩旁都是各種各樣的動物標本:金絲猴、糜鹿、大猩猩、綠孔雀、蟒蛇……太多了,我都數不過來。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動物――小浣熊。抬頭一看,頭頂上還掛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
突然,前方傳來了奇怪的叫聲,像獅吼又像虎嘯。我趕緊跑了過去,原來這里是恐龍模型展示區。最嚇人的要數那個巨大的霸王龍,不僅體型龐大,而且兇相畢露。它一半臉是正常的,另半臉被剝了皮露出里面的肉,每隔幾分鐘它就搖頭晃腦甩著尾巴大吼大叫一通。最好玩的是一只長得象大鳥一樣的恐龍,看了介紹我才知道,它有一個可笑的名字――盜蛋龍,模型做得很有趣,它在護著一窩蛋,每隔幾分鐘,它就在這窩恐龍蛋上蹲上蹲下的,嘴里還發出伊呀伊呀的叫聲,動作很逗人。
后來我們又依次參觀了“人類演化之道”“走進非洲”“繽紛生命”等展區,每個展區的內容都精采紛呈,看得我眼花繚亂。
多么有趣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啊!
博物館之旅作文12
我的家鄉在江蘇常州,那里有名揚四海的中華恐龍園,也有家喻戶曉的溧陽天目湖,更有秀麗典雅的地方博物館,那就是滆湖民俗博物館。寒假中的一天,我和家人有幸來到這里參觀了一下,開啟了一次獨特的民俗之旅。
據資料顯示,滆湖名俗博物館是常武地區的大型歷史類博物館,20xx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它座落在武進區經濟開發區聚新家園社區錦潤路7-3號,占地面積1350平方米。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走廊兩側墻壁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磅礴大氣的山水畫。順著走廊進入大廳,則是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古瓷器。這些瓷器有的小巧玲瓏,有的造型獨特,有的光彩照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最引人注目的要屬博物館里的.“名俗一條街”了。整條街道的兩側陳列著許多古時候的老式店鋪,有園作店、豆腐坊、藥店、雜貨店、茶館、米鋪、鐵匠鋪、酒莊、花絮鋪……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當看到布店中放著的兩雙“三寸金蓮”時,我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孫中山破陋習》這篇課文,我不禁感嘆道:原來舊社會女子的腳丫只有這么點大,真慘呀!
這真是一次既開闊眼界又增長知識的民俗之旅。
博物館之旅作文13
今天,我早早地和爸爸一起來到了西湖邊,不過我可不是去玩的,而是去中國茶葉博物館學習知識的。
茶葉博物館的外面美不勝收,兩邊都是高大的、茂盛的樹,樹的枝葉十分茂盛,樹葉一叢叢,一簇簇的,全都緊貼在一起。中間是一個大池塘,池塘的周圍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它們把整個池塘包圍了起來。
一走進博物館內,我就看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了關于茶的介紹:茶在遠古時期既已被發現和利用,其發展歷經藥用、食用和飲用等過程……我們又繼續往前走,我又看見了許多資料和茶具,茶具各式各樣,不同年代的.茶具就各不相同,宋代的茶具和清代的比,可復雜多了,我還看見有的牌子上寫著以前有些人會把茶代為酒,“以茶代酒”的說法大概就是由此而來的吧。
我看完了茶具,又去認識茶的品種了。我們來到了“互動室”,上面說茶葉分成這幾種:白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紅茶、綠茶。我問爸爸:“白茶是什么樣的?”爸爸說:“白茶是中國的特色茶類,產于福建省,基本工藝流程為萎凋、干燥。選用茸毛多的茶葉為原料,成品茶滿披白毫,湯色嫩黃淺淡,滋味清醇。”“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
我們接著又去了一個試著模擬泡茶的地方,我在電腦上做了一個測試,我一步一步填,耶,全對!下次我可以幫長輩泡茶了。
原來,茶葉也有這么多學問呀!我下次一定要多去博物館,了解更多知識。
博物館之旅作文14
扇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被稱作人間天堂的杭州,從宋代至今,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扇業的文化中心。今天,我來到了有美麗風景的運河旁邊的扇博物館,了解扇子的發展史。
進入大廳,解說員告訴我們:這座扇博物館,以扇的歷史、扇的文化、扇的工藝為重點,以實物展品、場景再現,結合多媒體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現扇的魅力。然后,在她的帶領下我們便開始參觀了。
第一部分是“風的長廊”,展示了歷代扇在各個文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從文人騷客到老百姓、平民,扇子都是必不可少的,體現出扇文化的多姿多彩。最初的扇是旗形的,使用的人是拿著扇柄來回轉動,就產生風。我想:使用起來多麻煩呀!
第二部分是“團扇時代”。團扇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有圓扇葉、長扇柄的扇,用起來更方便。第三部分是“折扇時代”。第四部分是扇的工藝展示……
二樓展廳的各國名扇,集中展示技藝精湛的扇作品,了解以中國為代表的扇文化,鑒賞各國珍品。有“象牙柄鷹毛諸葛扇”、“全棕彩繪黑紙扇”等等。
今天的扇博物館之旅,真令我長了不少見識。
博物館之旅作文15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是的,茶是我們中國的象征,杭州也是彌漫著陣陣茶香的。今天,我們前往茶葉博物館,了解中國茶史,體驗中國茶香。
車緩緩進入博物館,小路邊的田野中播種著茶種,一陣微風吹來,帶來了清新的泥土味兒和絲絲茶香。來到正門,一張清澈的水簾從天而降,透過簾幕,一個大大的“茶”字嵌在墻上,清晰可見。走進展廳,里面陳列著香味四溢的茶葉與中國五千年的茶文化。其實,茶誕生時并不像現在這樣可口。自神農最初發現和利用茶以后,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下令改造茶,得到公眾的強力推贊,“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開千古茗飲之宗”,今人之所以能品上如此甘甜的茶,這不都是古人的造化嗎?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與我們中華民族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茶萃廳中,我們了解了茶祖——劉伯溫,茶父——神農氏,還有各種香濃馥郁的陳茶。瞧,茶不僅有青翠欲滴的外表和醇厚的滋味,還富有古老的文明呢!
古往今來,茶之種、之制、之器、之藏、之飲、之用各有其術,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差生”陸羽所撰寫的.經典著作《茶經》充分表現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所以自這本書問世以來,茶事方大行其道,受到許多茶迷的贊賞,可見中國人是多么重視,多么欽佩悠久的茶文明啊!
在今朝,茶能成為一種享譽世界的飲料,維系著每個中國人的品茶、賞茶之心和世界友人深厚的感情。
【博物館之旅作文】相關文章:
博物館之旅作文06-02
天津自然博物館攝影之旅作文12-14
博物館之旅作文優秀15篇02-01
博物館作文04-19
博物館的作文02-28
首都博物館作文12-03
參觀博物館作文(精選)09-05
博物館的作文【通用】11-08
浙江博物館作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