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共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人們都要以特別的方式來慶祝元宵節,有舞龍燈、猜燈謎、吃湯圓等形式,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圖書館參加猜燈謎活動了。
那是一次小記者活動,我和媽媽拿著入場券走進市圖書館,一走進大廳,我就被濃厚的節日氣氛感染了,只見人頭攢動,到處掛著大紅燈籠,橫向、縱向掛了很多排,組成了一個紅彤彤的燈籠方陣。再走近一看,每個燈籠下面都墜著一張大紅的.紙片,上面寫著謎面,卻沒有謎底。現場的小記者們都瞪大雙眼,盯著它們,一旦猜出謎底,立馬扯下紙條,奔向兌獎處,說出謎底,要是說對了,工作人員根據題目的難易給他們發放不同的禮品,太有意思了!我趕緊加入他們,開始猜燈謎。
“一家十一口(打一字)”,這是什么呢?我一邊思索,一邊用手比劃著。“有了!是吉字。”我一躍而起,用力扯下紙條,攥在手里,開始又一輪的“頭腦風暴”。
“此起彼落(打一玩具)”這也太簡單了吧!是我最愛玩的蹺蹺板啊!看見媽媽還在苦苦思考,我忍不住說出謎底“拯救”她。
終于來了一只“攔路虎”:“有面無口,有腳無手,聽人講話,陪人吃酒(打一日常用品)”,我想了半天,怎么也猜不出來這是什么,我急得抓耳撓腮,想放棄又不甘心,答案仿佛就在耳邊,再說我還想拿更多的獎品,時間不等人,我趕緊“場外求助”爸爸。沒想到他以光速回答我:“是桌子!”我驚訝極了!我按照“桌子”這個謎底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果然是對的,我又多領了一個獎品。
就這樣,我攻克了一個個難題,收獲了一份份喜悅。這是一個多么有意義,又充滿了文化氣息的元宵節啊!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昨天是元宵節,雖然忙活了一天,但是非常的快樂!
早上一早就起來了,因為今天中午要上我奶奶家吃飯,所以讓媽媽一早去幫忙。有點期待,準備大吃一頓,哈哈。我是不是很沒出息呢。早上爸爸一早就出去了,沒有等爸爸吃飯。我和媽媽先吃的,吃完飯,姐姐就打電話過來了,聊了會兒天,問問家里的情況。打完電話吧,媽媽就上奶奶家了。我在家里等爸爸回來。我收拾了房間。
爸爸回來后,我就上我奶奶家了。媽媽和我老嬸在做飯呢,熱火朝天的。到了吃飯的時候,姑姑他們也回來了,熱鬧極了。大家在餐桌上聊家常,吃著美味佳肴,當然大部分的菜都是媽媽做的`,是不是很厲害。吃完飯,我和弟弟回家玩游戲了。
晚上可是壓軸好戲。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就出去看煙花了,煙花各式各樣的,五顏六色。我也放了煙花,玩的不亦說乎哦。煙花真的好美,我們看著看著就陶醉了。
我們一家人站在視野最好的地方看著月亮和煙花。。。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元宵節,我很興奮,因為我們又可以吃到香噴噴的湯圓了,還可以看到美麗的焰火。
到了晚上,爸爸把一堆火分散開,成了一條火龍,從院里到院外。后來就放鞭炮。媽媽端上香噴噴的湯圓,我吃了兩碗,然后去看焰火。
一路上行人很多,都在往廣場趕,還有警察在指揮交通,和消防車在那里等待。
焰火是七點開始的,有各種各樣的,有的像無數鳥兒一樣叫著鉆進天空,有的像流星雨,點點滴滴,有的像孔雀開屏,美麗極了,還有的……
我們還拍了一些照片和錄像,八點鐘我們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我們還看到了孔明燈,它是一個里面包著蠟燭的塑料袋,把蠟燭點著,它就慢慢的升上了天空。
那晚的焰火美麗無比,雖然不能摸到,但是能看到這么美麗的焰火也是我們的一大幸福享受了!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那天上完課,我回到家開始做作業,做到了六點半媽媽讓我去看一會兒作文書。
隨后,我聽見奶奶正在叫我去吃湯圓。我過去一看,哇!六個碗圍成一個圓,每一個碗中一只湯圓一種味。
吃完湯圓,正好7:30了,我急忙上樓去看元宵晚會。里面講的都是元宵文化,媽媽叫我仔細聽,可我卻不聽,不時地拿出旁邊的一本作文書看。結果,媽媽問我元宵表達什么意思,我說:“團圓”。“好!那么是怎么由來的?”這時我便無話了。
