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節的作文[共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于春節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于春節的作文 篇1
我最愛新年了!新年將至,在這生氣蓬勃之際,誰不開心?誰不愉悅?
我喜歡新年有許多原因。喜歡春聯,那剛勁有力的文字;那充滿詩韻的上下聯;那飽含祝福的寓意,總會令人戀戀不忘。春聯,確實是過新年的一大亮點。
喜歡新穿戴。五彩繽紛的帽子,給人以酷感;各式各樣的新衣服給人以帥感;玲瑯滿目的鞋子,給人以溫暖。新的穿著,在新年登場時必不可少。喜歡團聚。召集親朋好友聚在餐桌旁,一大家子吵吵鬧鬧卻不乏喜慶,甜甜蜜蜜卻不乏高興。在過新年時,熱鬧的`吃上一回,真的很令人回味。喜歡玩耍。拿來一些卡片,幾個兄弟姐妹圍在一起,帶勁的玩上幾局,那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啊!再打開電腦,玩玩令人回味無窮的游戲,哇!一個字——爽。喜歡壓歲錢。因為這些錢,會成為我們學生最愛的零花錢。而且這里的每一張鈔票,都充滿了親朋好友們對我們的滿滿祝福!
正因為我有對新年的濃濃厚愛,所以我才更加盼望新年的閃亮登場。
于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春節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但是今年的春節和往常的不一樣,因為放煙花的人少,但今年的春節對我來說依然是愉快的。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于到,我們大家都十分興奮。吃完年夜飯,看完春節聯歡晚會,這時大街上不時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雖然鞭炮聲十分響亮,但是由于霧霾出來放鞭炮的人明顯減少不少,我們家也因為霧霾就沒買鞭炮,但沒買鞭炮就不代表我們丟掉傳統習俗,因此我們就在窗臺上看別人放煙花。就在這震天動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新的一年:20xx年到來。只聽見嗖嗖嗖的幾聲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天上綻放著,像一朵朵美麗的花朵,仙女散花似的散開,把那天夜晚裝飾的格外美麗。
第二天,媽媽帶我去老門東。到門口,只見有許多高大的“人”有秩序的“站”在那。呵呵!其實那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個個花燈。它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中間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三個分別騎著三匹高頭大馬想不引人注目都難,這三匹高頭大馬也和馬年有關。看完這些,我們又往老門東的里面走里面有許許多多著名的小吃,但是由于人太多,我們有許多沒有進去,最后選蔣有記湯包。里面的人可真多,進去都要擠進去。雖然人多但是仍然阻擋不我們對蔣有記湯包的渴望。湯包終于端上來,看著那香味四處散發著勾引人的湯包。我也顧不上以前吃湯包的習慣:先喝湯,在吃肉。而是直接一口一個吞下去。吃完后我還想再吃,然后又打包一籠的湯包滿載而歸。
今年春節我過的十分愉快,我真希望下一年的春節快點到來。
于春節的作文 篇3
震耳的爆竹、連綿的鞭炮、繽紛的煙花,帶來了一個歡樂年。一句句祝福、一把把糖果、一碗碗銀耳蓮子湯散發出陣陣馨香,混合著片片溫情,包圍著每一個人的心。細品這個春節,真讓人快樂。
大年三十,我家熱鬧非凡。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在屋里喝茶、聊天、看電視,有的還甩起了撲克。屋外,我和爸爸正忙著貼春聯,我們都不懂得技巧,平整的對聯一到門上就成了一張張皺巴巴的老太太的臉了。我們取笑著對方,呵呵的笑聲從心底涌了出來。鮮紅的紙、飄著墨香的字使往日冷清的大門一下子熱鬧起來,窗上的倒“福”、屋檐上的大紅燈籠勾勒出過年的喜悅。
三十夜看春晚一直熬到十二點。此時,天空被偷換成了煙花的舞臺,一支煙花迫不及待地沖上去,在臺中用響亮的聲音介紹自己,以美麗的綻放書寫自己的容顏。其它的看見了也逃離了紙筒的束縛猛的沖上去,于是天空熱鬧非凡,整個大地被照得如同白晝。而地上也是人間的天堂,孩子們高興得手舞足蹈。
正月初一一覺醒來已很晚了,匆匆洗漱完畢,吃下一大碗湯圓,我感到從頭到腳都無比溫暖。套上新衣服,穿上新褲子,登上新鞋子,戴上新發卡,帶上滿身的`新氣和滿肚子的祝福,我走進了一個又一個鄰居家。“大叔好,恭喜發財!”“阿姨好,祝你越來越漂亮!”“小弟弟,希望你學習進步,天天向上!”濃濃的年意使原本不愛開口叫人的我由心底發出一句句祝福。“這丫頭嘴真甜!”人家總這樣夸我,把一把把糖果塞入我的口袋。細品著糖果的味道,酸的,甜的,樣樣都有,可吃在嘴里,卻都是如此美味。
