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報告集錦4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會調查報告1
在我院近兩年受理的案件中,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犯罪群體:大學生。這些生活在塔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天之驕子們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辦人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怎樣才能減少大學生犯罪現象?帶著這些問號,筆者對我院受理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大學生犯罪特點
(一)犯罪類型:大學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單一,從目前統計情況看,僅涉及盜竊和故意傷害這兩種罪名,筆者在調查前主觀認為應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沒有一例;涉案大學生男女比例為7:1,男大學生主要涉嫌故意傷害罪,女大學生無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盜竊罪;
(二)涉案金額(后果):涉嫌盜竊罪的大學生們下手的目標都是移動性強的個人物品,如移動電話、信用卡、隨身聽等,且涉案金額都比較小,多數都在千元左右,僅有一例涉案金額為七千元(審查結果為不起訴);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情節最高是輕傷偏重,絕大多數為輕傷;
(三)侵害客體:大學生犯罪侵害的客體多是同學,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為被侵害對象,如同宿舍同學。不認識的人被侵害權益的僅有兩例(故意傷害罪一例、盜竊罪一例);
(四)強制措施:大學生犯罪以取保候審為主要強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僅有一例因傳喚不到而改變強制措施的;
(五)處理結果:處罰一般都較輕。不起訴案件占15%,其余均三年以下刑罰;在審理程序上一般適用簡易程序。
(六)人員成分:在涉案大學生中,以民辦高校的本專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學院的本專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專科為主。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現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學生犯罪的情況。
(七)年齡結構:以本科一、二年級和專科一年級的學生為主。本科三、四年級學生犯罪的情況沒有出現一例。
(八)戶籍特征:以外地來京上學的大學生為主。僅有兩例本地學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觀故意:這些大學生主觀惡性比較小,沒有頑抗情緒,全部都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穩定,從偵查階段到庭審階段,均未出現翻供現象。
二、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淡漠。
就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來看,重心仍然在于學歷教育,而非素質教育。雖然幾經呼吁這種重學歷、輕素質的情況有所改觀,但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況。在中小學的課本當中沒有關于普法教育的內容,就算是在大學,也僅僅是在大學一年級時開一門必修課法律基礎理論。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從學生到家長都只注重分數,而忽略素質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會大環境和學校小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們雖然已經屬于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絕大多數屬于自幼上學、很少接觸社會,其心理狀態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圍的環境對他們影響不容忽視。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學生們從小接觸最多的就是電視和書報雜志。一些港臺不良影視作品和雜志從視覺和心靈上沖擊著學生們的人生觀、道德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們的一言一行。某些長期浸淫其中的學生在脫離中學的高壓管理進入較為自由的大學后,思想放松,有可能會走上歧途。雖然絕大多數犯罪的大學生案發后都后悔不已,但已無濟于事。
從學校小環境來看,在犯罪大學生所屬的學校中,民辦大學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學院。不可否認,某些民辦大學為吸納高考落榜學生和低分學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人教育學院也為社會上希望繼續進修的人員提供了機會,但二者注重經濟效益、實行松散管理的辦學模式也為當地的社會治安埋下了隱患,更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
3、犯罪大學生心理原因分析
