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家鄉作文實用【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家鄉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1
在炮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千家萬戶都掛起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對聯……每一個小孩的臉上掛著笑,心里流淌著甜蜜;而大人們個個都忙忙碌碌的。
正月初一,是我最開心的一刻!
平常我在家里是最晚起床的。正月初一這天,我爭了個第一。可能大家都不明白,為什么這天我要那么早起床呢?那是因為我想聞一聞香味撲鼻的鞭炮。每一家的大人們,都先給鞭炮點起火,往地上一丟,便發出一陣陣巨大的響聲;鞭炮四處飛散開來。那噼噼啪啪的響聲永久地在我耳邊回蕩。
鞭炮放完了,我也應該去吃早飯了。
吃完飯我便邀請了幾位朋友一同走在街上。街上的人來來往往,說說笑笑;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連小鳥都趕來湊熱鬧,那嘰嘰喳喳的歌聲,為春節節日描繪的`更加生動和美麗。
生意最好的要算燒烤店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往里塞。“叔叔,我要一串羊肉燒烤!”我聽見有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正有禮貌地說道。我和同學們繼續向前走著,忽然,我看見了一家大型玩具店,里面的東西琳瑯滿目;有:布娃娃,遙控飛機,遙控賽車,遙控汽車……我停下腳步,看著里面的玩具……
時間過得真快呀!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在飯桌上,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下午,我們一家開始給親戚和朋友拜年……
在新的一年里,我祝福朋友們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這一刻讓我流連忘返。
點評:小作者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寫到習作里去,傳神地寫出了橫店春游的情景,語言生動,描寫具體。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2
轉眼間,又到了年廿九,家家戶戶都在買年貨、準備年夜飯,到處都是喜氣洋洋。過年,肯定要回老家的,準備好后,當天晚上我們就啟程回老家——韶關南雄。
回到老家,天已黑盡,但我們要睡個好覺,開開心心迎新年!
一覺醒來,就到了除夕了,家鄉在今天還有一個特別的活動——洗香爐、換灶神。我和爸爸、媽媽吃完午飯后,沿著門外的公路走,來到田邊的小溪,活動就開始了——先把香爐里的沙倒掉,燒了香爐里的香燭和去年的灶神,把香爐拿到小溪邊洗干凈,然后再裝些新的.沙在香爐里,回家后再貼上新灶神。當然,除夕還有年夜飯呢!下午,一家人就開始準備了:殺雞、洗菜、煮飯,忙個不停。到了晚上,香噴噴的飯菜終于可以端上桌啦!一家人圍在桌旁,吃著年夜飯,其樂融融。晚上十二點,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放鞭炮——趕走“年”這個怪物。
第二天也就是春節當天,我們都會吃自家做的年糕、炒米粉。家鄉的習俗是初一不拜年,所以一家人會留在家中看電視、聊天。
“咚咚鏘”“咚咚鏘”伴隨著鼓聲、鑼聲,大年初二到了。一支拜年的隊伍出現在村頭——排頭的是舞獅,第二是舞龍,隨后是一些敲鑼打鼓、吹小號的人。舞獅的是一個人舉著獅頭,一個人拿著獅身扇動;舞龍的就是一個人舉著龍頭,十到十一個人舉著龍身,左右舞動。他們到每條村子里挨家挨戶的拜年、送祝福,人們盡情地舞動龍和獅,鑼鼓喧天。受到祝福的人家,會在門前放鞭炮,在他們離開前還會給予利是,寓意來年順利。就這樣,一支又一支的拜年隊伍來到,一串又一串的鞭炮聲響起,一個早上就這么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年初二下午,我們去了親戚家里拜訪、作客,小孩子們還會收到利是,收利是也有規矩:拿了利是不能當面拆。到了晚上,會請所有的親戚來我家吃飯,因為親戚都住在附近,每家每戶都會拿來自家的拿手菜,讓大家一起分享。幾十人的晚餐,可熱鬧了!
