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實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節日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這句俗語說的是我國傳統節日除夕和春節的習俗。可爸爸說親近大自然更有意思。大年初一,他帶我們去了一個有小溪水的地方。
我一到小溪邊,就沖過去,可沒看到魚。爸爸提議去邊上走走。我們一下就被一棵很粗的樹吸引了。它可真高,比旁邊雄偉的廟還高了很多。我被吸引了,那棵樹上貼了一張紅紙,上面寫著字,這可太新奇了!樹枝上掛滿了紅布條,還有不少人點燃了香對著大樹虔誠地拜著,媽媽說那是村里人祈福用的。我又轉到另一邊,樹上掛了一塊牌子,原來這棵樟樹已經長了600多年了。這棵老樹歷經風霜卻依舊精神抖擻,我忍不住摸了摸它。粗糙的樹皮濕潤潤的`,仿佛在告訴我們:“我還年輕呢!”我們看著樹,邊上有一些人在祭拜那棵樹。我覺得那里真棒!
古老的風俗里,加入新鮮元素,這個春節,很有意思!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2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到太陽,測定出冬至在每年陽歷12月21日到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這一天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這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和面搓糯米團。糯米團搓好了,媽媽就叫我和她一起搓湯圓。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湯圓從我和媽媽手中滾到盤子里,就像一個個淘氣的湯圓寶寶。媽媽夸我的.湯圓搓得又大又圓,我好開心。
當廚房飄來陣陣香味時,我知道湯圓煮好了。吃著又香又甜的湯圓,我心里也甜滋滋的。媽媽對我說:“吃了湯圓大一歲,你要更加懂事了。”我看著媽媽,用力地點點頭,心里想:我又大一歲了,要聽媽媽的話了。
我喜歡有趣的冬至。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相傳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是由當初屈原投身汨羅江,人們爭相劃船撈救衍變而來的。
今天,我和家人要去東湖看龍舟賽,我興奮極了。
來看龍舟賽的人真不少。“砰砰砰”,隨著一束束禮花升天后,賽場頓時鑼鼓喧天,比賽正式開始啦!一條條龍舟如飛箭般沖了出去。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都站在船頭賣力地擊鼓,節奏鮮明的.鼓聲引領著龍舟飛速前進。劃槳的健兒們一邊“嗨嗨嗨”地呼喊著,一邊用力劃著船槳。看!一條條龍舟在湖面上急速飛馳著,你追我趕,誰也不甘心落后。這場面真是激動人心啊!
不過更令人興奮的是,比賽結束后,還有體驗劃龍舟的活動喲!我和爸爸媽媽報名參加了。我們在指揮員和劃手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劃動著龍舟。當龍舟被我們順利劃到對岸時,我開心極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我不僅看到了精彩的龍舟賽,而且還親自劃了龍舟,那感覺真是太特別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4
時間過得真快啊,舊的一年就要過去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貼窗花,掛上了大紅燈籠,小朋友們穿上厚厚的新棉襖,準備和家人們一起過除夕迎接新年。
我在鄉下爺爺奶奶家過年。一到老家,我就聞到了香噴噴的飯菜味,跑到餐桌前,上面擺著各種各樣的菜,不但味道美,每一道菜里面都還含著吉祥的味道。碗圍成一個大大的圓,代表著合家團圓,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晚上,我們在家里看春晚,等著新年的'到來。過了幾小時后,我聽見外面有噼里啪啦的響聲,我看了一下時間,“呀!已經快到十二點了!”。爺爺起身到空曠的地方放起了鞭炮,我趕緊跑到外面去看,發現四面八方都是絢麗多彩的煙花,好看極了!
