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且談“佛系青年”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且談“佛系青年”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今的社會“內卷”嚴重,隨之涌現的是“反內卷”大潮。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批批青年自稱“佛系”,遵從“與世無爭”的準則。然而,究竟何為“佛系”?
佛系,是一種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態度。真正的佛系不是“喪”,是年輕人三分調侃,七分從容的自我消解。不是消極逃避,而是將合理欲望轉化為積極能量!在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后,看淡結果,內心坦然。在前行的路上持這種態度,擺脫各種矛盾焦慮,成為快樂的人。
確實,“佛系”是為了追求內心的自在境界,從生活的紛亂抽身,而保持內心的豁達,這也是當代青年對抗“內卷”和無用的社會潛規則的方式。從這個角度看,“佛系”與目標無關,大多“佛系青年”們并不是沒有奮進的目標,只是用一種平和的方式去追隨它。想到一直以來頻頻發生的年輕人過勞致死的事件,我們樹立的文化是快速的,在快速發展的速食化社會中,以這樣的慢來對待生活,不在社會潛規則和惡性循環中丟失自身準則,放慢節奏,給自己更多時間充實自己,發掘潛能,這也是一種更快達到目標的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佛系青年”都是如此純粹。有的人口中的“佛系”,只是迷茫和逃避。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用“佛系”偽裝對生活迷茫,不求上進的姿態。如果說真正的“佛系”是充實內心,遠離名利,那么即使假裝“佛系”,若是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和精神指向,那就只是單會享樂的傀儡,甚至是只會“啃老”的寄生蟲式生活。他們沉浸以抱怨中而不自知,以精致的利己主義生活而不自恥。
我想,一個真正勇敢的人,他們追求的“佛系”,是不攀比名利,不追求過度的物質享受,不逃避,不盲從;而是更聽從內心的力量,知道自己想去的方向,生活更加從容。當國家需要時,勇敢站出來;當名利與原則沖突時,選擇堅守原則;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時,選擇善良與奉獻。這才是真正的“佛系”,達到“見山只是山”——心中有定力的境界。
現在的中國剛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向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骨眼上,更需要有奮進青年主動建設國家。就如青年樊錦詩堅守在敦煌,自大學開始,為敦煌建設奉獻一生。這樣的膽識于為國家奉獻的決心,自然不是一味“佛系”,甚至逃避能得到的。
所以說,“佛系”是當代青年反對過勞內卷,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態度。但當國家需要人才,青年們也應敢打敢拼,主動建設祖國,那才是“佛系”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