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優秀作文4篇(熱門)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優秀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優秀作文 篇1
明天就是春節了,我非常高興,想著能吃到美味飯菜,香噴噴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里想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新衣服,可愛玩具……
春節早上,我第一個從床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后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父親見我起得這么早,也不甘落后,從床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母親與姐姐也陸續地起床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母親是我家主廚,因此做什么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母親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么以后,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父親做肉餡,母親揉面,我與姐姐燒水。我們干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母親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與姐姐也學著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累死了,還真難學啊!母親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么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么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與姐姐燒水也已經在鍋里翻江倒海了。母親便把餃子放進鍋里,煮了起來。母親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母親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春節啊!
春節優秀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想起這首詩的時候,我的腦海里總會刻畫出一幅熱鬧的景象:全家人舉杯歡慶佳節,屋外煙花禮炮聲不斷,家家張燈結彩,到處是一片辭舊迎新的新年氣……。
可是,這一年的春天,我沒能看到我腦海中刻畫的景象。
回想幼時,那時的春節,我們家熱熱鬧鬧的,孩子們滿街滿巷的玩耍,放鞭炮,大人們則忙著做年夜飯,包餃子,貼春聯等,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喜氣洋洋的微笑……但隨著科學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確好像一下子崛起了,可幼時那濃濃的年味,好像在一夜之間淡了不少。
今年的春節,由于家人的外出、離世,是新年的熱鬧氣氛頓時消散了不少。這一年,我們家沒有貼春聯,而只是簡單的貼了一個“福”字,也沒有像往年許多人浩浩蕩蕩地一起去一百多公里外的草地請年,只是在路邊簡單的燒了一張紙。并且,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在這個春節我沒有聽到那經久不息的鞭炮聲,只是偶爾的聽到遠處似有似無的傳來一陣輕微的禮炮聲。
十點了,濃濃的.倦意向我襲來,窗外,不少人家的燈已經關了,盡管有幾家還竟著燈,但更多的是濃濃的黑暗,籠罩著這個大年夜。我又看了看電視,春晚名稱未變,但精彩程度已經今非昔比,并且還摻雜了不少政治方面的事。是春晚的歡笑氣息頓時變了味兒了。
唉,又是一年春節時,可這個春節似乎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也許,在更長的時間之后,春節會逐漸的淡出歷史舞臺。但是,我們為什么不能停下忙碌的腳步,來慢慢體會春節那熱鬧的傳統氣氛呢?
春節優秀作文 篇3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非常開心。
那天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帶我去拜年。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門口迎接我們,爸爸媽媽眉開眼笑地對爺爺奶奶說:“爸媽,新年快樂!”這時爺爺從口袋里拿出了一個紅包遞給了我,我看見后跳著對爺爺奶奶說:“新年快樂!”奶奶從家里出來時,手里還端著一盤糖果,開心地對我們說:“天冷,快進門吧!”
到了傍晚爺爺和奶奶在準備豐盛的晚餐,而我在跟小狗玩,抬頭一看,爺爺在包餃子。這時我覺得包餃子很有趣,就來到餐桌旁邊,仰著頭對奶奶說:“奶奶我也想包餃子,”奶奶高興地說:“好,好!”于是我就模仿奶奶的樣子,開心地包起來了。不一會兒爺爺和奶奶就包了一大桌子餃子,而且還做了一大桌好吃的。
美食端上桌后,奶奶就大聲地喊:“快來吃飯啊!”大家陸陸續續地坐到了餐桌旁邊,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照相、還有的在干杯,真是熱鬧極了!
這一年的春節我過得非常開心,希望下一年的春節更開心。
春節優秀作文 篇4
一番折騰下來,我就會問自己,這樣辛苦的趕回家過年,是為什么?
難道是為了那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現在,我們在哪不是一樣可以吃到魚、肉、雞呢,再好的山珍海味,這一趟回家的路費,也能買得起一些啊。那,我們尋求的是什么呢?
春節,有我們最純真、最溫馨親情啊。
被拆毀的老屋,逝去的親人全活在過年的回憶里。每逢過年,屋子總是被勤快的媽媽打掃得干干凈凈,謂之掃塵揚灰。愛舞文弄墨的爺爺,興致勃勃地鋪開紅紙,寫出一幅幅對聯,不僅大門有聯,偏門,后門,每個房間也有聯,連廚房灶臺和大小木柱上也得貼上單聯,貼上大大的春字,觸目都是紅通通的,年還沒過,家就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了。
年三十的晚上,滿桌的豐盛消融了一年的勞苦。坐在首位的爺爺、奶奶,穿了全新的衣服,老眼里含了淚,接受子孫的叩頭拜年,掏著紅包,滿臉皺紋笑成了盛開的花。
以后,從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好日子。“初一的兒子,初二的郎”,分家另過的兒子領著媳婦兒女拜年來了,女婿女兒領著外孫拜年來了,朋友、同事、同學之間,也要相互的`拜年。就是結過仇怨的,這個時候,一句吉利的拜年話出口,也可以云消霧散了。
原來,過年是中國人合家團圓,除舊迎新的好日子,也是一年辛苦奔波的精神寄托和回歸自己本色的最好載體。過年,寄托著人們對新春,對未來的美好愿望啊。
一年的苦累都受過了,為的不就是這過年中全家團圓的歡樂嗎?一年的苦累都能受,還怕在路途上短暫的辛苦嗎?祝大家一路順風,新年快樂!!
過年了,回家后的感覺是圓滿,是輕松。在家過年的感覺最溫馨,最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