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其實很美》讀后感(合集)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其實很美》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20xx年,從春天到初夏,我再次細品了《教育其實很美》這本書,內心依然澎湃著對教育之美的熱愛和追求。
每一位教育人都曾經從課堂中走來,對于學生出現的簡單錯誤,我們做出了不簡單的處理。好的課堂里,學生不會因為行為的幼稚而被嘲笑,也不會因為認知的錯誤而被放大化批評。課堂是一個允許出錯的地方,課堂真正的價值在于,使學生經歷由不知到知、由錯誤到正確、由粗糙到精細、由幼稚到成熟的過程。只有真正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夠發展他們的創造才能。營造一種對話、包容和共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的自主權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我們在尋找課堂的精彩,彰顯課堂教學生命之美。
任教科室主任近三年的時間里,每學期都要組織中青年教師的常態課活動。有一位剛三十歲的教師說,常態課沒心理準備,沒有技戰術演練,擔心害怕講不好。我告訴她,正因如此,常態課不稱為優質課,方可暴露更多的立體式問題,我們才會去思考、去打磨更好的課堂。一堂優質課都是日常課堂的歷練和凝結,每一位展示常態課的老師,只要走遍了課堂的角角落落,你定會走進學生的心田,教育之美就會在課堂精彩呈現。
《教育其實很美》這本書讓我和我的學生明白:多讀書、讀懂書,你就讀懂了教育,你就讀懂了中國乃至世界。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研究立德樹人大課題,我們在交流中共享思想盛宴,構建起“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突破自身局限,彰顯教育博大之美。
回想30年前,我最大的夢想是做一名鐵路建設的工程師。后來機緣巧合做了教師,成為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今課堂一線教書和中層管理的雙重職責,讓我學會用宏大的視角去尋找教育之美,努力做出教育的味道,努力去尋找職業的幸福感,努力成為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靜下心來,我也常常想: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追求完美的理想與標準,這樣就會讓自己擁有一個富有張力的調整空間,一個拔節生長的理想信念。所以,美不只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一個過程,在尋找發現個體的閃光點中體驗到美,把美的種子播撒并精心呵護培育。教育的過程是相互成就的過程,我們成就了學生,也會成長自己。
新時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學會去發現美、創造美,努力讓學校更美,學生更美,老師更美,課堂更美……教育者之美,美在當下,美在未來。捧起《教育其實很美》這本書, 回望幾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想最用最長情的告白表達心聲——教育其實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