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信息技術應用研修反思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應用研修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在發展,信息技術不斷被應用到教學領域。現代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果,擴大了教學規模,促進了教學現代化發展,從而引起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一系列的變化,導致了教學思想、教學觀念的變化。多媒體教學通過聲像、文字、圖表動畫等多個角度創設情境,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也利于擴大學生視野,增大課堂密度,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多媒體教學改變了過去“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模式,是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應用信息技術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我深知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而且有必要的。數學教學中經常要使用的教學輔助軟件就是幾何畫板。在幾何教學中,可以說處處都可以用到幾何畫板。如證明三角形全等、相似,使用幾何畫板作圖
可以快速又清晰地找出對應相等的量,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把圖形直觀的反映給學生。但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利有弊的,幾何畫板雖然強大,但也存在弊端。若在教學中一味地把圖形直觀的呈現出來,學生就喪失了圖形的想象能力,在解題時也就不能順利的做出圖形了。所以在呈現圖形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并正確作圖。為了避免該問題,在設計教案時就要注意信息技術應用適當。
我在上課時有時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上習題課時,為了糾正學生們的錯誤,通常都要先把學生的錯誤之處點出來以對癥下藥。有時花費大量時間在黑板上板演學生的解法,卻不記得有實物投影這么好用的東西。若當時我能及時使用實物投影,相信課堂效率會更高。因此,在利用信息技術時也要注意應用適時。
每次使用信息技術時,都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這節課為什么要用它?用它想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標?信息技術對我們有利,我們才能去用它,否則只會偏離教學任務。如使用幾何畫板,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又或者是為了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容量。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看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不要片面追求媒體信息的“大而全”,認為不加入音頻和視屏便不是真正的多媒體,結果教學過程雖然很熱鬧、很活躍,但實際效果并不好。另外,不要過于注重視覺效果,過度屏幕渲染,把整個屏幕弄得“花花綠綠”,實踐證明,附加信息和無關信息過多,雖然從心理上加深刺激了學生的感知能力,但卻顯得主次不分,容易使學生分散注意力,不知彼此,甚至成為毫無意義的累贅。多媒體教學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強化教師“教”,而是為了通過這一方式來改善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所以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效果與效率”,“現代與傳統”,“教師的主導性與多媒體的輔助性”等關系,將先進的教學媒體與先進的教育思想融于一體,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真正發揮其現代性特點,才能更好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無比優越性,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數學而言,運用信息技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運用”時要結合數學學科特點,突出數學思維。
2、“運用”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發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運用”要“新”“舊”結合,優勢互補。
4、“運用”時應該注意實際,講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