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媽祖文化小故事》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媽祖文化小故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拿到《媽祖文化小故事》這本書,心頭莫名涌上一種親切、溫暖的感受。暖色調的封面,呈現了一幅手繪的媽祖娘娘,手持一束蒲草,奮力向大海拋去。這幅手繪講述的是媽祖施法用蒲草變杉樹解救海上遇險商船的故事。
媽祖文化包羅萬象,它就是以民間信仰為基礎,從媽祖的生平事跡、民間傳說故事中提煉出來的情感、道德、行為的一種集中的體現,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文化年輕態推廣,有利于突破當代年輕人甚至少年兒童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時代隔閡,培養出更具有中華民族文化歸屬感的人才。這種傳播尺度的把握不易掌握,既不能曲高和寡,也不可流于俗套。
媽祖文化內涵中的禮、義、忠、勇、孝悌等文化因子,在這個交流與競爭并重的時代下,更有著積極的文化探究與推廣意義。書中總結了媽祖生前靈異事跡16則,媽祖成神后靈異事跡38則。推廣媽祖精神,就是為了以媽祖精神催化人們的“仁愛之心”。正如主編陳祖芬教授在書中所言:“每個人都在心底與媽祖細述心聲,想著心中的事,念著媽祖的好。”
《媽祖文化小故事》分為5個主題,即湄洲的女兒、媽祖的精神、親親的媽祖、世界的媽祖、心中的媽祖。全書以時間、空間的推進、交錯相結合的脈絡開展,前兩部分是時間上的推進,后三個部分是空間上的延展。本書為讀者講清楚了幾個問題,一是媽祖生前的故事,二是媽祖由人到神的過程,三是媽祖精神如何發端于湄洲島之后推向全世界,同時也傳達出了記錄在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對聯、民諺、歌詞等文藝作品中的那種心心念念的媽祖情懷。
打開《媽祖文化小故事》,我們咀嚼著媽祖的傳奇與神跡,感悟到處處充滿著動人的真誠。眾多媽祖助戰解困的傳說,展示了媽祖的勇敢與仁義。正所謂“勇者不懼”,在大旱時行云布雨,在瘟疫流行時治病救人,在民眾饑荒時賑濟饑民……正是這些故事與傳說,組成了媽祖優秀品質的眾多側面。
本書的初衷,就是要讓更多的讀者,特別是少年兒童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和媽祖博大的精神世界。作為一本媽祖文化入門讀物,本書摒棄學術化的枯燥文本,轉而用親切、輕松的筆觸展示媽祖民胞物與的善心與智慧,清晰梳理媽祖從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最后到修己以安百姓的人生脈絡,生動詮釋了媽祖文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內涵。全書形式活潑,既有媽祖故事傳說、歷代媽祖文學作品,也有編者撰寫的文章。書中還設置了篇目、注釋、思考與練習、綜合實踐等幾個版塊,特別是綜合實踐部分凸顯生活中對媽祖文化的體會。另外,每篇文章下方還設有二維碼,便于讀者掃碼收聽21篇有聲故事。有聲推文在湄洲媽祖祖廟官方首頁、湄洲媽祖祖廟微信公眾號、超星學習通媽祖文化小故事專題版塊同步發表。可以說,《媽祖文化小故事》兼顧了內涵與形式的多重創新,兼顧了內容的學術嚴謹性與通俗性。
學習了解媽祖文化,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一條修身正己、邁向理想人格的門徑。打開本書,就是踏上了這樣的一條門徑,踏上了一場美好的旅程,一場溫暖與百感交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