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文經典【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作文 篇1
【習作要求】
看圖作文,就是要求根據圖畫的意思,把它寫一篇文章,要寫得具體。寫完以后,要根據中心加個題目。
【習作指導】
怎樣才能提高看圖作文的水平,寫好看圖作文呢?下面我們結合《摘桃子》這幅圖談談看圖作文的寫作。
(一)先要看懂圖意。看懂圖意是看圖作文的基本條件。習作前,首先要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圖畫,看清圖中人物和周圍的景物。觀察順序可以從總體到部分,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看清圖上有一片桃樹林,樹上桃子累累,遠處有運桃子的汽車,近處有一籮籮裝滿桃子的籮筐。圖上的人物,有的在摘桃子,有的在往車上裝桃子,有的在抬桃子。要明確這幅圖畫是反映少先隊員在金色的秋天里,來到桃園勞動的情景。
(二)要展開合理的想象。圖畫上表現的只是很短時間的情景,而且是靜止的。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圖意,抓住畫面上事物的特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如想象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和事情的前因后果等。這樣才能使圖畫中的內容更加豐滿充實,靜止的畫面才能活動起來。(三)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習作中,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事件可按勞動前、勞動中、勞動后三個部分的內容寫,一個部分寫一段。勞動中是重點部分,要具體描述。這樣,這篇習作就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例文點評】
喜摘豐收桃
今天,桃園里的水蜜桃豐收了。桃樹上掛滿了白里透紅的水蜜桃,活像“蟠桃園”里的大仙桃。如果孫悟空在世的話,他看見了定會流連忘返。桃樹濃密的葉子,遮不住那累累的碩果。
桃園深處傳來銀鈴般的笑聲,原來是“紅領巾”們在幫著摘桃子。你看,幾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登上了木梯,用手里拿著的剪刀熟練地剪下桃來;你聽,穿紅上衣的小姑娘,指著手里的桃對同伴說:“瞧,這個桃的個兒有多大呀!”旁邊的女孩不服,說:“我摘的桃比這還要大,又紅又鮮,吃起來肯定很甜!”一個稍高一點的女孩說:“別爭啊,還有大個兒桃躲在樹葉中不肯出來呢!”
果真,有的桃像怕羞的小姑娘,在茂密的樹葉里隱蔽著;有的桃只露出半邊的小臉蛋,左右看動靜。又大又紅的桃兒,可真多著哩。
被剪下的桃,運到前面去,由幾個同學按大小個兒的排隊,分類裝筐,一只只竹筐里裝滿了水蜜桃。提著小竹籃運桃的同學,腳步一直沒有停下,正忙乎著。
送桃出園的卡車開來了,大伙趕緊往車上裝筐,抬啊,運啊,力氣大的'叔叔,干脆扛起竹筐就走,干得熱火朝天。
轉眼已近正午,桃園的隊長喊道:“小朋友們不要干了,回家休息吧!”臨了,定要贈送每個同學幾個又大又鮮的紅桃,說是大家“吃在嘴里,讓心里也甜甜啊!”但同學們不管怎么說,只肯留一個作個“勞動紀念”。
【點評】
本文小作者觀察仔細,抓住特點。把圖畫中的整個勞動場面寫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文章開頭用生動的語言把“桃園”比喻為神話中的“蟠桃園”,勾畫出一個情景交融的環境氣氛,為下文起了鋪墊作用。接著具體描寫了“摘桃人”,小作者從畫面上“人物”的形態,想像出他們的神態、動作,使無聲的活動,變成有聲的“勞動”現實,所以,寫得生動、活潑。
【習作提示】
▲《幫劉奶奶搞衛生》
提示:請你仔細觀察圖畫。看懂圖的意思后,要合理想象出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中心是講一次幫劉奶奶搞衛生的活動。分幾段寫,注意前后照應。
▲《野炊》
提示:這是一幅《科技活動》圖,告訴了我們一次科技活動的事。請你仔細看圖,考思以下幾個問題。(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他們是些什么人(可以給他們各人起個名字)?各人在做些什么?(2)想一想他們是怎樣做的?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的動作、神態怎樣?設想一下他們的語言。(3)在仔細觀察人物的基礎上,還應仔細觀察圖上的景物,用景物來襯托人物的心情,突出野炊的樂趣。
教師作文 篇2
張麗莉,一個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師,在一夜之間響遍祖國各地,她用行動向人民詮釋了人世間的大愛與大美