我們互相祝福,漸漸地,鞭炮聲停了下來,但我相信,這份美好一定會延續下去……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5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特別的傳統節日,它們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氣一到,氣溫升高了是春耕春種的好節氣,俗話說“清明前后,種瓜種豆”,農民依據清明節氣,開始農耕播種。清明時節接近寒食,民間禁火掃墓,漸漸的合二為一,寒食也為清明的別稱,此時不動煙火只吃涼食。
清明節的活動挺多。隨著社會經濟開展,人們仍然延續過清明習俗。長輩們帶著自己的`孩子給先人掃墓以祭祀聊有思念之意。祭祀前預備祭祀物品:水果、酒、糕點、鮮花等等。來到墓前先擺放物品,然后燃燒紙錢。子孫們都要叩拜跪拜,說一些保佑的話,講述一些家庭瑣事,有的帶著鏟子,鏟一些新土蓋在墓旁的小樹上。通過各種方式紀念已故的親人,對晚輩也起了教育文化傳承的目的。
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驕傲的。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6
今天是元宵節,是一年中的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年中家人團圓的日子。
在昨天晚上,我看我媽正要倒水煮粥,就被我制止了,我解釋說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不如煮點元宵吃,不要熬粥喝了,我媽連連點頭,神情中透露出一股我很有先見之明的意味。
所以,早上剛剛起床,我媽就叫我來吃元宵,我便坐到椅子上,一口一個元宵的,狼吞虎咽了起來,原本以為全是芝麻的,沒想到口味是花樣百出,有巧克力的,有草莓的……我感覺我像是吃了個盜版的元宵。
到了晚上,我媽又用面包糠裹在元宵上,給我炸了一盤元宵,味道是真的很美味,外面的脆殼加上里面軟軟糯糯的`元宵,倒也是一種享受,外面的天空像墨水一樣逐漸變得濃稠了起來,只有在漫漫黑夜中忙碌在馬路上奔波的人們,還在不知疲倦的奔波著,而我們家卻像著碗里的元宵和天空只不過那一輪明月,團團團圓圓的。我望著在薄霧中的一輪明月,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在元宵節團圓。最后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到春節,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一起來歡度新春。
大年三十一大早,爸爸和媽媽就在門前貼春聯,掛燈籠。爺爺奶奶在家里包餃子、掃地,等待著新年的到來。
傍晚,爺爺奶奶煮好了年夜飯。這時,外公、外婆、小姨、小姨夫都來了。我們便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吃著飯。最后,我們還得互相發壓歲錢,互相祝福。外公外婆各自給了我們一千,我們開心極了!
我們還守歲了。外面的爆竹聲響起,連綿不斷的煙花頓時發射了出來,五顏六色,美麗無比,像一朵朵花一樣。
弟弟不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奶奶便說:“傳說,每到最后一天的晚上,就會有叫‘年’的怪物出來吃人。后來有人發信啊它怕紅色,爆炸聲,便家家戶戶貼上紅春聯,紅燈籠,放鞭炮,從此年就不敢再來了。”
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在一陣又一陣的爆竹聲,在各種慶祝新年的話語中,我們告別了舊歲,開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8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歡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非常熱鬧,也是我們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
春節有好多習俗。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有除舊迎新的含義,把霉運晦氣統統掃出家門,招來好運。還有貼春聯掛燈籠的習俗,過年貼春聯增加喜慶的氣氛,掛大紅燈籠,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
為了過年我們家都忙了起來,忙著備年貨,有許多美食,有魚有肉,在北方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包子餃子和油炸食品,真是忙得不亦樂乎。
最開心的還是大年初一的,這一天一早起來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去給長輩們拜年。爺爺奶奶會給我壓歲錢,走在街上熱鬧極了,見面就說:“拜年了,新年好。”我們給長輩拜年就會有很多核桃和糖果,開心極了!
這就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9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泱泱大國。自古就有許多節日,春節、寒食……傳統節日:端午節十分有趣。端午節的由來,要從楚國的大詩人:屈原說起。屈原是楚國一個大詩人。他原本是朝廷大臣,由于別國入侵,百姓叫苦連天,楚王決定割讓幾座城池,希望不要滅掉楚國。屈原是一個敢于直言的人,他便直言諫告楚王。
楚王讀了奏章,勃然大怒,生氣地撕壞了奏章。屈原被貶為庶民,他看見楚國許多城池被攻破十分傷心,于五月初五那一天,抱著一塊大石頭,投汨羅江自殺了,鄉親們聞訊趕來,劃著一葉小舟,尋找屈原,他們為屈原招魂:“屈大夫,你回來啊!”