年復一年,熱鬧又喜慶,家鄉的春節真有特色!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3
初二的上午,我的中正哥哥和忠于哥哥來到我們家拜年了。他們進來以后,爸爸媽媽給他們準備了花生、瓜子、醉棗、飲料、糖果很多很多好吃的。
坐了一會兒,他們說要給爸爸媽媽拜年。爸爸媽媽舍不得叫他們拜年,然后,爸爸帶著他們就去別的人家轉了一圈,去拜年。他們回來后,媽媽給他們準備了一桌非常可口的'飯菜。媽媽熱情的說:“快坐下吃飯吧!”我們一家人就坐下吃飯了。我陪著哥哥喝飲料、吃飯菜,很快我們就吃晚飯了。這是,媽媽從兜里很快就拿出壓歲錢,因為春節嗎,總是要給壓歲錢。
今天哥哥的到來,我也學到了很多關于春節的習俗,以前還小不懂,現在我已經長大了。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北宋詩人王安石這句詩,真是將節日的氣氛描寫得淋漓盡致。也是我們中國最盛大的節日,也莫過于春節了。
先說說春節的由來吧。傳說古時候有只兇猛殘忍的怪獸,叫做年,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它都會出來為非作歹,弄得百姓人心惶惶,天上的神仙告訴人們:年最怕紅色、爆炸聲和火光。于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夜晚,人們把涂成紅色的桃木片掛在門上,“年”來時,就企圖追趕大街上的人們,于是人們又靠燃燒竹子發出響聲驅走了年。為了慶祝為一天,人們把這一天稱為“過年”,也就是今天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十分得多,也十分地有趣。就拿我們北方人來說吧!我們過春節,一般要提前好多天來準備。就不說別的,過年十多天前媽媽就忙著上街置辦年貨,什么紅薯干呀,巧克力、水果糖呀,看得我是饞涎欲滴。不僅如此,過年時還要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凈凈,好開心地過年。在離年近的最后幾天,愈發忙碌,過年,就該這樣喜氣洋洋!
三十號的傍晚,所有人家都在專心致志地貼春聯。這是怎樣一派繁忙的景象呀?大人們踩著椅子,小孩們有的手提糨糊桶,有的手持膠卷,不一會,所有人家的大門都換上了新衣服,顯得那么喜氣洋洋,一塵不染!
終于等到除夕夜了,發壓歲錢,這可我可萬分期待的,幾聲“過年好”,便換了鼓鼓的紅包,這想必也是所有人都心花怒放的時刻了吧!年夜飯上桌了,真豐盛呀!在我看來,任何山珍海味都換不來一家人和和氣氣地吃一頓飯呀!
第二天,小朋友一定早早起訂,連早飯也顧不上吃,就挨家挨戶去拜年,忙碌差不多一個早上,一般到了下午,再去拜年就不行了,我們幾個小伙伴就去買鞭炮,到了晚上,天空中被煙花渲染得姹紫嫣紅,那個場面,真的勝過人間仙境呀!
