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司總經理在科技質量系統工作會上的講話稿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需要使用講話稿的情境愈發增多,絕大多數的講話稿都是敘事議論相結合的論述體應用文。你知道講話稿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司總經理在科技質量系統工作會上的講話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科技質量系統會,主要目的是全面回顧上半年來科技、質量工作開展情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理清思路,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進一步動員公司廣大技術、質量工作者再接再厲,持續攻關,為公司實現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剛才,會議表彰了系統內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簽訂了XX責任書;技術中心、技術質量部分別作了工作報告,總結了成績、分析了不足、明確了方向;下一會議階段XX還要就科技創新和技術質量工作提出了很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要求。借此機會,我再和大家交流三點意見:
一、深刻把握新形勢新要求,持續提高科技質量管理水平
當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們既要與同行競爭,又要與集團內兄弟單位競爭。外部有競爭,內部有重組,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過程中,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堅定不移的依靠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決不能猶豫不決,行動遲緩,坐失良機。
一是要依托技術中心做好未來市場技術儲備。公司根據規劃成立了技術中心,要堅決做實五個研究所:XX研究所、XX研究所、XX研究所、XX研究所、XX研究所,聚焦“數字建造前沿技術”“智能建造前沿技術”等重點板塊,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成果轉化能力,不斷培育和升級公司核心關鍵技術,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身實力,增強業內競爭優勢。這里我要重點強調一點,有興趣有致力于在這幾個研究所進行研究的,可以主動找系統去報名去溝通。
二是要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生產經營主戰場。近年來,我們在科技創新上做大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技術中心、按照板塊逐步設立了研究所,技術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們的創新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取得不少成績。但回過頭來看,我們一些科研成果缺乏實用性、實效性,造成課題研究存在為了研究而研究的現象,科技工作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產經營當中。所以,我們在開展課題研究時,要認真對以往經驗進行梳理,比如公司CPM裝配式、地鐵盾構區間分支隧道、聯絡通道及泵房機械化施工、集約化鋼筋智能加工中心等科技成果,要進一步加以提煉,將這些科技成果實實在在的應用到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生產變革等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大任務中,切實將科技成果轉化現實生產力。各項目,尤其是新開項目,要做好科技籌劃,以用為導向,一方面是籌劃怎么去創新,另一方面是籌劃以往總結出來的技術怎么去進一步使用和推廣。這樣我們總結出來的科研成果怎樣得到應用,得到重復的使用,不斷地在改進,這才證明我們的這個成果是有意義的。要不我們研究出一個成果來,但束之高閣,那說明這個成果就是“為了研究而研究”。所以我想這是我們要進一步的要去再研究,如何讓我們科技創新成果供給給我們服務生產經營。
三是要大力推進科技科研創新工作。現在我們整體的科研創新工作在集團內是領先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的。應該從全公司來看,我們還是有發展不平衡,我們京內京外極為明顯。剛才系統在總結工作時也說了,XX的項目拿了一個科技二等獎,實現了首次在XX地區獲獎。整個XX地區拓展了8年的時間,才首次獲獎。一方面是可喜的,但另一方面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是有缺失的。我們這八年也還是承接了一些重點項目的,但是我們沒有獲獎。所以說這就是我們要怎么樣提升公司的均衡發展。這就也要求我們外埠的區域的項目,尤其是我們各位區域公司經理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不能為了干個工程而干,干完什么也沒留下。這也是制約我們人才提升的一個點。所以還是要大力開展科研創新工作,尤其是讓我們如何要均衡發展。四是要發展我們科委會的作用。提出我們基礎技術的管理水平。在整體的施工管理過程中,我也走了不少項目。經常在一些項目中遇到一些困惑,往往我們項目還有一些方案不穩定,或者因為方案確定不下來,制約施工生產的現象。另外我們也在過程中暴露出技術管理有不到位的地方,我們企業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已經從20多億的規模發展到100億的規模,我們已經做大了,但是有沒有做強呢?有沒有做到實現“本質管理”,這個可能是我們要進一步的發展方向。現在我們有技術中心,有科委會,我們公司也集聚了一批優秀的技術人員,我們在各個領域也有帶頭人物。所以要發揮好我們科委會的作用,在未來的施工管理過程中,不能再出現因為方案確定不了造成的制約。如果項目確定不了方案,要借助系統的力量,借助公司的力量,及時向公司反饋、報告,然后讓公司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二、聚焦關鍵守底線夯基礎,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我們做的“本質管理”,公司的前身是合資企業,跟德國人合作這么多年,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就是我們的“本質管理”。也有我們的契約精神,和甲方簽訂的合同,我們就要提供優良的產品,要始終把質量作為企業生存和贏得市場的根本。
