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宵節是我非常喜歡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看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放煙花,甚至舞獅子,踩高蹺,特別的熱鬧。晚上,我急急忙忙的吃過晚飯,我便相約好朋友張*陽一起去賞月看煙花。
這是我在聊城度過的第一個元宵節,所以感覺特別的新鮮。以前,我都是在老家過元宵節,與城市可真不一樣。正月十五晚上,老家只能看見煙花,可大街上人很少,所以感覺并不熱鬧。可這里不一樣,東昌路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到處擠得水泄不通。傍晚華燈初上,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燈,紅的,紫的,白的......五顏六色,光彩奪目。在東昌路口,還種了許多的假樹,它們晶瑩剔透,散發出迷人的光彩,與月光,燈光交相輝映,煞是迷人。
正看得起興,只聽咣得一聲,原來有人放煙花了,只見它從桶里嗖得飛出,真是一飛沖天啊!這速度簡直比火箭還要快,抬眼望去,天空中已綻放出了美麗的煙花,哇!真是漂亮,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姹紫嫣紅,整座城市變成了不夜城。這時,馬路上游玩的人越聚越多,鞭炮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綻放的'煙花映紅了整個天空,人們都陶醉在了節日的氣氛中。
我真沒想到,原來聊城的元宵節那么熱鬧,那么漂亮!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元宵節到了,這是我最開心又最難忘的一天。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吃完午飯就回到我的老家——達權店。當時,我也不知道是因為心情開心,還是因為天氣好,反正心情是特別舒暢。于是,我們趁著這一份開心勁,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弟弟等一起去山上上墳去了。
山上的路很陡,必須得慢慢地走,就像烏龜在巨人的背上慢慢地爬一樣。當我們爬上山頂正在燒紙的時候,弟弟突然問哥哥:“哥哥,這個墳為什么沒有刻碑呀?”哥哥沒有回答他。這時,弟弟自言自語地說:“哦,我知道了,原來這個墳里的人剛死,碑上還沒有刻出來,是不是?”真沒有想到,弟弟的這一番話把大家逗地前俯后仰。這時,我和弟弟搶著讀碑上的文字,上面有我爺爺的名字,有爸爸的名字,還有我們的名字。
我突然問爸爸:“這里面的'人是誰呀?”爸爸說:“這里面的人是你爸爸的奶奶和爺爺,你叫太奶奶和太爺爺。你太奶奶去世的時候,你的爺爺只有兩歲,是你太爺爺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爺爺拉扯大。當我們全家都過上了幸福日子的時候,而你們的太爺爺、太奶奶卻永遠的睡去了……”
我聽到這里的時候,心里特別的郁悶,原先的那一份開心勁早已拋到了九霄云外,再也找不到了。這時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前輩們爭光。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了,每年的元宵節都要吃湯圓,今年我們家決定不買湯圓而是自己動手包湯圓。我不會做,媽媽做的湯圓特別好,但是我感覺自己動手即使不好看,心里也是美的。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媽媽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等我們做好后,我們就開始煮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湯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團團圓圓的。吃完飯,我和媽媽去逛街了,看見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提著一只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游街,小燈籠的燈光將大地照的亮極了,將大街照得光芒四射。今天的元宵節真開心,不僅吃到了自己家包的湯圓還看了漂亮的煙花和花燈。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元宵節到了,這也意味著要過完年了,在家里聽到的那震耳的鞭炮聲,告訴我們人們都準備把家里左右的鞭炮都放完,每個家都喜氣洋洋的'。人們家里的燈籠格外顯眼,加上外面紛揚的鵝毛大雪,漂亮極了,讓我今天的心情格外舒暢。
到了晚飯時間,要吃元宵了,這不,剛想著爸爸就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圓圓的白白的元宵在碗中裝飾的十分可愛,當然了,吃元宵是吃不飽的,還有象征著中國的餃子。在吃飯時,爸爸還幽默的說:“湯圓節快樂啊!”我將一個圓溜溜的湯圓放到嘴里,一咬,似乎流出的黑芝麻糊醬中包含了濃濃的愛意……
這樣,吃完了飯,我們一家就在窗前看雪,而且還談論著去年的趣事。
雖然這個元宵節很平凡,但我卻很快樂,感到很幸福……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因為爸爸去xx培訓,所以我和媽媽在姥姥家過的元宵節。
下午,妗妗和媽媽帶著我們兄弟四個去看燈展。在xx胡同,路中間,每隔兩三米都有一棵彩燈樹,路兩邊還有好多紅燈籠和花燈。而人們用布和鋼絲做成的'飾物花燈更加好看,有年年有余、武松 打虎、豬八戒推磨盤、孔雀、龍柱、鳳凰等飾物花燈。我還和小表弟照了照片。
晚上,在姥姥家吃團圓飯時,我給姥姥、姥爺倒酒,祝他們健康快樂,我們還讓姥爺喝了魚頭酒。大家吃得很開心。吃完飯,大舅帶著我們去烤火。我們先用報紙生火,再用木柴讓火變得更旺。大 舅還讓我們從火上跳過來。剛開始大家都不敢跳,大舅教給我們怎樣跳才不會讓火燒著,熟悉了之后,我們一個接一個地跳,根本就停不下來了。玩得真開心!大舅告訴我們,沒有大人在,小孩子不能 玩火,要注意安全。烤過火,二舅給我們買煙花,我們就開始放了,玩得熱鬧極了!
