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元夜琴鼓奏,花街燈如晝。”又是一年元夜時,闔家歡樂!
我們一家人下樓賞燈。瞧溫柔可愛的小白兔向我們頻頻招手。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栩栩如生;含苞待放的荷花燈,嬌嫩、柔軟的花瓣白里透紅,紅里夾著粉;明亮的星星燈更是讓人喜歡,它全身金黃,不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讓我們這些人連連叫好。
在欣賞花燈后,為慶祝元宵節的到來,我在家也舉行了一個活動。我把家里到處都掛滿了燈謎,猜燈謎也給我們帶來了樂趣。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猜燈謎對我來說,可是小菜一碟。所以,我已經躍躍欲試了!映入眼簾的是“遠看像頭牛,近看沒有頭。”(打一字)我眉頭緊皺,眼睛盯著謎面,苦苦思索著,終于,想到了“午”這個字。我趕緊把自己的答案貼到了謎語下面。終于,我的眉頭松開了,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吃完元宵后,抬頭一看,天空中滿是綻放的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紛呈,有的五顏六色合在一起,有紫色的、紅色的、金色的、綠色的等等,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太陽,它們一串串飛向天空,散落大地。煙花雖然轉瞬即逝,但是它的璀璨卻長留人間,帶給人愉快。
“東方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雖然今年的元宵節已經結束,但它在我的記憶中是最美好的一頁。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又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窗外小伙伴們歡快的笑臉,思緒飄進了那:
以往每到天,都纏著父母買來紙做的燈籠,放上紅蠟燭,迫待地等待夜幕的降臨。終于等刻,興高采烈地挑著燈籠沖出了家門,外面好熱鬧呀,到處燈籠,紅的,綠的,黃的.,藍的 ...... 黑色的簾子上綴滿了閃亮的星星,又拉著父母去看元宵燈展,騎在的脖子上,愜意極了,睡意才流連忘返地回到家中。后來,長大了,不適合再拎著燈籠到處瘋跑了,就們玩兒,不懷好意地教唆:你們站成一排,向小路的那頭跑去,看誰先到。小朋友們撒腿就跑,唯恐落在后面,結果沒跑幾步,蠟燭倒了,燈籠被燒了個窟窿,懊惱得哇哇大哭,在一邊哈哈大笑,接著就被大一頓好罵 ......
快樂的童年就在笑聲中天了,要小學畢業了,再過元宵,懷念小的燈籠。,外面的元宵燈會依然熱鬧,但還小,還體會的快樂,我和在家安靜地過節。我好急切地盼望來年的燈展,一起觀賞花燈,快樂地歡度元宵佳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各種慶祝活動精彩紛呈:吃元宵,猜燈謎,看花燈……熱鬧非凡。但在眾多的活動中,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家鄉的——游海神燈。據說,這項馬祖與大陸的兩岸慶元宵傳統習俗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
我的家鄉在連江縣黃岐半島最末端的北茭村。每年正月十五的海神燈游行,是家鄉最盛大的節日。往往從正月初四、初五起,村民們就忙著準備了。在一批巧手工匠的手下,往往只需幾根竹竿、一些紙、顏料以及膠水、剪刀,過不多久,一盞栩栩如生的海神燈就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十五的晚上,美麗的家鄉燈火輝煌,長達數公里的海岸線上亮起了大紅燈籠,映照著盈盈的海水,也映照著村民們燦爛的笑臉。大家扛起各式各樣的燈,走出了海神廟,涌上街頭,街道上人流如潮,歡聲如歌。嗩吶聲、鞭炮聲……海神燈所過之處,鑼鼓喧天,更襯托出熱鬧的氣氛。家家戶戶無不在門口點上花炮,燃起煙花,擺上素齋,迎接“海神大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漁業豐收。
鑼鼓聲漸漸近了,我忙追過去,細細打量這支數百人的游神隊伍:只見鑼鼓開道,率先亮起的是兩個高舉的大燈籠,紅紅的,甚是鮮艷,上面的“國泰”、“民安”四個黑體大字十分醒目。32面骨牌燈依次跟在后面,上面描繪著《水滸》中的`好漢,側邊書寫著“年年有余”、“花好月圓”等祝福語。接著是二十四盞花籃燈,上面題詩作詞,配上二十四孝的插畫。隨后,打扮成侍衛、宮女的人們舉著幡蓋、寶傘、玉扇,簇擁著四位大力士抬著“海神大人”出場了。這“海神大人”頭像的海神燈,高約3米,寬近0.8米。他頭戴皇冠,臉部線條用毛筆勾勒,威嚴中透出親和,屢屢胡須隨風而飄,在涼傘的庇佑下,愈顯尊貴、威儀,周圍的漁民無不頂禮膜拜,呼聲震天。海神燈之后,便是數不盡的走馬燈、龍燈、大型燈……隊伍里的媽祖燈、西游記造型燈、兩岸相通燈等,更是栩栩如生、喜氣洋洋。這是一支多么氣派的隊伍啊!鑼鼓喧天、焰火高放、鞭炮齊鳴,場面隆重!
