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 篇1
每年農歷的十五,春節的喜慶還沒散盡,迎來的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_元宵節。
老媽告訴我,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這是一年之中第一個圓月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祝新春的延續。按民間的傳統,在這個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喜猜燈迷,吃元宵,合家團聚,共慶佳節,其樂融融。
盡管從昨天開始就突然降溫,雨就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仿佛老天爺有意跟我們作對。但是這并沒有破壞元宵節的熱鬧氣氛。晚上,吃過團圓飯,我和老爸老媽一行九人一起來到最繁華的商業街??萬福園購物廣場前。瞧,看熱鬧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他們興高采烈的邊說邊笑,整個縣城一派節日的氣氛。
忽然,一個“導彈”噴的一聲飛向天空,就像打飛機似的',在天空中爆炸了,五顏六色的“傘兵”飄然而落,快到地面時就消失了。幾顆“流星”從空中滑過,那流星閃閃發亮,飛向云層,接者出現了無數的小禮花,小禮花噼里啪啦的響聲嚇得我小妹妹趕忙捂起耳朵?,天空中出現了一片“瀑布”,仿佛從天而降,美麗極了,人群里一陣陣歡呼,我更是激動的連蹦帶跳。夜空中五顏六色的“花朵”越盛開越多,似朵朵牡丹,又如道道彩虹。
我也不再感覺到天氣的寒冷,心里別提多高興了。老爸干脆把我舉在了頭頂上,哇,真是人山人海,人們笑逐顏開,好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我以為這是在做夢,可這的的確確是真的。
今年的元宵節真令我難忘,我喜歡這個歡樂的節日!
元宵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合家團圓喜慶的節日。人們在元宵節里放鞭炮、吃元宵,真開心。
晚上七點在邢侗公園放禮花。我們全家六點三十分吃飽了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咊我去看禮花,在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有城里的、有農村里來的,有開車的,有騎三輪車的等等,我們一家邊說邊聊。到了邢侗公園你會看到公園門前,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禮花咊燈會的,其中有拄著拐棍的老人,還有咿咿呀呀不會說話的孩子,熱鬧極了。時間到了,瞬間禮炮齊鳴,百花綻放,美麗的禮花姿態不一,變化多端,有的.是半圓形、有的是扇面形、還有的是圓形、還有說不出來的一些形狀;有的像小燈籠、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向日葵,還有的像垂柳,最可愛的是像那一群群得小蜜蜂在百花叢中辛勤的采蜜,漂亮極了!真是五彩繽紛,火樹銀花,美麗極啦!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禮)花開”。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燦爛美麗的時刻——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3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4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事,我們想讓它在大腦中煙消云散,可這件事卻久久的在我們的腦海中回蕩,好像有什么東西使它留戀。當然,有一個節日,使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征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記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白天呢?是各鄉演的社火,有舞獅、唐三藏師徒四人、姑娘騎毛驢、……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鼓聲、小朋友的歡笑聲,簡直能淹沒整個芮城縣。
隨著秒針不停的轉動,八點到,廣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仿佛每個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場雨,這一天要在廣場放各式各樣的禮花:首先是幾顆“星星”往天上飛,離地面大約有兩米多的時候,便炸開。然后是由定時禮花“占領”整個廣場。看的我是眼花繚亂,這可是原來沒有的?赐隉熁ǎ覀冸S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
這一天,白天的熱鬧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記憶猶新,使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它代表這我們的中國富有!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國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下一次的輝煌!
元宵節作文 篇5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而我的家鄉---義烏,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最有名的,便是在元宵節舉行的迎龍燈活動啦!
義烏的迎龍燈活動是春節里最盛大的傳統民眾文化活動之一。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了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人們通過迎龍燈,以示驅邪除瘟,祛災祈福。
隨著一道響亮的鑼鼓聲,迎龍燈活動就正式開始了。迎龍燈的隊伍很長,一般由接引者、龍頭、龍身和龍尾組成。龍頭是其中最耀眼的部分,由木頭拼接而成,上面掛滿了紅燈籠、紅繡球、紅錦鍛與各式彩燈,五光十色,十分漂亮!我最喜歡的便是在龍燈還沒開迎時躲在錦鍛下面玩耍,雖然很快就會被趕出去。
龍身由無數條“橋燈”組成,“橋燈”就是由一個長約2米的板凳組成,板凳上裝著兩個燈籠。橋燈通常有數百橋,每家每戶一橋,綿延四五百米,蔚為壯觀!龍燈越長,越說明村莊人丁興旺,十分喜慶。
在迎龍燈的過程中,最熱鬧最精彩的便是盤龍身甩龍尾了!龍頭帶領著長長的龍燈來到一個空地上,因為有著龍頭只能前進或停止的規矩,龍燈一開始盤得很小。在剛開始時,大家都還在慢慢走,突然,除了龍尾的幾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大家都非常有默契地大吼一聲向前沖,試圖甩掉龍尾。負責龍尾的'小伙子飛快地反應過來,抬著龍燈迅速往前追,防止龍尾被龍身甩下來。在龍尾快要追上龍身穩定下來時,前面的龍身又猛地一下子往前沖,小伙子們一個不注意,龍尾便被重重地拖在地上,他們得連忙跑到前面接住才行……
我在旁邊和人們一起圍著龍燈,看得津津有味,若不是我的家鄉全備村有著祖傳的規矩-女性不能迎龍燈,我定要沖上前去體驗一下其中的快感。最后,在一片煙花爆竹聲,迎龍燈結束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村里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忙著探親、閑聊、看煙花。這,就是我們義烏的迎龍燈,熱熱鬧鬧,到處歡聲笑語。大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真讓我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