(1)僥幸心理、沖動心理作祟。大學生犯罪當中,蓄謀犯罪的幾乎沒有,多是沖動型犯罪,即臨時起意。犯盜竊罪的大學生多存在貪慕虛榮,貪圖享樂思想。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將他人物品順手牽羊,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竊;犯故意傷害罪的大學生多是頭腦發熱、一時沖動,待到把人打傷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響。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體全部是大學一、二年級(包括大專)的學生,尤以外地學生居多。外地大學生初來北京求學,遠離家鄉和親人,周圍環境變動很大,心理處于學生向成人過渡的.轉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澀,心理易產生失衡或彷徨,孤獨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貫懶散的學生這時如果沒有人從旁開導,容易走上歧途。
4、誘使大學生犯罪的導火索分析
誘使大學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誘使犯罪的導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識不強,給思想不良大學生以可乘之機。在盜竊案例中,被盜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隨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視線之內的地方,引發了思想不良的大學生順手牽羊;故意傷害案例中,被害人對有暴力傾向(或醉酒)的大學生缺乏防范意識,不懂得適時避讓,以退為進,結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傷害。
三、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案件中應注意的問題:
1、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犯罪案件中,應以挽救為主,以攻心為上,針對個案制定案件審查方案,對不同性質的大學生犯罪要采取不同策略。對一貫表現良好僅是一時糊涂的大學生,要給予其適當安慰,鼓勵其繼續學業(或是繼續學習);對于確屬主觀惡性較大、劣跡斑斑的個別害群之馬,承辦人員也應注意將其與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區分,仔細審查后作出適當的結論。
2、承辦人員應及時與學校、家庭溝通,深挖犯罪大學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結案了之。大學時代是一個學生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在辦案中忽略了對犯罪大學生身邊環境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學生犯罪預防工作。承辦人員應以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學校(以民辦學校為主)健全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校風,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入學引導工作,加強大學生日常法律基礎教育,加大對大學生的管理力度,使學校在教育產業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3、承辦人特別應注意辦案后的回訪工作。犯罪的大學生主觀惡性不大,多是輕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刑滿回歸社會,還有不少被判處緩刑的大學生回歸社會時間更短。在很短的時間里,這些大學生經歷了自己人生最慘痛的一次教訓,憑自身的努力很難做到哪里摔倒哪里站起來,更多的是需要周圍的親人朋友的幫助。然而一些學生家長恨鐵不成鋼,又是斷絕家庭關系,又是對刑滿歸來的孩子冷嘲熱諷,進一步打擊了犯罪大學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會促使這些大學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淵。承辦人員應該關注自己經辦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通過寫信、通電話等方法了解其近況,鼓勵其改過自新,及時幫助犯罪大學生打消消極的念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4、承辦人員應針對大學生犯罪個案或同類案件及時調研,找出相似之處,及時與案發大學聯系,以講座、宣傳材料等各種形式強化大學生的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要求大學生們平時注意保管好錢財,遇事要冷靜沉著,不能意氣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預防作用。
社會調查報告2
從各方面統計和估算的數字分析,廣東人過春節花錢越來越大方。在廣州一大學做教師的小彭稱,因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學,所以一家人春節花費還是比較節省,但即便如此,置辦年貨加上親戚、朋友、同學人情走動,還是花去7000元。在白領階層中,小彭的錢花得還不算多。今年天冷,又為逛商場多吃多穿多花費再添一把火,幾乎所有的消費場所全面火爆,春節前后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消費時段。
