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風俗除夕的餃子--寫物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除夕的餃子--寫物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雪在空中打著轉兒,輕輕飄落在地上,不覺間便積了厚厚一層,到處炊煙縷縷……
北方過春節,要掛燈籠、放鞭炮、扭秧歌,但最重要的莫過于包餃子了。
除夕的下午,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爸爸和姑父揉著面。等把面團發酵得白白胖胖、松松軟軟,便揉成長條,如同一條長蛇,擺在灑滿面粉的桌上。幾個小妹笑嘻嘻地跑過去,拍著小手,唱著民謠,不時摸一下面團,大人們也不惱,反而跟著哈哈大笑。媽媽和姑姑準備好豬肉、酸菜,剁碎、切細,把餡兒調地均勻細膩,便把我們喊來。嘿!準備就緒,“開工!”爺爺的臉笑成了一朵花。幾個小孩兒也開始搗鼓“長蛇”,東拉一下,西扯一塊,揉哇,搓呀,一只只小面團被“啪啪啪”地拍進面粉里。頓時,面粉四處飛揚,他們咧著嘴,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地歡呼:“下雪啦,下雪了!”我在歡鬧聲中撈起一只面團,如雜耍般的拋過頭頂,穩穩地落在手里,引來幾個小朋友的喝彩。我把面皮搟好,遞給大人們:“現在就看你們大顯神通了哦!”爺爺給我們講著餃子的來歷:“餃子為東漢名醫張仲景所創,是為藥用,現取‘更歲交子’之意,示意辭舊迎新……”一家人說說笑笑地把餃子包好了。
奶奶煮了一鍋熱水,把餃子“嘩”地倒了進去,待白白胖胖的餃子浮了上來,便可撈起,擺在桌上。我們團團做好,每個人都笑意盈盈的。我夾起一只餃子,蘸了調料,塞進嘴里,齒尖咬著肉餡,鮮香的味道蔓延開來。肉餡鮮美有嚼勁,配合面皮的軟糯,再加上調料的點綴,滿嘴充盈著暖暖的味道。一家人個個笑容滿面,品嘗著年夜飯的餃子。
餃子,是團圓的象征,是一家人團聚的美好,是以美滿的心愿為皮,親人的團聚為餡,用豐滿的幸福包裹在一起,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