后來,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骨,便把米飯團丟到河里,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尸骨。直到后來人們不斷改善,變成了現在的粽子。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有:吃粽子,門上掛艾草、蒲菖。是保佑自己全家幸福。還有大人們用艾草浸泡在水里,為小孩沐浴。保佑小孩幸福、平安。有時人們還會舉行賽龍舟比賽。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0
春節到了,我們的身邊變美了。
大馬路的燈桿上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一串一串的,讓人想起美味的糖葫蘆。小區里面到處插滿了五顏六色的旗子。一到晚上家里家外的燈都打開了,照著小區比白天還亮。到了晚上,我和小伙伴來到院子里放煙花。我們先到煙花燃放點,再把煙花放到空曠的地面上,然后掏出打火機點燃引線,一看到火花,我拔腿就跑。只聽見“嘣”的一聲,我回頭一看,便看見一大片美麗的'菊花在夜空中綻放。五彩繽紛、熠熠發光。小伙伴們有的鼓掌,有的尖叫,還有的跳著唱著,臉上像綻開的煙花一樣燦爛。
這美麗的燈籠、絢爛的煙花,把春節打扮得如此喜慶而又漂亮!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1
今天是正月二十三,要跳火堆燎百病。
這天爺爺一大早就出去砍柴,把柴都放在了地上,我問爺爺:“為什么要砍柴呢?”爺爺說:“因為今天是二十三,晚上要打煙火燎百病。”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爺爺把上午砍的柴點燃,然后先我們每人跳三下,爺爺說這樣是百病,將病毒一燎百了就會百病不生。但我好像跳了不止三下,高興之余,我跳了很多下。
跳火是一種心愿,人們希望通過“火”來讓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跳火是一種心情,在跳火的過程中,使人們忘記了煩惱和憂愁,多了一種坦然和信心;跳火更是一種游戲,讓人們在跳躍中活動一下懶散了一正月的筋骨,好在新的'一年中大顯身手。
正月二十三跳火堆給我帶來了樂趣,以后的正月二十三都要回老家跳火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2
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會吃元宵放鞭炮,看花燈,猜燈謎。
元宵節這一天大早我們一家人很早就起來了,開始包元宵。首先我們準備好奶香豆沙餡,然后取一小盆糯米粉,一邊加水一邊揉成團,接著把糯米團放一點奶香豆沙餡包好最后把他們炸一下就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里面的餡頓時流了出來。甜滋滋的。
到了晚上,我聽見鄰居家的小石頭和他爺爺在門口放炮,我就出去看。小石頭看見我出來了,就給了我幾只小花炮。我高興的叫媽媽出來和我一起放。由于我不敢放,是小石頭的爺爺給我點燃的。頓時,小花炮冒出了紅色的`火花,爺爺把那個沒有點燃的小花炮和我的一對就點著了,隨著爺爺手里的花炮冒出了紅花我的小火花慢慢的滅了。于是我又拿起小花炮和他們的一對。小花炮又冒出了紅包的火花……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今年元夜時,月伴獨街樓”這個有疫情不能過節的元宵節過的也很開心呀!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3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家家戶戶貼春聯、放爆竹,熱火朝天,因為春節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是歡樂的節日。
早上,爆竹一大串一大串地掛著,到處都是“啪啪啪”的聲音,非常響,我們忍不住捂住了耳朵,這讓我想起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詩。我和媽媽來到大街買春聯和鞭炮,商店的物品應有盡有,春聯、鞭炮、餃子、零食……沒有你買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中午來到廣場,我驚奇地發現,威風凜凜的舞獅隊和另一個舞獅隊正在采青,人們興高采烈地欣賞著表演。舞獅隊在臺上騰云駕霧,不相上下,上演著“雙龍戲珠”。臺下禮花轟鳴,觀眾看得炯炯有神,最終黃色的舞獅隊贏了。人們歡呼起來:“這次采青黃隊贏了!”
晚上吃完晚飯,我到廣場看煙花。煙花要放了,三、二、一,煙花發射到天上了,“嗖嗖嗖——”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好看極了!可惜沒一會兒煙花就消散了。
我愛春節,更愛看煙花。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到了這天人們會包粽子、賽龍舟、編五彩的繩,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過節,那就是包粽子啦!
首先我拿了一張又綠又大的粽葉,左手將它卷成三角形,可是我的粽葉一點也不聽話呀,一會兒變成正方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變成五角星。我試了一次又一次,哇!終于成功了!太好了!接著我再用右手拿勺子在碗里瓦一勺糯米裝在粽葉里,其次,還要拿一片小粽葉,然后把它封得嚴嚴實實的.,再用一根細長細長的繩子捆起來,最后用開水煮一會兒就好了。粽子長得像一個綠色的小金字塔,我咬了一口,哇!糯米甜甜的,很好吃。
啊,真是有趣的端午節呀!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5
今天是元宵節。昨天,我媽媽跟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學校通知了,周六不用返校了。”我聽到這個消息后愣住了,嘴角仿佛在抽動著,想笑卻強忍著。但我心里早已十分高興了。雖然說這個寒假過得十分辛苦,但我還是覺得,在家的感覺無論如何都比在學校爽。我想,明天一定要過一個好好的元宵節慶祝一下。
今天晚上,我在奮筆疾書地學習,沒想到,父親早已給我做好了我愛吃的雞排和腌菜。桌上有兩晚湯圓,一碗有5個,另一碗有10個。大概十分鐘過去了,我就去寫作業了。周圍沒有放炮聲。我突然想起有一次過元宵節,那時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一邊吃著晚飯,一邊欣賞著夜空中源源不斷的煙花。現在,連除夕都沒有這么熱鬧了。
突然,“砰”——一個刺耳的`聲音傳來。我已經不清楚鞭炮是什么聲音了,甚至聽到了都覺得是有人在鳴鞭。我十分懷念過年時熱鬧的以前,現在想想——已經有3年沒有聽到放鞭炮的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