廣州市的天貿南大、廣百集團等百貨公司,今年春節期間投放市場的商品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而銷售增幅也同樣超過20%。其中,廣百初一至初七銷售額達3365萬元,增幅達45.5%,這說明雖然供應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誼百貨1月前28天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0%,王府井這28天的銷售額已達到去年一二月的銷售總和,相當于去年全年銷售額的'1/3。省經貿委市場流通處羅房樞說,今年春節來得早,從元旦開始市場已開始啟動。在前后持續約一個月的春節消費月里,全省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總額上漲約30%,達到600億元。分攤到全省近8000萬常駐人口粗略估算,意味著平均每人花費近800元。這還是一個較保守的測算數字。
橫看豎看春節地位有變消費雖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錢能買得到的。
說到年味,人們的眼前常常會浮現這樣經典的傳統圖景:風雪夜歸,闔家團圓,圍爐夜,守歲至明,開門三聲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戲競陣,貨郎蟻集。然而年復一年,這樣的簡單圖景反而離我們越來越遠。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暨南大學商學系主任楊建華認為,花錢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難的原因很多:
其一,將春節的過去與現在縱向相比,過去過年是人們一年消費的集中體現,雖然現在仍是這樣,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過年消費遠沒有過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劃曲線圖,過去的曲線更陡峭,現在則平緩得多。
其二,將春節放在全年中橫向來看,過去的文化較為傳統單一,春節地位高企,現在東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現代文化薈集,一年大小節日隔三差五就有一個,沖擊了春節的傳統地位,使得春節在人們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傳統觀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該買的總是要買!和其它日子一樣,春節只是給了自己一個花錢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換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擺上以前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時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極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沒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年”有什么特別。別樣消費沖淡年味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許多傳統過年習俗,現在已經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和標簽。在新興消費觀念的支撐下,日益興起的別樣消費正在逐日沖淡年味。
當然,過年辦年貨,全家老少買新鞋新衣等傳統消費需求仍然存在,且還在增長。以廣州酒家集團為例,其年宵品市場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應求;傳統年貨一條街也是各商場、超市的保留“節目”。但是年貨制作的社會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飯的酒店化,極大地沖淡了傳統年味。或者說,這過年味“不地道”了。
雖然如此,“年”的“舊瓶”中更添進了許多“新酒”,別樣的消費更是沖淡了傳統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這一大過年的重頭戲大大簡單化,僅廣州移動除夕一天的短信發送量就達3500萬條以上。拜年在許多年輕人眼中已經淡化為一種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計劃使得廣州傳統年節市場上部分消費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堅持“風雪夜歸,一家團圓”。廣州市假日辦的調查顯示,在1960位被訪者中,春節黃金周期間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個百分點。根據測算,出游者人均花費552.9元,預計全市居民旅游總花費21.6億元。同時,隨著私家車擁有量的增多以及節前掀起的一股購車熱潮,今年春節不少市民自己開車回家過年,而選擇自駕車游的人也明顯增多,自駕游已成為一種過年時尚。
傳統的“年味”還轉移到了車市、樓市。除夕日,在汽車市場仍可以見到不少!
社會調查報告3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地區也奔向小康生活,農村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們家里都有各家銀行的存折了。人們首先想到蓋房子(尤其在我們這里,我想在其他的地方也是這樣的吧!)這邊帶來了一些問題。
問題一:沒有專業的規劃設計,沒有面向全村人民的經濟角度來看待(只是便于其中某個人的利益),對農村土地的濫用,濫開發(造成土地的浪費,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問題二:有了房子,人們沒有對生活垃圾正確的處理,造成農村生活環境的污染。
