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晚上,我們一家吃了色味俱全的“糊辣沸”,就出門了。
一到公園,公園里熱熱鬧鬧。有的在放煙花,煙花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我和王丹妮也加入了進去,我們拿來煙花,急急忙忙地把它點燃,只聽“哧——”的一聲,炸開了,像噴泉、又像火山爆發,美極了!接著,我們又拿來另一種煙花,點燃后,拿在手上畫畫,我畫了各種各樣的的圖形,真好玩!要數最熱鬧的還是放孔明燈,我們點燃蠟燭,放在孔明燈里,為了不讓熱氣跑掉,我們四、五個人各踩一邊,慢慢的,我們放開了腳,燈就升上了天空。真不知道孔明燈會飛到哪里去呀?
煙花玩了,孔明燈也放了,上街去湊湊熱鬧吧。到了街上,大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好擁擠哦。本來,我們想去猜燈謎的,可惜沒地方能猜。不過,媽咪也出了幾個字謎讓我和丹妮猜,其中一題是:一人一口(打一字),我一時猜不出,最后才知道是“合”字。我想:“只要努力學好知識,才能猜更多的燈謎。”
媽咪還給我們買了一盞六個角的紅色燈籠,燈籠上畫著一條龍,真好看!我和丹妮拿著燈籠當路燈,高高興興地回家去吃湯圓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元宵節,是一個特別的節日。伴著逐漸淡去的年味,大家各自又同除夕一般,聚在一起,迎來正月的最后一個“狂歡”——元宵節。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與除夕不同,除夕夜里大街里幾乎是見不到什么人;元宵節,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彩的,氣氛甚至比大年三十還要濃郁的多。早早飯畢,家鄉那邊,通常是四點半就開飯的,這個時間點吃飯,已經成了當地元宵節不變的傳統了。伴著即將落下的太陽,與家人一同吃飯,在元宵節這個日子中,就算是再平淡不過的家常菜,也變得意味十足了。
這么早的吃飯,為的是去迎龍燈。我家的地理位置較好,有幸參觀到橋橋的龍身,以極為巧妙的方法拼湊在一起,接成一整串的龍,此時龍頭才從村中祠堂里緩緩駕到,以極高的姿態,接上龍身。這龍頭說起來也不簡單,聽說有幾十年的歷史,木質的骨架上新糊了層彩紙,中空,里面提前放置好了蠟燭。隨著嘹亮的一聲口號,龍被抬了起來。這條龍今晚會經過幾百戶人家,保佑他們來年順利,這算是一種美好的寄托。太陽落山,龍燈中的蠟燭會被點亮,光芒涉及到各個角落,龍頭也顯得格外耀眼。在龍燈還未到達的.地方,老鄉們也有辦法來排解時光,喝酒,下棋這種市井活動,完美融入了節日的環境。
經過了如此漫長的等待,龍燈終于二次到達了家門口。我捧著外婆親手做的湯圓,迎接龍燈光臨。湯圓咸的,餡里有油渣,是脆的,一瞬間覺得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也不過如此了。前些年時,家家戶戶都點燃了煙花鞭炮,驚紅點綴了詭藍色的天空。火樹銀花。這里有一項習俗,小孩子在元宵當日,要去鉆龍頭,“鉆龍頭”有個很好的寓意:小孩子來年健健康康的成長,遠離病痛。我自然也去鉆了,過了龍頭,倏地感覺全身都輕了,不論是否有迷信成分在,但也做一個美好的祝愿。元宵,這的確是幸福快樂的日子。
龍燈遠去,逐漸化成光點,一切又恢復了原狀,年算是正式過完了,莫名有些惆悵。夜深,我戀戀不舍地帶著腦海中的點點燈光入夢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一家三口人去了奶奶家,一大家其樂融融的。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拿著鞭炮和禮花出去放。 只聽“砰”的一聲,一束禮花炸開了萬朵小花,像點燃了無數盞明亮的燈一樣,五顏六色的,有時炸開的是不規則圖形,有時炸開的是四散的火花。這時,爺爺拿幾根短繩從屋里出來,當時我還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后來,我看到爺爺是把一掛大地紅和三個二踢腳綁在一起,然后,他又快速地把繩子系到欄桿上,爸爸上去敏捷地點燃鞭炮,只聽“噼哩啪啦”地響,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捂住了我的耳朵,但是響聲還是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作響。
當我們準備放花時,有一個男孩走了過來,他戴著一個帽子,穿著棉襖,手里拿著一大堆人家放過的鞭的紙盒,這會兒,又來撿我們的。只見他小心翼翼地用腳踢了踢紙盒,當確定里面沒有火星了,才撿起來。聽媽媽說,他是想把這些鞭炮盒子賣給廢品收購站。
我心想:多可憐哪,我們高高興興地出去放鞭炮,而他卻凍得“哆哆嗦嗦”地出去撿紙盒,這不正是相同的節日,不同的過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