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華]《我的第一本書》評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第一本書》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第一本書》這篇課文是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抒情散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品讀人生,感悟親情的作品。本篇課文講述的是詩人牛漢兒時的一段令人難忘的人生歷程。教學本文應立足于品讀作者對他的第一本書的永志不忘之情,這是作者終身受用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同時去提升學生的精神品位,感化其精神世界。以下我就劉老師的這節課談一談僅我個人的看法:
1.溫二外的老師的這節課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要求。教學目標切合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
2.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現狀與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準確的把握了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
3.教學過程從導入到復述課文、研讀討論、學生質疑、到暢所欲言,每個環節都銜接流暢,自如,充分體現了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結構合理。劉老師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有利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求和求知動力。教學中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面向全體,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整堂課情知交融。
4.教學方法能體現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學手段運用得當,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整合學科教學。
5.教師語言準確簡潔,示范規范,值得得法。
總之,這是一堂比較清晰,質樸,結構合理的常規閱讀教學課。當然,在這么多值得肯定之余,我個人認為這節課存在有以下的遺憾之處:
1.這是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敘事性抒情之作,應讓學生充分進行與文本的親密接觸。要讓學生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最好的辦法是放手讓他們多讀,“書讀百遍,其義字見”。劉老師的這節課中學生讀文本的機會較少。其實,文章的情節是比較簡單的,我覺得讓學生反復復述情節,倒不如在整體感知文本后,讓他們讀一讀自己感受較深的語段,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