在喜慶的日子里,大紅大綠似乎不那么俗氣了,艷麗的色彩裝點每一個人,陽光雖不那么燦爛,但很溫暖;天空雖不那么蔚藍,卻很廣闊,過年的滋味陶醉了我,陶醉了每一個生命。
以后的幾天,我都在歡笑中度過,過年的滋味吧我的性子磨平了,我所擁有的只剩下了快樂。正月固然很快要過去,新的學期也來了,但過年的滋味卻不會因此消失。在這個春節里我很快樂,生活中的一幕幕便如放電影似的在眼前流過,每一個畫面都是如此喜慶。
過一段快樂的日子,如同細品人生,流逝的年華不會再來,今后的路該怎么走,還要靠我用今天的快樂去抒寫!
于春節的作文 篇4
2月9日是大年三十。早上,我很早就起了床,便了個小懶腰,便迅速地穿好衣服,吃完飯后,便和母親一起去買過年裝飾物品。
我們來到桃源路上,我便看見那中人山人海,眼前呈現出一片喜慶場面。我們來到買春聯攤上,我突然看一副對聯,大聲讀道:“金狗賀歲家興旺!”母親很快地說出了下聯:“玉燕迎春福滿堂!”呵呵,母親真厲害!這時我看到有很多小紅燈籠,特別可愛,掛家中一定有過年氣氛,我便精心挑選了10個小燈籠,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將它們兩個兩個掛每個房間大門上,家中一下子變得特別喜慶而熱鬧了!
晚上,我們全家人吃完年夜飯后,我看到了外面煙花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多彩。看那千姿百態鮮花多美呀!有似“仙女散花”,有似“大紅花”,有似“滿繁星”,有似“龍飛鳳舞”……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
看完煙花后,我又來到電視機前面坐下來看“春節聯歡晚會”,今年春晚節目有相聲、小品,魔術、歌舞等,尤其是相聲、小品讓我們哈哈大笑;唱歌、舞蹈與我們載歌載舞……多么似空中花園!
過新年感覺真好,我喜歡過年。
于春節的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時我們要拜訪朋友、吃團圓飯、貼春聯......大年三十下午,孩子們紛紛幫大人們貼春聯、包餃子、包春卷。
許多孩子在貼春聯時都會問:“為什么要把‘福’貼倒呢?”大人們說,“把‘福’字貼倒,表示福到了家門口。”晚上,大家都在一起吃年夜飯。今年的年夜飯我是和奶奶、大伯、大媽、星月姐姐一塊兒吃的。吃完晚飯當然要放鞭炮,這讓我想起一首王安石的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只聽見“砰”的一聲,鞭炮向四面八方飛去,還有滿天的煙花,五彩繽紛,映照著節日的夜空,給除夕增添了歡快的氣氛。一會兒,8點剛到,家家戶戶都圍在電視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我最喜歡看兩個小品,一是我心飛翔,二是捐助。正
月初一是過年時最熱鬧的日子,在我老家那兒真是熱鬧非凡。一大早上,每家每戶的孩子都穿上新衣新鞋,手里拿著一個包就去拜年了。如果你要問我“為什么要拿包呢?”告訴你:“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所以給拜年的小孩準備的禮物也越來越多了。”有的孩子組成了一個小部隊,到各家各戶去拜年。他們每到一家就說一些吉利的話,如“大伯,給您拜年了!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主人便給小孩子一條糕或一些糖果等,放進孩子的包里。也許你還會問我:“為什么要給糕呢?”“因為給糕希望來年的成績步步升高,更上一層樓。”有一些大孩子不好意思便跟大人們一起拜年。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和同學們又站在一條新的起跑線上,等待著那聲槍響,準備起跑。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在為自己的理想、事業,去沖刺、拼搏。
于春節的作文 篇6
I like spring festival best , because my family give me lucky money,our family will have a big dinner together,I can play with mybrothers and sisters then we are visit my uncle's family。
我最喜歡春節了,因為我的`家人給我紅包我們都在一起吃飯,我可以和我的兄弟姐妹玩 ,然后我們去看望了舅舅一家
于春節的作文 篇7
春節里,有很多開心的事,數不勝數。可是我最喜歡的事,不是放炮、不是吃餃子,而是堆雪人!