突然,我聽見“呯“的一聲,媽媽拉開窗簾,哦!原來是別人在放禮花,媽媽叫我來看。哇!煙花真漂亮,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還有紫紅相間的。
那一天,我感到是最快樂的一天。如果每天都過元宵節,那該多好!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又到元宵佳節,媽媽今年買回了“思念”湯圓。吃著甜甜的湯圓,一縷縷思緒涌上我的心頭,眼前又浮現出三年前太外婆教我包湯圓的情景…… 當時太外婆已經90歲高齡了,但她老人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是我們家的老……
又到元宵佳節,媽媽今年買回了“思念”湯圓。吃著甜甜的湯圓,一縷縷思緒涌上我的心頭,眼前又浮現出三年前太外婆教我包湯圓的情景……
當時太外婆已經90歲高齡了,但她老人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是我們家的老壽星。每年春節全家團聚時,她總要親自包春卷、做湯團呢!三年前的元宵節,是我第一次跟著太外婆學做湯圓,那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天下午,全家老小都聚在外婆家里過元宵,大人們在屋里聊天,我們一群小孩在屋里屋外地奔來跑去,四世同堂,好不熱鬧!這時,我看見桌上已經放好了制作元宵的材料:糯米粉、黑洋酥、冰糖等。太外婆坐在輪椅上,和外婆、姨婆圍在桌子旁忙乎開了。我看了也一下子來了興致,沒等大人同意,就已捋起袖子摻和進來了。
我興奮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把已調好的原料均等地分成若干份餡心,隨后開始號稱自己“力大如牛”,搶著揉搓起糯米粉漿……外婆笑著說:“別鬧了,快一邊兒玩去!”我不理睬,繼續用力。太婆看我小手這么有勁兒,露出慈祥的笑容,說道:“這孩子聰明。既然你這么想干活,太婆來教你包湯圓吧!”我一聽,蹦得老高,開心地叫:“太好了!太好了!”于是,我看著太外婆在和好的面團條上先用皺巴巴的手緩緩擠出一小團,再把那小團面粉搓搓圓,接著就表演起了“絕活”:只見她拇指頂著小面團中間,食指貼著外皮,慢慢地邊推邊轉。慢慢地,小面團中間竟出現了個“小坑”,變成了一個雪白的“小碗”!然后,太外婆把分好的黑洋酥餡兒填進了小坑,便開始封口了。她繼續邊轉邊捏,邊轉邊捏,最后還在掌心里搓了搓,于是“小碗”又變成了一個“小乒乓球”!“太婆真棒!”我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
于是我開是依樣畫葫蘆地學了起來。做著做著,我有點熟練了,感覺這很像是在美術課上做橡皮泥呢!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幾個,我把做好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一排雪白的.湯圓,好像一群正待下河的“天鵝”呢!看著自己的“杰作”,我心里別提有多自豪了!
湯圓上桌啦!我連忙端起我親手做的那碗,舀起一顆就往太外婆嘴邊送。太外婆早就沒牙了,但她還是用兩片嘴唇用力抿下一口,用那滿是皺紋的嘴慢慢蠕動著、品嘗著,一邊還喃喃道:“乖……乖!甜……甜!”在場所有的人都笑了!屋子里充滿了幸福和甜蜜……
如今,太外婆已過世了。可每當元宵節吃湯圓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三年前的那一幕幕。“每逢佳節倍思親”,太婆我好想念您!太婆,是您教會了我包湯圓,是您讓我體會到了團圓的幸福和甜蜜。我永遠難忘那年元宵節留給我的溫暖回憶!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大街上張燈結彩,人們歡聚一堂,共慶元宵節。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去西津古渡上燈。
來到西津古渡廣場,古色古香的房子上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燈籠。來這里游玩的人可真多呀!他們有的站在舞臺前看表演;有的忙著拍照片,留下這美好的瞬間;還有的看舞獅子……真熱鬧呀!
