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茉莉花開》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茉莉花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午后,我又捧起了《茉莉花開》,深深沉浸書中……
書中的主人公曉峰父母離異,她開始是自卑的,但是后來,她的堅強與毅力沖淡了她成長中的不安與懼怕,她勇敢面對挫折的行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使她擁有風雨后的內心成長。我想: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必然艱辛、坎坷,也許一路下來的眼淚才能澆灌出最艷麗的花朵。
不光是人類,就連動物也會勇敢面對挫折:一群牦牛正在荒野里尋找青草,幾只狼在不遠處出現了。它們發現狼后,領頭的牦牛繼續站在原地,其他牦牛也堅定地站著,絲毫沒有逃離的意思。狼看到沒有下手的機會,只好無奈地走開了。面對困難,它們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不但保全了性命,還把對手趕走了。它們的勇氣又何嘗不令人敬佩呢?
等待成長就像等待小草的萌芽。小草在泥土里與土壤做斗爭,突破重重困難后,憑借堅強的意志破土而出,地面上又與干旱或洪水做斗爭,每個春天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我們能成長都要歸功于挫折,遇到的挫折越多,成長得就越快。因為,挫折是生活的經驗,經驗能成就人才。
記得那次,我連續好幾單元數學考試成績都沒上95分。我再怎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失落的我對期末考試的壓力劇增。我怕我發揮失常,再加上同學的競爭、老師、家長的期盼所造成的壓力,都使我感到緊張,同時也大大打擊了我的信心,我覺得我肯定考不好。但無意間我看到了張海迪的名人故事:她在五歲時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變,高位截癱。可她并沒有一蹶不振,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看了她的故事,我很受啟發。那樣的張海迪都經受得住考驗,我的這點困難又算的了什么呢?于是我重振旗鼓,也重拾信心。我認真聽講并細心完成每一張試卷,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復習……終于,我以一個好成績回報了所有的努力。
面對挫折,不要低頭!面對挫折,不要氣餒!我們要讓它成為一塊成功的墊腳石。屠格涅夫曾經說過:“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么,請先學會吃苦。”我認為,“苦”就是挫折,“吃”就是要去戰勝挫折。即使你知道成功十分渺茫,但你也要拼搏一把。因為你沒有邁出第一步,是永遠不會達到終點的。相反,只要你堅持不懈,還有扭轉命運的可能。如果一味地避開,那你就是最失敗的。
人生這條漫漫長路,到處荊棘叢生,我相信,只要我們敢于面對并擊敗挫折,就能駕馭挫折到達成功的彼岸,就一定會有鮮花和掌聲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