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政治《傳統文化的繼承》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政治《傳統文化的繼承》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下)午好!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的內容,本單元的核心是從文化的傳播、繼承與創新方面分析人類文化的發展。圍繞此問題,教材設計了三課,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是文化橫向積累的過程,第四課“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是文化縱向積累的過程,它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學情
教學之路從認識學生開始,下面我來談一談學情。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邏輯抽象思維能力占有優勢的階段。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這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夠清晰,還不能認識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采用與同學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本框內容。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分析傳統文化具有的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解析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明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能力目標】
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逐步具備探究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作用的能力以及分辨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樹立熱愛、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樹立正確看待傳統文化價值的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傳統文化的特點、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難點】
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學法、情境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會通過PPT展示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相關內容,《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延續“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通過引導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要“尋文化基因”?導入本節課的內容。這樣的導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同學們的思考,迅速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我將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出發,重點闡述“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等問題。本框主要講解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3個方面的內容。
(一)傳統文化面面觀
傳統文化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本課從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等方面,引導學生感受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1.傳統習俗。我會通過PPT展示中秋節的圖片,請同學們討論:中秋賞月的習俗為什么能夠保留至今?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使同學們明白傳統習俗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傳統建筑。我會通過PPT展示四合院的圖片,請同學們討論:北京的四合院展現了哪些傳統文化特色?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使同學們明白傳統建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3.傳統文藝。我會播放京劇表演的視頻,請同學們觀看視頻后討論:京劇至今仍能活躍在文藝舞臺上的原因是什么?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使同學們明白傳統文藝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4.傳統思想。我會通過PPT展示孫中山手書“大同書”,毛澤東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并請同學們談一談對毛澤東這句話的理解。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使同學們明白傳統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這一環節,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通過設置情境與問題,引發同學們的思考,以問帶學,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傳統文化在今天
1.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在這一環節,我會請同學們思考:“和諧社會”的思想與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天人合一”中的“和”、“合”思想是什么關系?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選派小組代表發言。我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結,使同學們明白“和諧社會”的思想既繼承了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又融入了新的時代內容。這表明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通過設置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以問帶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2016年是奧運之年,我會請同學們欣賞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和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并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北京奧運會會徽和巴西奧運會會徽有哪些不同?這些不同體現了哪些文化上的差異?這些文化差異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交流,每組選派小組代表發言。我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情況進行總結,使同學們在比較中思考、在比較中得出結論。即: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通過案例分析,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同學們解讀圖片、理解有效信息的能力。
2.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學習了傳統文化的特點,那么,傳統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呢?在這一環節,我會請同學們就教材第43頁的兩種觀點“觀點1:傳統文化是財富,觀點2:傳統文化是包袱”進行辯論。在同學們思考、辯論的基礎上,使同學們明白對待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通過辯論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在辯論的過程中迸發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有利于同學們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這一環節,由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到生活實際,我會展示新舊24孝的內容,并提出問題如何看待“孝”文化,學生分小組討論,這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師生共同互動交流的基礎上使同學們明白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請同學們就“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自主發言,這樣做既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對本節課的主題進行升華。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根據本框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學習的特點,我會結合板書內容,采用歸納式小結。通過小結環節,使同學們對本節課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內容講授完畢,我會給學生布置作業:課下請同學們以《傳統文化在今天》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下節課跟同學們分享。布置這樣的作業可以培養同學們的研究能力與文字表達能力,并深化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理解。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口頭講述的輔助手段,是知識的高度凝集與集中。所以,我特別重視對板書的設計。依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所示:
傳統文化的繼承
一、傳統文化面面觀
二、傳統文化在今天
1.鮮明的民族性
2.相對穩定性
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