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的作文(合集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職業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職業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暑假終于來了。這一次,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很有趣的作業,那就是選一份感興趣的工作,當一回大人,體驗一下大人們工作的辛苦。
當我正發愁該去體驗什么工作的時候,電話響了,是胡智晨打來的,我想她一定是我的救星,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心有靈犀。我接起電話,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她約我明天和她還有千然一起去她媽媽的單位體驗工作,我高興的答應了。
一大早,我來到了稚晨媽媽的工作單位“出入境辦證大廳”
智晨媽媽安排了一位領導阿姨來指導我們。她先帶著我們參觀了這個地方,講解了他們的工作流程。今天我們體驗的'職業是幫助別人在機子上填表格。首先要把身份證放上去,接著問顧客辦什么證,再填上電話和緊急聯系人的名字。我們第一位接待的是一位老奶奶,我想起領導阿姨說不但要有禮貌地問好還要面帶微笑。千然走了過去微笑地問:“奶奶,您要辦什么證?”老奶奶說:“我要補證。”我就幫她在機子上按了補證的按健,再按照機子上面的提示幫她完成了整個流程。一位姐姐幫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她走了過來對老奶奶說:“奶奶,她們是學生,為了完成作業,我幫你們拍了幾張照片,您是客人我只拍了您的后背沒拍您的正面。”老奶奶驚訝地說:“啊!照片都拍好啦,這么快,我表情都沒做好,而且我今天特地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你別把我拍不好了。”那位姐姐重新跟奶奶解釋了下,再把她帶到照片室拍照。奶奶臨走的時候微笑著對我們招招手,“今天謝謝你們三位小朋友啦!”
中午,我們來到食堂,與警察一起吃飯,這些警察們并沒有我想象的嚴肅,他們也會與我們嘻嘻哈哈的聊天......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一天便過去了。在這里我學會了怎樣填表,也知道了大人們的工作,一份小小的職業原來也是這么的辛苦!
職業的作文 篇2
軍人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在我的思想中軍人的神圣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雖然說軍人是保家衛國但是我認為軍人不只是保家衛國這么簡單,對于一個愛軍人的這么個職業的`人來說,軍人、部隊、就是他的生命。不管再苦再累不管生與死他都會付出百分百一切聽黨的安排,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遵從黨的章程與一切反動武裝做斗爭,黨往哪里走我就往哪走!軍人的頭頂上頂著的是黨,是國家,是人民,我們的肩上擔負著祖國的重擔!
這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應該做到的,頭頂上的國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榮譽時刻提醒著自己是一名中國軍人,時刻提醒著自己的使命,“狹路相逢勇者勝,不拋棄,不放棄”。這就是軍人這就猶如士兵突擊中的鋼七連一聲霹靂一把劍,一群猛虎鋼七連,鋼鐵的意志鋼鐵漢,鐵血衛國保家園,殺聲嚇破敵人膽,百戰百勝美名傳,攻必克、守必堅、踏敵尸骨唱凱旋!
職業的作文 篇3
我喜愛的職業就是我現在做的這一行,幼兒教師。雖然這個職業很平凡,甚至有人會說:每天和一些小孩子在一起,多沒意思呀!可是我不這樣認為,天天喝孩子們在一起,心態都會年輕一些,而且,這個工作比較穩定,還受人尊敬,很適合我。
其實,我干上這行是很偶然的,所以,一開始有人叫我教師的時候,還不太習慣。記得又一次,我正和家人逛街,好像聽到有小孩子說:哎,那是我們的教師。緊跟著有人在身后喊:教師好!我一愣,喊我嗎?女兒拉拉我說:媽媽,有人喊你。哎喲,真是叫我的,我心里可高興了,趕快回過身和他打招呼。
但是,這個工作也不是件很輕松的事,有事還會發生一些意外。那是08年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小孩突然發病,倒在地上,口里吐著沫,全身抽搐,我嚇壞了,趕緊拖起他,又是喊又是掐的,其他教師也一起過來幫忙,孩子稍微有點意識后,我們把他送進了醫院。當時我想,我不干了,這是要出人命的呀!可是后來,孩子的父母一再的來感謝我,同事們也來寬慰我,在大家的幫助下,我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錯,孩子們的歡笑,家長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是我工作的動力。我也知道,要做一個好教師不容易,天天喝孩子們在一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習慣,所以,我要繼續努力,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因為我愛這些孩子,我愛這個職業!
職業的作文 篇4
在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相當一部分教師“以本(教材)為本”的意識十分頑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當“圣經”來使用,認為“書上有什么,我就講什么;書上怎么寫,我就怎么講;寫進書本的都是正確的。”不會把書本的知識,經過自己的處理,合理運用到生活中,以致于在殯葬的時候出現這場鬧劇。我們現在有些教師把自己束縛在教材中,對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掰開揉碎,繁講細講,生怕有半點遺漏,認為只要把教材內容灌輸給學生即可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單調、沉悶。
現代課程論強調課程是“教科書與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與教學環境”構成的復雜、開放系統,因此教材是實施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課改的精神告訴我們:教材應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應有利于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收集資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反思等,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這些新的課程理念使我們重新認識教材的“法定”性質,只強調“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必須突破教材的禁錮,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僅僅是教教材,應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淪落為教材的奴隸,既要運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憑借教材又不依賴教材。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聽到朋友的夫人責罵拆表的孩子之后,連連搖頭說:“你打掉了一個
‘愛迪生’。”他親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領出來,帶到修表店看師傅修表。陶行知對那位夫人說:“鐘表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一元六角錢是學費,在鐘表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挨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功夫,培養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打跑、趕走。”由此看出,只有將“生活”這本教材靈活的運用好,并將書本知識融匯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觀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要敏銳地觀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內容、時代的.“活水”來充實、豐富教材。教材只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教師要擺脫教材的束縛,就應具備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其實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的環境、教學設備設施、自然和社會資源、網絡資源等等。只要我們留意生活、敏銳觀察,豐富的生活積累將成為我們教學信手拈來的生動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只要我們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觀念,增強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為神奇”,使教材這一課程資源的價值得到“超水平”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