這個元宵節我過得十分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元宵節是我國各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農歷新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個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傳承了20xx多年了。元宵節講究的是走出家門普天同樂,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熱鬧,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它節日的不同之處。所以說,我很喜歡這個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與昔日的不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元宵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隨媽媽去街市看花燈,雖然門外的冷風吹得我冷的發抖,但是這寒冷低檔不住我對看花燈的熱情。
剛到街道上,就被堵得路泄不通,一眼望去是看不見的頭,我不由得甩了一把汗。忽然,我的眼前閃過一只對我嬉笑的“小猴子”,隨即又有一條肥胖的“大胖魚”在我面前游動,然后后面跟著憨態可掬的葫蘆娃、活潑可愛的小白兔……總之,就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我從心底發出一聲贊嘆:太美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花燈,好多花燈啊!
令人大飽眼福。忽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首不知名的歌,為這氣氛添加了一絲樂趣,但是這不會成為我眼中的焦點。我被夜空中綻放的煙花所吸引,一朵艷麗的.花朵漸漸消逝。啪!一顆流星似的煙花直躥天空,但是沒過十秒鐘就落下來了。一朵菊花在天空中綻放開來,一下子染紅了半邊天。突然,旁邊的紙筒凌空飛起一道彩色的光,然后很快在空中響起,無數顆星星狀的煙花像天女撒花般在空中飛落。我真想自己也是一顆晶亮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行,然后翩翩起舞……
元宵節真美!真熱鬧!真是五彩繽紛!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我家的元宵節,是喜慶的.。白天,大人們都歡歡喜喜地蒸糕,小孩子們便靠在大人們身邊挖蘿卜燈。不一會兒,小孩子都沉不住氣,停了手中的活兒,眼巴巴地盯著要出爐的糕,可謂是“口水直流三千尺”。這時,大人們便笑罵道:“饞貓,糕還沒熟呢,快挖吧!”小孩子們夢如初醒,便紛紛低下頭,繼續挖。可過不了多久,又犯下剛才的“錯誤”。
我家的元宵節,是熱鬧的。晚上,是要吃湯圓的。小孩子們看見奶奶在煮湯圓,都紛紛圍過去——“奶奶,多給我盛幾個”“奶奶……”奶奶煩了,便把我們轟走。這時,湯圓熟了……
我家的元宵節,是漂亮的。吃完湯圓,就出來看煙花。爸爸與爺爺點燃煙花,我們小孩子都捂著耳朵歡歡喜喜地往遠處跑。我們家的煙花還沒爆,就看見別人家的上空早已明如白晝。砰、砰,我們家的煙花也爆了。這個像綻放的金燦燦的菊花,那個像仙女淡藍色的頭發……
難忘的元宵節帶著喜悅走來,又帶著難忘、歡呼與鞭炮聲離去。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家鄉的元宵節 等著,盼著,令人期盼的元宵節終于來了。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全班同學要在一塊兒吃自己包的元宵。
看,誘人的元宵來了,同學們排著隊,不時伸長脖子。盛到湯圓的同學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瞧,平時細嚼慢咽的曹云飛今天卻狼吞虎咽,王?更是毫不含糊,一會兒,一碗湯圓就被他“一掃而光”。然后,他又拿起碗舔得干干凈凈,像剛洗過似的。熊鑫呢,他先用舌頭舔湯圓,接著,咬了一口,在嘴里含了半天,也舍不得吞下去。
