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扶年輕班主任上馬》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扶年輕班主任上馬》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個暑期,在師傅馮亞婷老師的推薦下,我拜讀了《扶年輕班主任上馬》這本書,一下就被作者王莉老師成功的管理方法所折服。對于年輕班主任來說,這本書真的是良師益友,很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
碎片化的閱讀時間無法讓我真正吸收書中的內容,我反復閱讀了三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篇“感恩是必需的課程”。
教師的職責是既教書又育人,做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最大的不同,就是班主任肩負著更大的育人責任。
班風如何,其實指班里的孩子們品質如何、心靈如何、精神境界如何。所以,班風形成的過程其實就是教育每一個孩子如何做人做事的過程,是糾正每一個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過程。當正直、善良、自強、誠實、寬容.孝敬等美德一點點在一個孩子身上培養起來的時候,他就是個合格的人,是個靈魂美麗的人,自然會明白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當一群靈魂美麗的孩子匯聚在一個班時,還用為班風發愁嗎?
而感恩和孝道是所有美德的基礎,因為 “百善孝為先”。我把“孝道教育”作為我班德育的一個重要的切入路徑,感恩就是必需的課程。
溝通親情,增進理解
曾經有句話很流行,叫“理解萬歲!理解第一!”。而理解的前提是溝通,兩個溝通不暢的人則需要第三方去制造機會、去鋪設橋梁。班主任在學生與家長之間,就應該充當這個橋梁。我很喜歡每次寒暑假作業超市里面互寫一封信這項作業。每次都會被孩子細膩的心感動,很多張不開嘴的話,在信中全部吐露出來。
感恩重在行動
心動不如行動!這句話用來說感恩教育很合適。談起孝道與感恩,許多孩子撰寫作文、發表感想,洋洋灑灑,聲淚俱下,貌似效果很好;轉身回到家,孩子依然是小皇帝。
感恩不在于空談,行動最重要!四體不勤的人,談何能力,談何成功?所以我把做家務作為一個常規作業,特別是節假日,時間比較充足,我都會給學生布置勞動作業,從行動上體會生活,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有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所有學生打掃完后拍照發給我的時候,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感恩,從愧疚開始
當今中國的孩子,特別是城市里的孩子,泡在蜜罐中長大,大多已經幸福得麻木,批評責備是沒有用的,只能讓孩子更加逆反。只有想辦法讓孩子從心里感到愧疚,感到對不起父母,才能激起報答父母的強烈愿望,成為一個懂得回報的人。
其實在閱讀這個部分的時候我迷惑了,我從未進行過這樣的育人活動,甚至內心里是不喜歡“賣慘”方式。現在的孩子很聰明,他們什么都看得出來。于是我想到之前家長會前我的一項做法,成功的拉近了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家長會前我讓孩子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打分,并說明原因,以匿名的方式寫就行。孩子們放下戒備心大膽寫。我找了一部分打分偏低的小紙條根據字跡辨別出孩子的字,跟家長仔細交流。后來家長會結束后的周末我接到了一位家長的電話感謝,孩子的打分讓他明白自己的關心用錯了方向,也大了勁。
在閱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憑借著我一腔不滅的熱血一定能克服種種困難,帶好一個班級。直到王老師在書中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她是這樣寫的,“對于班主任來說,激情是帆,踏實是船!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揚起激情的帆,更需要鑄就踏實的船!揚起激情的帆,決不是一時的狂熱與興奮,而必須有足夠的堅持和堅忍!蔽颐靼琢,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確需要熱情,但更需要的是踏實的班級管理經驗!光有滿腔熱血而沒有切實可行的經驗就猶如無帆的鐵船將無法遠航!所以,作為年輕的班主任還要去充實,去親手編織一面遠航的“大帆”。
這本書案例鮮活、方法實用、可操作性強,日后我將把此書作為帶班的工具書繼續研讀學習,并靈活運用到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