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調查報告優秀4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保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保調查報告1
一、調查原因
我們生活在城市里,經常有很多噪音,這些噪音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于是,我們針對城市噪音污染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向身邊的人詢問是否經常受噪音的影響,有沒有干擾正常生活。
2.感受城市噪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3、通過網絡了解城市噪音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三、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訪問同學
噪音對生活的影響
影響睡眠質量、正常學習
到商場里、馬路邊親身體驗
噪音對人體的影響
輕微的噪音會讓人覺得心煩,噪音較大,比如商場里播放的強勁音樂,讓人耳朵痛、頭昏腦漲。馬路上的各種噪音不但影響聽力,而且影響注意力的集中。
查找資料
噪音對視力的損害
噪聲達到90分貝,眼球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噪聲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噪聲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對噪聲紅白三色視野縮小80%。
四、結論
1、通過親身調查,發現我們生活中到處存在著噪音,家里的各種電器,如洗衣機、電視機、空調機等發出噪音。樓下擺賣的小販、商場里不停地放音樂、汽車經過、工地施工……噪音無處不在。
2.噪聲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噪音污染早已成為城市環境的一大公害。國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詞。科學研究表明,噪音會損害健康,人長時間工作、生活在噪聲大的環境中,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大,嚴重者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噪音長期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會使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異常、腦血管張力受損害,使人頭疼、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全身疲乏無力,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胃潰瘍及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關注的是它對聽力的損害,噪音會引起耳部不適,導致聽力下降。
3、通過對班內同學的調查,發現噪音對某些同學的生活也造成了影響,如影響睡眠,干擾正常學習等。
五、建議
1、靠近馬路的樓房可以安裝隔音玻璃,使從外界傳入的噪音減少。
2、我們建議有關部門盡力整治城市噪音污染的現象。加強綠化,在嘈雜的公路兩旁植樹造林,形成屏障或給添置隔音設施。整治路邊的“小市場”、各種娛樂場所等等,還我們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3、共同創造安靜的環境,減少噪音污染,從每一個人做起,不大聲喧嘩,商場不長時間播放強勁的音樂,司機不亂按喇叭……大家都來減少噪音,營造舒適的環境。
環保調查報告2
以前的龍山河非常清澈,可是現在卻污水滿河而且河里都是垃圾。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和付某去河邊進行了調查報告。
調查
我們到了河邊,進行了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發現有兩個污水排放管道,而且有一些像魚蟲的不明生物。我們又觀察了周圍的環境,植物生長得很茂密,可水中的死魚非常多,垃圾也不少。
分析
1.這條河常年清澈見底,魚死的也很少,又沒有那么臭,而且垃圾也不多。因此按一般情況,應該不會那么臭,而且死那么多。而實際上卻糟得很!
2.我從調查中發現,小河的一段在公路下面,公路上有很多車輛來往。小河附近有許多做買賣的,這條河離著這他們非常近。
結論
小河非正常受到污染的原因有:
1.有的人隨便往河里扔垃圾、吐痰、抖煙抹。小河里的水被弄臟,所以就被污染了。
2.有些工廠因用過的污水沒地方排放,就引了一條管道,通到河里。因廢水排放,小河就被污染了。
3.由于河里有污水,有的魚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還有的是吃了被污染的紅色不明生物致死。死魚身上發出的'臭氣污染了河水。
4.有的小孩在河邊玩的時候,想尿尿了,就隨地大小便,尿到河里。河水因尿液變得非常臭。
種種跡象表明,小河被污染,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并且與污水排放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們吃了被毒死的魚,后果可想而知。
環保調查報告3
【摘要】本次調查我們通過多方面了解到校區學生及周邊市民雖有一定的環保知識,但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家園,這些還遠遠不夠,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環境污染;文化教育;環保意識;宣傳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強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對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有著深遠意義。然而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仍需不斷改進。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的部分展示與分析
意識欠缺,需要進一步的增強。意識十分薄弱,這對我們環境的改善有阻礙作用。通過對這題的分析,只有25%的人知道世界環境保護日,說明在廣大人民對環保知識有通過對第二題的分析,有79.16%的人選擇不理會亂扔垃圾的現象,這說明公民的環保學習。
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在環保的小細節上做得還是不錯的,給予肯定的態度,值得大家共同結果表明調查人群中很少有人參與環保活動,這一方面說明政府及相關單位對這方面的要求不高,不夠重視;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及周邊市民的環保意識薄弱,有待提高。
二、公民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對環境判斷有重要影響,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生活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45%的人群是大學或以上的文化程度,雖然他們在環保意識上仍有欠缺,但是他們在一些環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肯定的、積極地態度。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而且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會對環保采取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分類丟棄垃圾,循環利用垃圾袋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緊密聯系。所處的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在平湖市,因為離上海、杭州近,是一個經濟發展較迅速的地區,所以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正是由于一些高污染的工廠在此處落地生根,對平湖的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堪入目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方面,平湖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和相關機關能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
4.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從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他們通常會自備環保袋或竹籃購物,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調查后的看法和建議
(一)針對市民
1.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平湖市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增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
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并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于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了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愿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平湖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于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并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2.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各鄉鎮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并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3.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于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二)針對在校學生
1.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
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我們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有利于凈化空氣,在校學生要做到節約從零星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積極參與植樹活動,這對美化校園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類回收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我校學生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學習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用過度,制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校園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學生們應該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并且要有收集廢舊電池的習慣,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3.努力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
我們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它需要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改善環境問題。在校學生應該提高環保的意識, 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
以上是我們調查小組對平湖市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四、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校區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我們校區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改善我們學校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環境問題,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家園。還有我們要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宣傳活動,來喚醒公民及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環保調查報告4
調查時間:20xx年4月26日下午
調查地點:奇臺縣古城商業街
調查對象:商業界內的街道、酒店、餐廳
調查方法:觀察記錄,抽樣調查
調查人員:六年級一班環保小分隊成員
調查分工:董亞楠(記錄)謝瑾(觀察)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具體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課題之一。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對酒店、餐廳里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和商業界內的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調查的發現:
(1)街道上包裝紙、塑料袋隨處可見;
(2)房屋的墻壁上被亂涂亂畫,影響市容;
(3)隨著社會的進步交通也發展起來,與此同時,汽車也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出很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4)許多家餐廳里仍在使用一次性餐具,這樣雖然方便,但卻消耗了大量的木材;
(5)幾乎所有的酒店都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這對自然資源是一種浪費的現象。
問題的原因:
(1)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只知發展不知環保,提倡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針。
(2)環保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完善。
(3)司機沒有意識到和尾氣噪音污染的危害性。
(4)一次性用品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但人們沒有意識到,它對環境有著很大的危害。
記得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雖然是1970年由美國民眾發起的一次大規模社會活動,但它的意義已經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她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類。現在每年“地球日”的活動影響遍及世界各地,并且督促聯合國到各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使全球的環保工作全面啟動。只要地球的沉疴仍然存在,“地球日”就不會壽終,我們每個“覺悟人”就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