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詩句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句吧,詩句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什么樣的詩句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詩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2、不敢暴虎,不敢馮河。《小雅·節南山·小(上日下文)》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5、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大雅·抑》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鴻雁·鶴鳴》
9、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風·無衣》
10、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鹿鳴》
11、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衛風·氓》
12、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鄭風·風雨》
13、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谷風·北山》
14、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王風·黍離》
1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18、式微,式微,胡不歸?《邶風·式微》
19、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2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周南·桃夭》
21、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王風·采葛》
2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3、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蒹葭》
24、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2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6、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27、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魏風·碩鼠》
28、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衛風·木瓜》
2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鄭風·子衿》
30、不敢暴虎,不敢馮河。《小雅·節南山·小(上日下文)》
3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大雅·抑》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鴻雁·鶴鳴》
3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風·無衣》
34、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鹿鳴》
35、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衛風·氓》
36、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鄭風·風雨》
37、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谷風·北山》
38、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王風·黍離》
39、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周南·桃夭》
40、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王風·采葛》
4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42、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蒹葭》
43、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魏風·碩鼠》
44、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衛風·木瓜》
4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詩經》
46、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夭《詩經》
4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詩經》
48、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詩經》
49、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詩經》
50、式微,式微,胡不歸?《詩經》
51、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詩經》
5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53、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詩經》
54、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經》
55、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詩經》
5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
57、維以不永傷,維以不永懷。 《詩經》
58、兮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詩經《詩經》
59、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詩經》
60、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詩經》
6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廣袖飄飄,今在何方?幾經滄桑,幾度彷徨。衣裾渺渺,終成絕響。 ――詩經《詩經》"
6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6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6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6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6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6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
68、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6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70、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71、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禮記》
7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7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76、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77、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7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孟子》
7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80、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禮記》
8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82、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尚書》
8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
8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8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