廣場上的花燈各種各樣。你看,威武的`奧特曼坐在高級飛船上,手持機關槍炮。只見他的小主人按下按鈕,機關槍炮便響了起來。更神奇的是,前面的轉盤不停地轉著,吐出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泡泡。后面的排氣管還可以發射出銀光呢!龍燈也不甘示弱,騰空而起,在空中來了個神龍擺尾,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圍觀。龍身上的鱗片金光閃閃,嘴里還含著龍珠,真是威風凜凜。
今年是兔年,兔子當然是主角了。我就提著一盞兔子燈。你瞧,一只可愛的小兔坐在兔我的媽媽的背上,跟隨著我的媽媽一起來過元宵節呢。我按動按鈕,美妙的音樂響起來了,把她放在地上,兔我的媽媽便跑了起來,小兔最開心了,好像收到了壓歲錢似的在兔我的媽媽的背上手舞足蹈……
小朋友們最得意了,他們有的提,有的舉,有的拉,還有的扛……
禮花騰空而起,有的像盛開的菊花,有的像五光十色的噴泉,還有的像流星劃過天空……五顏六色的煙花映亮了深藍色的夜空,也映亮了我的心。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6
昨日下午,我和奶奶做餛飩,一開始我放的肉很多,所以肉都出來了,漸漸的我包的餛飩越來越好看。不久,皮子用完了,可是,肉還剩很多。
正在苦惱的時候,奶奶眼睛一亮說:“還有的餡用來做湯圓。”奶奶拿出面粉倒在臉盆里,放上水。可是誰放得太多,奶奶的手一放入面粉中,一手都沾的面粉。最后沒辦法只好又去買面粉,加了進去才好多了。我笨手笨腳的'學做湯圓,湯圓上有好多裂縫,漸漸的我找到感覺,搓的園子越來越圓,裂縫也漸漸的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做的餛飩和湯圓,心里開心極了!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7
我國傳統節日中最令我難忘是——元宵節。
在我們家鄉,元宵節可比春節熱鬧多了!元宵節前幾天,大人們就忙碌起來了,家家戶戶掛起了一個個紅通通“大蘋果”——紅燈籠。夜幕降臨,燈籠亮了,露出紅暈光,燈光連成一線,就像一條騰空而起巨龍,壯觀極了!當然,元宵節最熱鬧就是鬧元宵了,當夜幕降臨時,組織鬧元宵人就穿著古代人衣著,有敲鑼,有打鼓,還有舉著象征五谷豐登彩旗,在他們后面是自發來鬧元宵人們,他們手里大都提著一個彩燈,我也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到店里買了一盞“綠葉燈”,加入到鬧元宵隊伍中去。
慢慢地,彩燈多了,鬧元宵隊伍越來越長了,鬧元宵組織者一聲令下,隊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成了一條在地上游動“燈龍”。“燈龍”每到一戶人家門口,這家主人就會出來放煙花爆竹表示歡迎,煙花在我們頭上綻放,五顏六色,真是比花還絢麗漂亮。主人還會給我們這些鬧元宵人發糖果之類小吃,像我一樣嘴饞小孩子更是喜出望外。
空中花變化多端,地上龍蜿蜒游動。鬧元宵隊伍一直到快十一點才漸漸散去,我也依依不舍地滿載而歸了,睡夢中我還夢著自己邊吃糖果邊鬧元宵呢!我多么盼望明年元宵節快點到來。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8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后,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群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里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著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著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今年的元宵節真的讓人難忘!
難忘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9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元宵節了。
關于元宵節的傳說有很多,如: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一次,在御花園遇到準備投井的宮女元宵,并上前搭救。問清原因后知道她很想與家人相見,就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團聚。東方朔想了一個方法,允許城外百姓正月十五晚進城觀燈,當晚長安城熱鬧非常,扶老攜幼,通宵達誕,元宵終于見到了她的家人。而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所以以后的每年正月十五就叫做元宵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往年的元宵節我們都是在老家過,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全家人來到了縣城賞花燈。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象征著團團圓圓的元宵后,步行來到北外環賞花燈。當我們到的時候,這里已經人山人海了。南來的,北往的,賞燈的,買小吃的,還有猜燈謎的,場面真是壯觀。
今年的花燈場面真是熱鬧,為了方便人們賞花燈,到處都可以看到警察叔叔在巡邏,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保護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在這里向他們致敬。
廟會里面的花燈真是漂亮極了,有十二生肖燈、蓮花燈、和平鴿燈、地球燈、帆船燈和霓虹燈,讓我們目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蓮花燈,它如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開放,真是漂亮極了。廟會里面不僅有花燈,還有好玩的猜字謎活動,我們沒猜,可是在我們回去的時候,那么一大片的字謎,只剩下了兩個。可見有很多聰明人,也可見這些字謎很簡單。廟會上不僅有花燈和猜字謎的活動,還有很多小販在賣東西,有賣羊肉串的、有賣臭豆腐的、有賣棉花糖的還有買板栗餅的,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竟然還有賣冰激凌的,我心想:這么冷的天,還賣冰激凌,誰買呀,天這么冷,誰吃呀!就算有人買,買的人還不得凍成冰棍呀!
今年的廟會是我見過的最隆重的一次,不僅有上面我介紹的那些,還有皮影秧歌等節目,這可是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有幸大飽眼福。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