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悟歷史 珍惜當下-讀后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這時就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那么,感悟文章到底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悟歷史 珍惜當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泡著一杯茶,跟著老舍,走進他的話劇,走進普普通通的裕泰茶館,走進茶館的歷史故事里。
在我眼里,此書展現了當時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況。老舍以裕泰茶館為背景,用70多個出場人物,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舊社會變遷中光怪陸離的眾生相。從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個人的命運在時代的洪流中浮浮沉沉,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
書中曾有一處內容令我印象深刻。裕泰茶館有對常客,松二爺和常四爺,他們可是一對交情甚篤的好友。兩人家境富裕,清朝年間月月都能領到錢財和米糧,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然而,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兩人家中開始變得一無所有。松二爺能寫會算,完全可以找份工作養活自己。但一向養尊處優的他,怎么也放不下臉面。他每天提著鳥籠四處閑逛,在外人面前強裝體面。最后,身無分文的他,活活把自己餓死了。常四爺卻和他不一樣,他能屈能伸,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干起了體力活。每天摸黑起床,挑著擔子沿街賣菜,還拜托王利發照顧自己的生意。隨著年紀增長,體力漸漸吃不消后,他又改為提著籃子賣花生米。踏踏實實靠力氣吃飯,這讓他安然度過了艱難歲月。這便讓我明白“在生存面前,面子一文不值”。
茶館諷刺了當時腐朽黑暗的社會,進而引出我們要珍惜當代美好和平的生活,要正視歷史,以史為鑒。從古至今,茶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象征,沏一壺茶水,安坐在詩情畫意的屏風前,看著從茶中飄出的煙霧便會想到”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品茶,品人生,我們現在可以安靜坐在舒適圈,慢慢品一口茶,從入口的甜到淡淡苦縈繞唇齒。但我們也要知道,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它不僅僅是無數英勇烈士用鮮血換的還有那些勤勞的農名和一心為國的莘莘學子。書中有著很多對白都能引人一笑,然而笑中也有很多笑,大多數更是苦笑。其中描繪了70多個不同的人物,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的職業、階級不同群體。各個群體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心酸,在那個黑暗的年代,從最底層到最頂層,最低層的人民卻只能默默地受著剝削。如今,我們成立了新中國,20xx年我國實現全面脫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有著極好的學習環境,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祖國效力。當代青少年作為祖國的花朵,應該擁有遠大理想,為國爭光,因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品茶,更是品人生之境遇。老舍的茶館記錄著人間百態,記錄著各個群體中每個人的心酸,話劇的最后卻是三位老人撒著紙錢,在凄涼中祭奠自己的結尾。
感悟歷史,珍惜當下。悠悠幾千年,我們華夏兒女在慢慢的歷史長河中被洗禮,這種歷史文化是獨一無二的,更是讓我們傳承這幾百年來古人的心血,來將茶文化傳給子孫后代,將堅強不屈的精神傳給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