5月8日20時38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勝利路第四中學門前突然發生四車連撞車禍,在威脅逼向放學的學生的危急時刻,第十九中學的女教師張麗莉,猛地推開2名學生,自己卻被壓在到車輪下,雙腿被截肢,尚未脫離危險。
張老師目前還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無私的行為,令人感佩
這位叫張麗莉的年輕女教師,年方不過20多歲,她是千千萬萬女性中一個很平凡的女人,一位教師,在老師和學生心目中,她是一名非常敬業的老師。學生家長賈紅杰說:"為了帶好這個班,張麗莉老師推遲要孩子,孩子懷上后又打掉了。"她雖然沒有閉月羞花的容貌,在幾年的三尺講臺上,只知道埋頭教學,沒有十分感人的業績。但5月8日這天,她用被碾壓在車輪下、雙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貴代價,換來了兩個孩子的安然無恙和他們家庭的幸福,這是何等的英雄壯舉呀?這就足夠了,她不顧個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為,足以說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師,不是一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懷是人生真正意義的詮釋!當那關乎個人生死命運的危急關頭,她能挺身而出保護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僅這件事,便讓人肅然起敬,讓人感動的落淚。據說在場的'家長和學生都為女老師的英雄壯舉熱淚滾滾。
一個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價值無疑得到了升華,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間得到了體現。張麗莉的事跡是實打實的,無半點造假成分,她人品好,心靈美。試想,一個缺乏道德和社會公德、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會做好事嗎?會有拋棄自我得失的崇高境界嗎?在關鍵時刻作出英雄壯舉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曾經舍生忘死攔驚馬救群眾的英雄戰士歐陽海、在洪水中打撈電桿的蔡永祥、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體堵住敵人吐著火舌的槍口,為部隊開辟道路的黃繼光等英烈的事跡,被一代代中國人廣為傳頌,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為他們建起的烈士陵園,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麗莉倒下了,但她同樣用一個弱女子的軀體豎起一座永恒的豐碑!
教師作文 篇3
我的地理老師王老師是一個幽默、平易近人的好老師。她的個子不高,留著一頭棕色的短發,那雙眼睛里總是露出些許嚴肅,卻又不失和藹。
剛剛升入初中時,我對地理一無所知,只是聽說教地理的老師是我們的年部主任——那個讓人第一眼見了便心生畏懼的人。我心里便開始緊張起來,一個那樣嚴厲的人,她的課會不會很枯燥,或者說她對我們的要求會不會很高?那么難的地理我能學得很好嗎?我不自覺地開始擔心起來。
“鈴……”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我人生中第一堂地理課開始了。王老師走上了講臺,把所要用的教具放到了講臺上。這一刻我發現與我的想象不同的是,王老師一直在微笑著,目光十分和藹地看著我們。“同學們好,我是你們的地理王老師。希望在接下來的三年里我們可以相處得友好,并且通過我讓你們喜歡上地理……”
王老師做了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她柔和的語氣讓我覺得,她似乎并不是那么嚴厲,反而十分平易近人。
更讓我改變原來想法的.是,在她的課堂上你不會感到枯燥。王老師幽默的語言和獨特的教學方法總是能帶動每一個同學。開始時,同學們總是不愛發言,老師便想了一個好方法,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發一次言便給那個小組加分。同學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想爭第一,就連平時不愛發言的我也積極舉手,大家十分開心地便把知識記住了。
漸漸地,同學們和王老師熟絡起來。我們知道,那種嚴厲是擔任年部主任的她,看到自己的學生違反紀律、不用心學習時的嚴厲。現在我們不再會因為想象中老師嚴厲的樣子而感到懼怕了,我們都喜歡上了幽默十足又和藹可親的王老師。
王老師帶我們走進地理、愛上地理,用她的教學方法和她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