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作文 篇1
春節的氣氛還在彌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
俗話說:“正月十五大似年”,元宵節下午,我們的學校里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迎風招展的彩旗,醒目耀眼的標語,無不為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我懷著愉快的心情踏進教室,“歡度元宵”四個彩色大字直撲眼簾。同學們有的在黑板上畫畫,有的幫老師寫燈謎,有的`在找合適的地方掛花燈,個個忙得不亦樂乎。班主任李老師正在將同學們寫在長方形紅紙上的燈謎用一根長繩串起并掛在墻上。
活動開始了,首先是元宵班會,“大頭博士”柏云軒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高聲朗讀他精心準備的元宵節資料。讓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元宵節的來歷習俗,接著黃洋同學又聲情并茂的朗讀了幾首有關元宵節的詩詞,其中一句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寫得多美啊!
接下來,我們開始進行“有獎猜燈謎”活動,聽說猜中有獎品,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臉上寫滿了自信。其中有個燈謎是“傘兵”(打一成語),聽了燈謎后我立刻思索起來:傘兵是從天上降下來了,那就是……“從天而降”,我大聲地報出了答案,耶!回答正確,老師給了我獎品—一塊橡皮。
元宵節作文 篇2
元宵節到了,老媽把我抱到了車上(因為我的腿受傷了,還不能下地行走),快到放煙花的地方時交警把路封了,不允許車輛出入。然后我又乘坐小姨的電動車,才到了目的地。我看個煙花可真不容易啊!
煙花開始燃放了。啊!可真美呀!有五彩繽紛的'圓球沖上天空,隨著一聲聲巨響,煙花在空中炸開,有的像圓圓的笑臉,有的像紅色的五角星,還有的像數字。看的我眼花繚亂。最精彩的是一個個紅色的燈籠在天空中搖搖擺擺的飄了很久。今日過得可真快樂!
元宵節作文 篇3
正月十五到來了,人們高高興興去看花燈。氣氛紅紅火火。鑼鼓聲震耳欲聾。
我們看到有“迪斯尼樂園”、“桃園三結義”、“牧童騎黃牛”、“孔雀展翅”。最令我眼花繚亂的就是“孔雀展翅”,它們的翅膀就像眼睛一樣,一眨一眨的多么漂亮啊!桃園三結義是我最愛看的書《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其中張、關羽、劉備。他們好像在對天盟誓:“我們雖說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能夠同年、同月、同日死。”迪斯尼樂園的米老鼠吹大號,唐老鴨吹笛子,這些吹鼓手竟然是如此賣力。圍觀的人們都在贊不絕口。前面的`燈真是一眼都望不到頭,我們正想繼續觀賞,黃金瀑布就“嘩啦!嘩啦”地流了下來,遍地流的都是“金子”。“噼里啪啦”,開始放煙花了。“轟隆”“轟隆”,煙花非常美麗,就像七色花一樣。有的像彩虹,有的像雨傘,有的像蘑菇……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不計其數,數不勝數。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4
元宵節晚上我們去南京夫子廟,看到很多花燈,有兔子燈、金魚燈、哆啦A夢燈、蓮花燈等等,我們邊走邊欣賞。
一會兒,走到了秦淮河邊,聽大人們說這就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河邊掛著巨大的金陵十二釵宮燈,我們去坐船。船上掛著彩燈,沿著東水關的.方向緩緩前行,“高山流水”的古箏曲傳來,時而低沉、時而悠揚,我的心情好像也隨著樂曲起伏。河的兩岸有很多景觀,如夫子廟、桃葉渡、河神、李白的雕像等;導游講了一些典故和詩,如王獻之練字、泊秦淮等。我喜歡看河兩岸的風景和老虎燈。這就是秦淮河,有詩、典故、景觀、花燈。
元宵節作文 篇5
近日情況特殊,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微博熱搜,忽然,在茫茫疫情消息的熱搜中,我看到了“元宵節”這三個字!呀!今天是元宵節!瞧著日子一天天過的,全然沒有了時間概念。
三個人窩在家中,工作的工作,寫作業的寫作業,迷迷糊糊的一個上午就過去了。中午刷手機的時候,看著一個個圓滾滾、軟糯糯的湯圓,嘴里的口水便開始不聽使喚。
“爸!家里有湯圓嗎?”我小心翼翼的試探道,畢竟最近兩天家里物資緊缺,又不方便出門,怕是會被說上個敗家。
“沒有哦,干嘛,要吃的話我就去買,反正很近,我正好要去買紙,家里紙都沒有了。”爸爸回答道。
“好嘞!我要吃哪種五顏六色的,還有小的實心的那種!謝謝!”樂呵的我邊說著,邊咽了一口口水。腦海里浮現的'是網上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湯圓,有珍珠奶茶心的,黑黑亮亮的珍珠被包裹在雪白的皮里;有炸湯圓,脆脆的金黃鎧甲下藏匿著軟軟的心;有肉餡的湯圓,鮮咸與甜的結合,會在舌尖跳出怎樣的舞蹈?
晚飯上,打了個電話給爺爺奶奶,爸爸又在那喝起來小酒,視頻通話發給了他“狐朋狗友”,嘰嘰歪歪說了半天,先是對著飯菜講解一番,比比今天誰吃的好,后又聊聊這兩天的情況,哪哪的路又封了,再敘一曲兄弟情深似海,幾日不見,如隔三秋,好生熱鬧!
今年元宵,不一樣的環境下,家家戶戶都過了個別樣的元宵節,可能還有盡力奮斗在一線的醫生護士,他們是否吃過湯圓了?可能還有身處異地,遠離家鄉的人,他們是否收到親切的祝福?更多的可能還是和我們一樣的朋友,隔離不隔情,他們享受了過節的氣氛了嗎?
不一樣的元宵,不一樣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