我捧著盛湯圓的小碗,心里甭提多開心了!只見湯圓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水中滾動著,我將鼻子湊近碗邊,使勁嗅了嗅,把元宵的香味享受了個夠,終于忍不住了,用勺子舀起一個元宵,先舔了舔,然后輕輕一咬,啊!香噴噴,甜滋滋,沁人心脾,回味無窮,我越吃越快,一鼓作氣把元宵統統“消滅”了。一會兒,一桶湯圓被我們吃得一個不剩,可我們還意猶未盡。這時,老師又拎來一大桶湯圓,我們歡呼雀躍起來,大家都覺得今年的元宵節過得最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 篇9
這天我們學校組織了“我們的節日———元宵節”包元宵慶元宵節活動,春節才過,元宵節隨之到來,我們滿懷著新年的喜悅和憧憬,開展包元宵活動,既豐富又有意義,這就是傳統佳節特有的魅力。
節日前夕,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查閱書籍、瀏覽網絡,了解了元宵節的由來和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準備充分,這天下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多媒體教室,和爸爸媽媽一起幫忙布置活動場所。一切準備就緒,老師和同學們都來了,我們分成五個小組,大家摩拳擦掌,同學們連圍裙和廚師帽都準備了,大桌子上擺滿了面粉、餡料、蔬菜汁和碗筷瓢盆,我們激動地與爸爸媽媽們一起享受著“親子包元宵”的樂趣。
開始包元宵了。首先,媽媽將糯米粉放進碗里,把胡蘿卜汁加入,再加一點水,一個胡蘿卜味的面團就做好了。就這樣,我們做好了普通面團和胡蘿卜味的面團,芝麻餡特別香,讓人忍不住想嘗一口。面團準備完畢,開始包元宵了,媽媽先給我示范:從大面團上摘一小塊,揉圓壓成餅狀,將我喜歡的芝麻餡放在中心,兩頭捏緊再搓成圓,一個完美的'元宵就好了!我心想,這么簡單。我一定能做出最好的元宵!可當我揉面團時,這面團比我想象的要硬得多,用點勁就碎了,再試一次,面團才揉好了,但包餡時又遇到麻煩,餡并不多,但太稀了,在我包元宵時,餡流出來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合上了元宵,接下來把帶餡的元宵揉圓又花了我不少時間,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并不容易,萬事開頭難,后來我再包元宵時就好多了。
包元宵對我們小孩來說難度不小,但我們都樂于動手,其他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和家長們的幫助下,和面、揉面團、包元宵,個個都是“高手”呀,一個也不示弱,你教我,我學你,揉一揉、捏一捏再搓一搓,一會兒功夫,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元宵展現在我們面前,有的是笑臉,有的是小狗,還有的湯汁是桂花酒釀,讓我最期待的是巧克力味的元宵,大家做的各有各的特色,讓我每個都想嘗嘗。
最后,大大小小的元宵滑進湯鍋,雖然包出來的元宵千姿百態,小的如圓珠,大的如乒乓球甚至更大,但從我們和大人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來,大家心里是多么的開心,整個活動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當一盤盤熱騰騰的五彩元宵端上來時,我們快樂地和老師、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你喂我一顆,我喂你一口,幸福與感恩在我們心中久久回蕩。
這次包元宵慶元宵節活動,不僅讓我們親身感受了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讓我們體驗了勞動的快樂,明白了“知之非難,行之不易”的道理。
元宵節的作文 篇10
什么?元宵佳節去打虎?老虎是珍稀動物,不能打!呵,不是打老虎,是猜燈謎。那么,老虎和燈謎有什么關系呀?別急,別急,聽我慢慢跟你講
猜燈謎是元宵節的一個傳統助興節目,因為要開動腦筋,使出打虎的勁才行,所以。稱作打文虎
第一輪比賽開始了,這一組四道謎,都是猜一地名,誰先舉手,誰就可搶答,開始了,第一道題是一年四季是春天吳亮先高高地起手,大聲地說:老師,老師,我知道吳亮說是昆明!可老師一句不是打破了吳亮的美夢,老師又提示:是北方的`城市第二組的陳芊果斷地舉起了手,說是長春這道題竟然被三年級的陳芊答對了呀!
后來,老師又出了一題,是兩個胖子同學們議論了一番,說:是合肥答對了,最后,老師評了一下,最高分的是第一組。
競賽完了之后,雖然我們組沒得到冠軍,但是讓我們知道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好玩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