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破侖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拿破侖傳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拿破侖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完《拿破侖傳》,筆者覺得拿破侖是一位充滿想象力、勇敢、自信、勤奮、堅定、計算能力驚人的天才,同時也是一位自負、虛榮、被國家榮譽感和個人使命感沖昏頭腦的瘋子。現在來談談讀完本書的收獲吧。
收獲一:拿破侖失敗的原因。
前車之鑒,筆者認為談談偉人失敗的原因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總結前人教訓,吸收經驗。筆者認為,拿破侖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他的國家榮譽感和個人責任感所催生出來的理想抱負已經脫離了當時的歷史實際,注定會以失敗告終。拿破侖在法國稱帝后仍不滿足,想要征服整個歐洲,建立“歐羅巴合眾國”,實現整個歐洲的繁榮富強。但當時客觀條件其實并不允許。想要聯立各國,只有通過武力這唯一的方式,而武力也就意味著流血,意味著破壞和平,這必將遭受歐洲各國民眾的反對,當拿破侖與整個歐洲人民為敵時,他就必定會失敗。欲要統一歐洲,需民眾的理解和支持,需使用和平的方式,而這些在當時那個時代都無法實現。第二個原因是他不顧國內士兵和民眾的呼聲,獨裁色彩嚴重。當整個法國人民和士兵都已厭倦了連年征戰,而他卻堅持獨裁征戰,必定也會不得人心和軍心。第三個原因是妻子的背叛,他的妻子目光短淺,唯利是從,并沒有真正的幫助和愛護過自己的丈夫。第四個原因是親信們的背叛。拿破侖自己也曾把自己失敗主要歸因于親信們的無能與背叛。由此可知,我們做人做事要立足實際、心為人民、娶賢妻、任賢良。
收獲二:堅持學習,達到精確的程度。
拿破侖之所以能夠打贏五十多場勝仗,在于前期他進行的精心準備和反復推演。打贏勝仗不是運氣使然,而是靠前期的各項條件準備。拿破侖積極學習,對軍中各項事務了如指掌,對每一具體事務的細則都能信手拈來,這種精確的程度可以使他做事成功的幾率大大提高。
收獲三:時勢造英雄。
和平年代,沒有反叛,哪來的拯救國家和民族的英雄?這里的英雄指的是革命英雄,因為和平年代每一位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們都能算得上英雄。因此,在和平年代,在社會存在達不到質變的那一節點時,英雄是不會產生的。拿破侖自己也說“他宣稱,在路易十四時代,他至多只能做一名杜倫納一樣的元帥。”
收獲四:和平是人民選擇的主流。
沒有誰會喜歡流血的戰爭,和平是人們心之所向的寶物。總會有一天,戰爭將不再存在,各種沖突和爭端將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因為如果一個國家想發動戰爭解決問題,這個國家的人民都不會同意。拿破侖說“戰爭是時代的錯誤。總有一天,勝利將不再依靠大炮和刺刀,誰想破壞歐洲的和平,誰就將挑起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