一是嚴守底線,確保工程技術質量受控。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我們要努力向質量要資源、要市場、要口碑,靠質量求發展,抓質量就是抓發展。剛才,公司和部分項目代表簽訂了質量通病責任書和質量責任狀,希望各項目部要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嚴格執行技術方案、標準規范;技術質量部要嚴肅考核評價,嚴格追責問責,確保在建工程技術質量平穩受控。剛才說了,我們公司已經做大了,但是有沒有做強呢?這是我們的一個評價標準。什么叫守底線呢,我今天也在想,我覺得我們作為技術質量人員,應該有我們的底線,就是規范、標準的強條,強制性的條款,那就是底線。另外一個是要換個思路,我們是給客戶提供的產品。我們就在想這個產品,如果我們就是產品的使用者,我們認為這個產品應該是什么樣的,那就是底線。我們作為技術質量人員,都是受過高等級教育的,大家是有共識的,要嚴守底線。
二是強化過程管控,提升履約保障能力。堅持技術質量底線管理,深入推進首段首件驗收制,推行項目技術質量、生產、安全履約鐵三角,提升施工項目履約質量,我在這里想強調一下,我們為什么要強化過程管控,尤其是我們的技術質量人員,在過程管理中要善于發現問題。但是不僅僅要善于發現問題,還要善于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的積累,通過過程的實踐中,作為技術質量人員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光發現了問題,按照規范和標準給大家提出問題,說“不行”。怎么樣可以行呢,我想是強化過程管控,要求大家在過程中,技術、質量。重點強調一下,今年我們有幾個標志性工程,XX項目、XX項目、XX工程、XX地鐵和XX區域市政基礎設施等集團重點、標志性工程建設任務,我們所有的項目人員,要在職業生涯過程中遇到一些重點工程是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可能干里一輩子也都是普通工程。但是如果有機會遇到重點工程,還是要珍惜這個機會,以高標準完成好這些項目,確保高質量履約,努力打造“免維修工程”。
三是堅持精品創建,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要嚴格踐行集團“創建精品”的企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們今年的質量系統工作目標也已經明確了,今年重點做好XX工程和XX項目國家優質工程申報工作,希望這兩個項目高度重視,XX工程去年就沖擊了一下國優,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成功,今年我們還要繼續向國家優質工程獎項沖擊;我們要大力深度挖潛,堅持有獎必奪,確保符合創優條件的重點工程100%創省部級竣工質量獎,技術質量部要加強指導,在這我還是想替我剛才說的,大家在職業生涯中如果能夠遇到一個好的工程,確實不容易,這有可能是個人機遇,也有可能是企業機遇。所以我們遇到這種項目的時候,一定要盡力去爭取。尤其是一些新開項目,一定要做好創優策劃,有獎必奪。干過這個工程嘛,要在職業生涯中留下一些東西,于公,是對企業需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強口碑。于私,是對個人來講,干過一個工程,回過頭來留下一些值得個人去總結、去回憶的東西。
三、堅持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夯落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基礎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要把科技創新工作做好,就必須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當前我們面臨科技人才總量少和我們企業發展規模不相匹配,人才結構性不足的突出矛盾,解決這個矛盾,關鍵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發展機制。
一是要解放思想,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在這我想,怎么叫“解放思想”呢?讓我們在座的各項目的項目工程師,我希望項目工程師要解放思想,我們的技術質量管理干部應該使我們建筑業企業的干部搖籃,我們公司很多的項目經理都是從技術崗位上成長起來的。但是我們現在每位項目工程師都不去想怎么去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工程技術”人才不僅是對技術方面精通,對外協、對安全、對預算都要清楚,只有這樣培養,培養出來的才是“工程技術”人才,才能是符合項目經理要求的人才。所以我在這拜托各位項目工程師們,你們不能只關注技術,還要關注發展整體人員結構。可能有的人就是適合專業技術人才,所以我們要用好用活人才。
二是要深化培養方式,要根據企業轉型發展要求,結合干部隊伍知識結構狀況,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的開展的培訓,因為現在公司的領域很廣闊,但是管理是相通的,技術本身也是相通的。在大學教育中,學到的基礎的專業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應用,這樣才能培養出核心的人才。要結合實際情況補短板,不斷豐富培訓形式,促進技術人員成長成才;要持續推廣“雙總工”培養機制,我們也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在做這方面的籌劃,我們也要在一些重點項目上推廣“雙總工”,落實集團《大型項目“雙總工”科技人才培養工作方案》,在大型工程項目和重大科研項目中推進“雙總工”落地實施,培養技術骨干人才。打造一支能夠把握行業發展大勢、研判創新發展方向的戰略性創新人才;要持續開展導師帶徒、大項目培養鍛煉活動,依托課題研究、校企合作,培養一支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青年人才、領軍人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是要積極引進外部高端人才,剛才XX介紹今年的工作目標也很明確,即要從內部培養,也要從外部引進。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制定更加合理的人才引進計劃,吸引更多企業急需的外部創新人才。同時通過這種內外結合的方式,要積極探索外聘專家、外聘團隊等方式,為企業科技攻關添智添力,通過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為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強力支撐。
我想就是和大家從這三方面進行交流,要想實現持續的企業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抓好我們的“本質管理”,也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和公司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