今年放寒假回家,假象還是老樣子沒有多大的變化就是多了不少的新房子。農民們臉上的笑意(滿足感)似乎多了一些,到處訪家走巷看看你的房子做的怎么樣,他的房子多了什么裝備,忙著怎樣才能讓房子好看一點。白天映入我眼中的便是這兒一場麻將,那兒一場麻將(我想這是農村風氣的問題,在這里我不做調查報告)。放眼看上去,那一座座的房子僵硬的擺在那里,走近一看房子旁邊到處都是生活垃圾,這一堆的'那一堆的,根本沒有得到較好的處理更可恨的還有一些生活污水到處都是。在我看來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別在近幾年里)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周邊的環境(人們沒有在意)沒有得到提高反而后退。這根本就違背了新農村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還有房子的建設和占地完全是根據自己的意向,根本就沒有合理的規劃,這樣就造成農村土地的嚴重浪費。
此次,我回家做了一些了解(還不算是調查)。我的目的在于:
(1)進一步了解國家實施新農村建設的方針和加深對社會事實的認識。
(2)結合自身的認識與農村實際環境的對比來提升自己對周邊生活的了解與認識并學會社會事實的核心意義。
介于這次的社會調查報告,我也到了附近的一些村莊了解了一些情況,但對于上面提出的兩個問題的解決也不是很好,所以再次粗略的得出一個結論(只是狹窄的方面,粗略,不可全局的看待)國家提出新農村建設合奏可持續道路的觀點在結合當地的實際實施沒有做好全方面的建設(只是各地方的農村)。介于這個結論出現的問題的原因我個人有幾個方面的看法:
(1)國家提出了這些方針到大地方時地方官員沒有著重注意這些方針導致這些方針在地方的實施欠缺。
(2)農村群眾對國家的政策消極的對待,沒有很好的與地方官員合作。對于這兩個問題我也做了粗步的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村的這兩個問題都存在。所以,我認為要貫徹國家的政策,我們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著手。
土地的濫用和環境的污染是違背了國家實施新農村建設和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的基本方針,然而這兩個方面也關系著農村人民精神生活的提高,所以,以下我便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社會調查報告4
為積極響應學校組織的“以支農為主題”的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我于XX年1月15日同其他10名同學組成一個團隊一同前往xxx生態園有限公司給那里的一個農戶和技術員介紹一種來自德國的有機種植園的植物生長強壯劑---碧護。
“碧護”是德國科學家依據自然界奇妙的植物他感(又稱異株克生)現象和生態生化學原理,歷時30年研究開發的純天然高科技生物產品。它含有天然植物內源激素、黃酮類物質和氨基酸等30多種植物活性物質,組成了一個獨特的“植物生長復合平衡調節系統”,從作物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成熟全過程均發揮綜合平衡調節作用,解決了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類產品功效作用單一、配合使用困難、調節作用不均衡、長勢和產量不協調、使用范圍和時間局限、影響產品品質等技術難題。通過系統誘導作用,可激活植物的多重活性,使植物枝繁葉茂,根系發達,顯著提高植物抗逆性(凍害、干旱、澇害、土壤板結、鹽堿等)及抗病蟲害能力,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是一種新型復合平衡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了更好的將這一種新的好藥介紹給那里的農戶,讓他們了解碧護接受碧護最終大規模使用碧護來減少經濟投入提高作物質量,我們團隊的全體成員在前往之前在認真聽取了相關專業的老師針對‘碧護’給我們講解有關它的知識,之后我們在隊長組織下有認真的學習了‘碧護’宣傳手冊,由于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來的這一天我們滿懷信心,相信我們的實踐一定可以做到最好。
15日那天,我們一行人早上8點左右從學校坐車前往xxx農業生態園,生態園距離我們學校有很長一段路程,我們做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車,天氣又格外寒冷,但是我們沒有一個人有一點抱怨,大家都把這次實踐看的很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艱巨而光榮的使命。到達了目的地,我們找到農戶和技術員,與他們進行溝通,我們在農戶和技術員的陪同下參觀了他們的溫室大棚,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向他們提到并介紹碧護的功效、施用方法、將使用成本與其他藥物進行比較、并且舉了實例,在我們的介紹過程中農戶和技術員都有試用并作比較的意思,這更加激發了我們的工作熱情,不知不覺的已經過去兩個小時,我們成功的完成了實踐的內容,農戶了解了碧護的作用、藥效、價格最終決定拿出部分土地試用,農戶表示如果實驗結果好他將向更多的農戶介紹碧護,并且明年將全面施用碧護。我們臨走前留下了碧護的樣品供他們試用,并且粘貼了碧護的海報,希望更多的農戶知道碧護,我們還留下碧護的詳解手冊,供農戶解決疑難問題。
我們回到學校時已是四點多,雖然凍得夠嗆,但是我們很幸福很高興,因為我們付出了,不管結果如何...我們將等待著碧護農戶們的帶來的效益。半個月后,那位農戶給我打來電話說是實驗結果很理想,他已經決定將大量使用碧護,并向周邊其他農戶介紹碧護,他說他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響應。聽他說完,我很激動,我慶幸、我歡...這是對我們的.最大的安慰同時我知道這只是剛剛開始,是碧護走向千家萬戶的開始,是先進科學技術又一次成功的開始。我相信碧護,相信科學,相信我們的這次實踐是成功的,更相信碧護會被更多的農戶接受...這次實踐讓我受益匪淺,是這次實踐讓我認識了碧護,更讓我認識到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我的求知欲。這次實踐的時間雖然短暫,可是留給我的美好回憶卻是永遠的,因為是他讓我對科學技術充滿激情,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