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優秀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優秀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優秀作文 篇1
期盼已久的新年到來了,我們又長了一歲,大概每個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掙了一些壓歲錢吧!
算算我的壓歲錢,也有好幾百呢!外公、舅舅、大姨和叔叔都給了我壓歲錢,我拿著嶄新的壓歲錢左看右看,愛不釋手。一連好幾天,我都帶著壓歲錢,一邊玩耍還一邊為它操心呢!
媽媽好幾次和我商量著說:“讓我為你保存著吧,以免你把錢弄丟了。”可我怎么也不同意。裝在我衣袋里的'錢也故意和我作對,幾次都差點兒從我口袋里跳出來,像是不耐煩了。最后,我還是把錢讓媽媽給保管了,想買什么東西時,再向媽媽要。
開學了,我們要交學費,這時,我想起了我的壓歲錢。回到家,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用手摸著我的頭,夸我真的長大了,知道怎么用錢了。新書發下來的時候,我看著一本本嶄新而又光滑的課本,暗自下決心要好好學習,對得起我的壓歲錢。
在學校里,有些同學相互比自己的壓歲錢,看看誰的多,壓歲錢多的同學顯得很高傲,以此為榮,花起來也很大方;而壓歲錢少的同學顯得很沒面子,心里很不高興。其實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小孩子應該知道這些錢也是大人們辛辛苦苦掙得來的。我們不能亂花,只能用到該用的地方,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春節優秀作文 篇2
春節快到了,鞭炮成了新年的“開門賀語”。
為什么要放鞭炮呢?因為傳說每年到農歷除夕時,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出來吃人,威脅人的生命安全,經過實踐,人們發現他有“三怕”,怕生、怕光、怕紅色,于是人們發明了爆竹。
我最喜歡放鞭炮了,要說我喜歡的`鞭炮,那可就說不完了,有竄天鼠,一點著,“嗖——嗖——”有三百發竄天鼠一起沖上了天。我更喜歡放降落傘了,點燃后,只聽一聲巨吼,降落傘被送上天,又是一聲巨響,降落傘打開,慢慢地下降,下降時還發出聲音。我還喜歡放“旋花”,點燃以后,她便跳起了美麗的芭蕾舞,還不停地歌唱,是一個又唱又跳的鞭炮。
春節放鞭炮,是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引起火災,所以現在很多城市對放鞭炮都是有限制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祝愿大家在爆竹聲中一路順風,萬事如意、新年快樂!
春節優秀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春節的獨特習俗。我的家鄉在濰坊,雖說這里的春節和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春節差不多,但總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述濰坊春節的奇特之處吧!
在濰坊,春節差不多從剛進臘月就開始了。先是臘八這天,一到這一天,就開始能感覺到年的氣息了。在這一天,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這臘八粥必須要湊齊八樣,在我們家,這八樣比較隨意,只要湊齊了差不多就行(倒是得有糯米)。
臘月二十三小年是春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濰坊還是在全中國,一談起小年,定會聯想起兩個詞:糖、灶王爺(灶神)。傳說在這一天,灶王爺會到天庭給玉皇大帝匯報每一戶人家這一年的表現。為了送灶王爺,人們會在這一天供奉他。不過你若是注意一下,就會發現,怎么這些東西都是偏甜的,而且怎么還有糖?原來,人們為了灶王爺上天說好話,就“賄賂”一下他,給他供奉糖,讓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說話說的甜一點。在晚上,鞭炮就開始響起來了。如果某人不知道今天幾月幾日,而且家里沒有日歷,還可能以為已經過春節了呢!
小年過了,就更忙了。在這幾天里,人們要把過年的東西準備好。
年三十一到,歡樂也就到了。這一天晚上,家家吃年夜飯,燈火通宵。這年夜飯里少不了這幾樣:魚(年年有余)、年糕(步步高升)和餃子。在我們濰坊,年夜飯是要吃到12點的。等到十二點的時候,馬上動身去放鞭炮。如果此時你站在高處,一定會看到濟南城里是煙火不斷,鞭炮聲不絕。
放完鞭炮后,就開始了“漫長”的'守歲。在濰坊,守歲要守一夜,然后正月初一凌晨吃餃子,接著五六點鐘就得出去拜年。先是自己的家人,然后是街坊鄰居,最后是親戚。在濰坊拜年時有一個習俗:你給別人的時候拜年的時候,別人就會給你一把糖、一把花生、或是一把瓜子,等全拜完年的時候,就回家跟別人比誰的“戰利品”多,活像是西方過萬圣節。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在這一天,人們要大掃除一次。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最后一個高潮。在這一天,人們吃元宵,看燈,猜燈謎,享受著春節的最后一天。
過了正月十五,春節就結束了。人們開始工作,我們開始上學,一切又開始有條不紊起來。
春節優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也富有蘊味,蘊含著洋洋喜氣。
春節的來歷眾說紛紜,但最被普遍接受的是春節有虞舜時期興起的。
相傳在公元前20xx多年前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這便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被稱為春節。
春節時,除舊迎新,自然是一大重要的事情。每到臘月二十三時,人們就開始除舊迎新、掃地、準備一些新的器具等。
合家團圓,這也是春節的幾大主題之一。除夕夜,全家歡聚一堂,享用美味的年夜飯,一家人有說有笑,氣氛輕松愉快,一邊看春晚。飯后,長輩們給孩子分發壓歲錢,孩子們則高興極了,一家人圍坐著。邊聊邊守歲。當時鐘敲響十二點鐘整時,鞭炮轟鳴,氣氛更是達到了高潮。
接下來的,便是貼春聯和拜年。
初一大早,大人們便早早起了床。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春聯,春聯內容不盡相同,卻都表達出一樣的情感:對新一年的憧憬和期盼。有些人家還會貼“倒福”。或許你聽了十分奇怪,“為什么是倒福呢?不該正貼嗎?”其實,這“倒福”象征了“福到了”不是更生動,更具有幸福的氣息嗎?
貼完了春聯,小孩們也開始恭恭敬敬地祝福長輩們新年快樂,有些心意很誠的還會遞上一張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再畢恭畢敬地抱手鞠躬或跪下磕頭,拿到長輩的紅包,也還不忘道上一句謝謝。接著便趕忙上路拜訪別人。一路上,高高興興地邊說邊笑。路上一片繁榮的景象:不時響起鞭炮聲,熟人相見停下打個招呼的聲音也是不絕于耳,邊上小販也叫賣個不停,人們的衣服也一色兒是嶄新的。
春節的各類各樣,樣式繁多的美味食物也是十分受歡迎。主食類的餃子、春卷,小吃類的年糕,湯點類的湯圓,以及其他許多食品,都被各類人群所青睞。尤其是餃子,更是成了那春節的代表性食品,下到鍋中,晶瑩剔透,活像一只只小船,撈出來裝盤,熱氣騰騰,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嘗起來也是美味極了。
春節,源遠流長,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民族節日;它的特點,我們也會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