這就是春節,春節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我相信,春節在以后一定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傳統節日,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照我們家鄉的習慣,臘月二十三要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早晨一起床,就能聽見洗衣機的聲音,還能看到父親、母親忙碌的身影,我和妹妹也幫忙。我拿起抹布,先把我自己房間的桌子和床頭擦了個遍,床、門、玩具、燈、窗臺都要擦。唉!要擦完這些可真累呀!然后,還要幫助母親收拾客廳和餐廳,我們全家出動一起衛生大掃除。
除夕,白天家家戶戶都要忙著貼對聯,大人們都在家精心準備年夜飯,孩子們都在外面跑著玩,到了傍晚天快黑的時候,天空變成了禮花的“海洋”,禮花把大地照的像白天一樣,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全家都坐在餐桌上,歡天喜地打開電視,吃著年夜飯,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
每次過年姥姥做得年夜飯都特別好吃,有時演到小品我們都會開心的哈哈大笑。吃過年夜飯,父親帶著我們小朋友一起放煙花,有綠色的、有藍色的`、有粉色的、還有彩色的,五顏六色的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初三到初六,父親母親都要走親訪友去拜年,初七過后父親母親也就要開始工作了,我們也要收收心做開學前的準備。
過年在噼里啪啦大笑中來,又噼里啪啦的離去。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6
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春天里,春節熱鬧掩埋了平淡日子,看著墻上新買掛歷,數著本世紀最后一個春節臨近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一年。
我老家在和縣白橋鎮,那兒雖沒有都市繁華,但卻處處體現出濃郁地方風情。我愛我家鄉,更愛家鄉春節。
家鄉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都要腌制咸貨,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都預備充足。
臘八節那一天,家家要喝臘八粥,所謂臘八粥,就是用多種米與多種雜糧熬成。在寒冬中喝上一碗臘八粥,頓時,會有一種從胃暖到全身感覺。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孩子們要吃糖,尤其是麥芽糖,孩子們最為喜歡。這一天,還要送走灶王爺。人們用紅紙寫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條幅,貼在灶頭旁,家家放鞭炮恭送灶王爺上天。
過了二十三,人們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做豆腐,吃肉,貼年畫,貼春聯,等到二十九時,便殺雞宰鵝,祭祖。
除夕可真熱鬧。家家戶戶趕做年菜,孩子們穿上新衣,與小伙伴們一起放鞭炮,玩耍嬉戲,我也不例外。不知不覺,天黑了下來,大人們端出香味四溢飯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其樂融融,象征“團團圓圓”之意。吃完團圓飯,大人們都出去打麻將,我們這些孩子們便坐在電視機前看央視春晚,這一夜,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早上起來要向長輩問好,說吉利話,大人們都要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要給孩子們壓歲錢。
多數店鋪在正月初六開張,在此之前,人們還要祭財神,燒門神紙,祈求家道興旺。
轉眼間,盼望已久元宵節到了。街上到處張燈結彩,店鋪里掛著許多各形各色燈,如走馬燈,紗燈等。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別人家都是在超市買那種糖心元宵,而我奶奶卻買來一兩斤面粉,在家自己手搟元宵,她總說,自己家做元宵更好吃。傍晚,人們要在廣場上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猜燈謎比賽,那場景好不熱鬧。
正月十六春節結束,我也要回到馬鞍山了,但家鄉風土人情令我難以忘懷。我愛我家鄉,更愛家鄉春節。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7
在我的家鄉阜陽,過春節也是挺有意思的。從臘八起,人們就開始忙碌了,忙著采購許多的年貨,如:春聯、年畫、飲料、鞭炮、雞、鴨、魚等,在三十這天下午,人們也就把許多的東西都買好了。
除夕晚上,人人都守歲,吃完餃子。在八點鐘左右打開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欣賞著驚心動魄的.雜技,觀看著有趣的小品,然后靠在沙發上,吃瓜子,春節聯歡晚會一放完,到凌晨0點時,家家開始放炮。放完炮在把沒有吃完的餃子吃完。
初一早上就忙著貼春聯、年畫、拜年等。初一至初五不動刀,就把試先切好的菜拿出來。到了中午吃飯時,家家又開始放炮。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真是其樂融融。下午,大人們坐在一起談話,嘮起家常。我們小孩子則到外面放炮,此后幾天,天天如此。
正月十五那天,燈火通宵。家家又圍坐在電視機旁看電視,看完了電視,大家出去賞月,那時,天很冷,可大伙兒一點感覺不到,仍然鎮定自如,若無其事。觀了一會兒月亮,大家又都感覺到累了,又回家吃起元宵,一大家坐在一起,仍是那么無休止講話,笑聲又開始在每一家里傳開了。
正月十六,人們又進入了工作之中,小孩去上學了,大人去上班,人們又恢復了原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