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合集)卻道天涼好個秋作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卻道天涼好個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稼軒有詞云:“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卻道天涼好個秋”,看似隨意細微,細琢之,卻耐人尋味,仿佛詞人立于樓頭,遺世而獨立的宏大氣象撲面而來,故而一誦成千古。
由是知,細微之處亦包羅萬象,吐納萬物,那微中自有乾坤。
不禁憶起那幅《孤釣江雪圖》,滿幅山水,整片滿白,只剩一老翁,蓑衣釣竿,孤獨而寂寞地品著這天地蒼涼,這一隅的微小,卻似乎吞吐了整個宇宙,那境界的開闊與渺遠之氣團團而來,裹挾的,是一份超然的氣度與曠世的悲涼。
如辛稼軒、柳柳州般的文人,仕途不順,命途坎坷,故而隨意吟誦,獨坐江頭,那細微之言、之景,雖然渺小,實則卻包含了一番大氣象、大境界。如微之言,若“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又怎能將千言萬語終化為一句呢?若不是經(jīng)歷了“飄飄何所似”的迷茫與朦朧,又何來“天地一沙鷗”的超凡脫俗呢?微小并非渺小,這“微”中飽含的實則是一種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大隱于市朝,小隱于山林”。正是看透了浮世的蒼涼與人情的冷暖,方有了那小隱的怡然。
或許有人會不甘地詰責:微小之物,何來吞吐天地的氣象?非也!龐大之物看似強大,能操縱宇宙萬物,實則真正的命主卻只是一顆微小卻內(nèi)涵乾坤的心。如王陽明所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雖微小,卻早已包羅萬象,吐納眾生。如此,微小之物便早已如莊子的鯤鵬一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哪還來微小之態(tài)?
微小實不小,它有吐納宇宙的氣度,也有開闊豁達的胸襟。他是老陶筆下的一方桃源,歸去來兮,隱逸著一顆遠離塵囂的心;他亦是蘇子泛舟而游的那一處赤壁,“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潛藏的是對苦難的不以為意,對人生的樂觀愜意。
只愿與稼軒一處,斟滿那桃李春風一杯酒,漫談那江湖夜雨十年燈,那道不盡的秋涼,亦自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