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緩緩合上《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內心有股難以言喻的感受,有對歷史悠長的震撼,也有對古老帝國的敬仰;有對燦爛文化的贊嘆,也有對任人宰割的痛心。輝煌燦爛的五千年華夏文明,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蹣跚顛簸,不知經歷多少起起伏伏,遭受多少悲歡離合,才有了今日中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
作為20xx年江蘇省鎮江市閱讀辦向市民推薦的16本好書之一,《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在時間跨度極大的同時,涉獵內容同樣極廣,字里行間既有宏觀洞見,又有對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在書中不僅可以了解到秦漢時期的生活起居、窺探唐宋時期的美食文化和明清時期的說唱與表演,也可以了解到中國文化在沖突與融合中如何激濁揚清,兼容并蓄,并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書中內容之豐富,讓人受益匪淺。
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涵化力”這個詞。作者認為,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在朝代更替中始終長盛不衰,原因就是中國文化涵化力強。即中國文化不僅能夠始終做到一脈相承,而且注重吐故納新、求同存異、和而融異,在保持中華文明獨特性與文化自信的同時,兼容并蓄而去蕪存菁,涅槃重生而激浪潮頭。正如書中所描述的“中國文化的特點,不是以其優秀的文明去啟發與同化四鄰。中國文化真正值得引以為榮處,乃在于有容納之量與消化之功”。
中國文化源自悠久的歷史,從稚嫩到成熟,從自有文化圈到世界文化體系,正如作者寫道“萬古江河,晝夜不止”。眾多璀璨的文化瑰寶與自然之美在歷史的洪流中創造了輝煌的過去,在代代相傳中見證了精彩的現在,更在歷久彌新中擁抱美好的未來。我想這就是閱讀的魅力吧,可以從一本書,一個內容無限地擴展書與書之間,書與人之間的關系。愿我們都能做個閱讀的體驗者和探索者,在體驗和探索中找到文化歸屬和價值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