提到海神燈,它還有一個美麗又古老的傳說呢。
傳說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三太子為消滅興風作浪、禍害百姓的白蛟,當上了海神,為民除害,并救了一名胡姓女子,胡氏家人為感念玉皇三太子的恩德,便按照他的模樣扎成頭像,在每年正月元宵全境巡游,以保佑村民漁業豐收、平安吉祥。后來,這個習俗就代代沿襲下來。所以當地人又稱海神燈為“胡頭燈”。
海神燈,寄托了家鄉人許許多多美好的希望與祝愿,更寄托了海峽兩岸盼統一的美好愿望……
評:游海神燈,早已成為沿海漁村每年元宵最熱鬧、最隆重的一項活動。小作者不僅參與,感受了場面的盛大,還溯源了解了海神燈的來歷,一顆熱愛家鄉、盼兩岸統一的赤子之心油然紙上。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十五。這一天,海拉爾人會用放煙花和扭秧歌等形式來慶祝。每年,人們都會早早地在市中心——三角地那里等著看秧歌比賽。我家每年也都不例外。只不過,我 家可不會就像其他人那樣早去幾個小時或者晚到一會兒,而是正好到時間時就去。因為,我那聰明的媽媽早在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就會做好一切準備:查好幾點扭秧歌,幾點放煙花。哈哈,我們家聰明吧!
九點半,我、爸爸和姐姐就去看秧歌。可惜媽媽沒來,我只好用相機把我最喜歡的錄下來。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一個節目,先有幾個獅子上臺摔跤,摔過以后再有好多獅子搖頭晃腦地齊頭并進,浩 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就好像是浪潮一樣,來勢洶洶,很壯觀的。還有好多很好玩的秧歌,我都很喜歡。
秧歌看完后,我們就開始閑逛。終于到放煙花的時候。橋頭上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我好不容易擠到前面,又差點被擠回去。“拿著,錄像”爸爸說。沒辦法,我只好拿著錄像。
煙花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蛇,有的像瀑布,還有的.就像字。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煙花五顏六色的,真好看,有綠的,有黃的……
這就是我愛過的元宵節。也是我最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我喜歡過春節,因為可以收壓歲錢,還可以放煙花;我喜歡中秋節,因為可以吃月餅,還可以賞月;我更喜歡元宵節,因為可以吃湯圓,還可以拉兔子燈。
每年的元宵節,媽媽都會給我買兔子燈,但是在我大班那年的元宵節卻讓我難以忘懷。
“今夜月明人盡望……”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像玉盤似的。我們全體小朋友一起在豐鎮公園里“溜”著心愛的燈。公園里可真熱鬧,到處張燈結彩。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小燈籠上還有一個個燈謎。有的人在看燈,有的.人在猜燈謎……
我們的燈各有特點,吸引了很多游客。我拉的是紅紅的桃子燈,只要輕輕一拉它就會慢慢地打開,忽然從里面“飛”出一個騰云駕霧的孫悟空,游人看了不停地拍手叫好。小宇的孫悟空燈會揮動它的金箍棒。小李的龍燈會跑來跑去,眼睛還會發亮呢!小天拉的是最可愛的兔子燈,小樂也有一個會打開的蓮花燈。
興高采烈地拉著燈。我們一會兒并排向前跑,一會兒互相追逐,一會兒你追我趕。
所有的燈中,最多的是兔子燈,因為它善良、可愛,給我們的節日帶來了幸福平安。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具有民族特色,我喜歡過中國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每年的元宵節,我們家都會圍在一起吃湯圓。我記得在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們家吃的湯圓是奶奶親手包的,那個味道特別好吃。現在的湯圓都是媽媽從超市買來的,速凍湯圓,沒有奶奶的味道。
我最喜歡吃的芝麻餡的湯圓了。因為我覺得很香,吃到嘴里后讓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晚上吃完湯圓后我們全家就會出去玩。因為過元宵節最有趣的便是晚上了。去的早你可以看見舞獅表演,可有趣了。還有美麗的花燈會,猜燈謎啊什么的。
我們到了街上,有兩個人正在“舞獅子”,有一個人當“獅子”,另一個人拿著彩球戲弄獅子,獅子左撲右跳,就是抓不到彩球,獅子被折騰得氣喘吁吁,他們精彩的表演贏得了一陣陣掌聲……我們繼續往前走,聽見一陣敲鑼打鼓聲,迎面有兩條威風凜凜的`“巨龍”游了過來。它在爭奪一個龍珠,舉龍珠的人竄上竄下,而“巨龍”笨拙地擺動著長長的身體戲龍珠……
我們邊走邊看,看見有人踩高蹺、劃采蓮船……媽媽說:“電視里還會播出精彩的《元宵晚會》呢!我們回家看吧!”我依依不舍的跟媽媽回家了,晚會果然精彩,有小品、相聲……全家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