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1
2月13日的早上十點左右,天上下著蒙蒙細雨,偶爾也飄點雪花,更加有一種過年的味道。杭州圖書館讀者交流區(qū)里十分熱鬧,“包、包、包湯團”祐康濃濃元宵情——親子活動就在這里舉行。
我和媽媽是12號家庭,媽媽戴上圍裙,我穿上白衣服,我們來到位置上就坐,桌子上放著一個不銹鋼臉盆,一個托盤,一瓶礦泉水,這些都是包湯團的工具哦。先是祐康公司的阿姨給我們做了示范,我認真得聽,好像要把每句話都記下來。我們做的是麻心湯團。
開始做了,媽媽把面粉倒入臉盆,我就迫不及待的把水倒入面粉中,只聽媽媽一聲“停”,我倒的水已經(jīng)超過標準線了,開始和面,揉啊揉,慢慢地面粉變成了面團。這時祐康的'阿姨走過來說我們的面團太軟了,包不了湯團。怎么辦呢,我正發(fā)愁著,只見祐康的阿姨在臉盆里撒了把面粉,三下兩下就把面粉和好了。阿姨說:“這面團就放在臉盆里,醒一下面,你們可以做湯團心了。”我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阿姨又教我們怎樣做湯團心,我和媽媽按照阿姨做的麻心大小,把做好的麻心一顆一顆把放在托盤上,盤子仿佛盛滿了黑珍珠。過了會,面也醒好了,按照要求,面團的大小是麻心的2倍,第一顆湯團做好了,圓圓的,咦?怎么是黑的?阿姨說:“小朋友沒洗手吧!”哦 ,我明白了。原來做任何事情都要干凈利索,不能拖泥帶水。這個道理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適用,我們要從小事做起。
接著我們煮湯團、吃湯團、猜字謎,不亦樂乎!我和小朋友們過了個有意義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2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jié)過后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jié),又叫“燈節(jié)”和“上元節(jié)”,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元宵節(jié)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xié)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
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jié)”。從此,經(jīng)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jié)”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jié)日更加興盛。
節(jié)日期間,燈月交輝,游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
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規(guī)模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jié)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jié)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jù)《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jié)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游,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jié)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jīng)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征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志著是春節(jié)歡樂的最后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jié)”,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jié)。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說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jié)里,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jié)的重要習俗。如果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艷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
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艷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xiàn)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得元宵節(jié)到了,身邊洋溢著熱鬧得節(jié)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得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得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得。天,這可是把咱家得“財產(chǎn)”全部都“扛”出來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了!”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xiàn)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xiàn)紅色、黃色、藍色得流星雨;不時出現(xiàn)一個個排列整齊得小飛碟;不時又出現(xiàn)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得景色是已經(jīng)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得經(jīng)典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中,小沈陽唱得《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得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都獲得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得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得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得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xiàn),但是我卻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了已經(jīng)過世得太奶奶……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4
元宵佳節(jié)很想去看花燈,可是回家后發(fā)現(xiàn)爸媽的工作都沒完成。
媽媽讓我先寫好作業(yè),大部分作業(yè)在學校里就完成了,剩下的我一會兒就做好了。
可是爸媽還是沒做完。為了等他們,我又看了一會兒書。
好不容易,爸媽的工作都做好了。媽媽說沒來得及做飯,還是出去吃吧,等晚上回來在家里煮湯圓就是了。
可是我都餓了,去哪里吃飯呢?媽媽問我。后來我們又去了味千拉面。
雖然是團圓的日子,餐館里的人也不少,點了餐還要等。我和媽媽先去旁邊的`書店轉轉。書店里沒有人,我有點累,就坐在地上看了,媽媽說只要不到處爬就可以。
吃了飯,我們就往世紀廣場走,但是很遺憾,那里沒有花燈。爸爸說現(xiàn)在去豫園太晚了,我們只好往江邊開,爸爸又開始在科技館附近的路上辨不出方向了。我真有點兒累了,躺在媽媽的腿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過了好久好久,車停了,發(fā)動機的聲音也沒有了,媽媽叫我,我還以為到江邊了呢,結果是已經(jīng)回到家了。媽媽說,到江邊的時候看我睡得那么好,不忍心叫醒我,就掉頭開回來了。
連正大門口的燈都沒有看到,我不高興了好一陣子……后來大家吃了湯圓,節(jié)就這么過了。
希望明年的元宵佳節(jié)能去看花燈啊!
張圣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