記得大約是二零零八年,那年的冬天非常冷,天氣預報說明天有雪,我一聽高興極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一咕嚕爬起來就向窗外看去。哇!不知道什么時候,小區里白雪皚皚,就像蓋上了一層潔白的棉被。“爸爸帶我下去玩吧。”爸爸說:“好的,可是你可要把自己包好哦!”我欣喜若狂,在媽媽的幫助下穿上棉衣、棉褲、戴上帽子、手套、圍巾。跟著爸爸下了樓。
來到了樓下,我們在一片還沒有人踩過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歡樂的腳印。我們打了一會兒雪仗后,我的手套,棉褲都被弄濕了。爸爸一看說:“這樣不行,你會生病的。”可是我還沒有堆雪人呢。我嘟起了嘴巴。爸爸這時候就提議:“我們把雪人請到我們家陽臺上,好嗎?”一聽這話我開心多了。上了樓后,爸爸從家里拿了一個紅色大大的塑料桶下樓提雪,媽媽給我換上干凈的'衣褲。爸爸提著紅桶來回三次就給陽臺上提了一大堆的雪。我和爸爸先把一大部分雪用手拍成一個比較結實的雪堆,爸爸在拍的過程中還給雪里加了一點水,他告訴我:“這樣這個雪堆才能結實。”做好雪人的身體,我們用剩下的雪團成一個圓圓的球,來做雪人的頭,把頭安好后。媽媽切下兩塊橙子皮給雪人做眼睛,又找到一要綠辣椒給雪人做鼻子,然后用剪刀剪了一個細長的橙子皮給雪人做嘴巴。我找了兩個紅色的小球給雪人做扣子。
可是看看雪人,好像還是少點什么,我拿來一條紅圍巾給它圍上。用一個給它做帽子。我的雪人堆好了,它真是漂亮啊。它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它拍了好幾張合影呢。
于春節的作文 篇8
十一長假一過,轉眼又快到年底了,我們的傳統大節春節,也越來越近了。春節是我國最盛大的節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期待的春節,每一代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同時代氣息的春節。
爺爺是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的新中國。據他們那一輩講,那時候的春節,是他們最盼望的日子。他們小時候很窮,吃不飽,穿不暖,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好東西吃。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這是他們當時生活條件真實的寫照。吃就更不用說了,有上頓沒有下頓的。但是不管再窮再苦,到了春節,他們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穿上最新的衣服來迎接春節。殺雞宰豬,貼春聯、打年糕……其樂融融,滿臉的喜悅都融進了年的氣息。
爸爸是標準的.70后,那時的生活條件明顯有了改善,家家戶戶都基本住進了樓房,西湖牌電視機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年三十那晚,一家子都會聚在一起,一邊看著熱鬧的春晚,一邊吃著團圓飯。雖然電視機是黑白的,但人們臉上的笑容,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我是生在花叢中,長在蜜罐里,幸福的一塌糊涂。一到大年初一,我就穿著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帶著禮物給長輩們拜年,還收到很多長輩給的壓歲錢。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年味。雖然現代城市高速發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地鐵動車、平板電腦、美味佳肴……應有盡有。但是人們追求樸實、熱烈、喜慶的春節卻一直沒有改變,依舊那么執著,那么期盼。
希望在這幸福的生活條件下,教育我們每一代人,珍惜美好的今天,傳遞正能量。將春節豐富的民俗文化,及人們渴望團結和諧的生活方式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