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兩地書》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兩地書》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木心曾說:“從前慢,生活,日頭,郵件都慢。然而·在那樣慢的光景里,卻留下了那么多珍貴,浪漫及私密的話語和信件。”
《兩地書》這本書信里結(jié)合的正是魯迅與許廣平由相識到相知,由相戀到戀愛,由共患難到生死不渝的見證。這本書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兩人亦師亦友的交流,第二三部分是由相愛到結(jié)婚后的書信往來組成,更多地談?wù)摷彝ガ嵤潞腿粘9ぷ鳌?/p>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在聽了魯迅一年的授課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敬仰,給魯迅寫了一封信。她稱自己是一位“受了魯迅快兩年教訓(xùn),是每星期翹首以盼著聽講的,是當(dāng)魯迅授課時,坐在頭一排位置,在聽講時認(rèn)真發(fā)言的一個學(xué)生”。并且迷戀魯迅“在仰著頭吸著那一絲醉人的黃葉,噴出一縷縷香霧彌漫”,更希望先生能給予她這個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知識的學(xué)生一些指導(dǎo)。這封信,有著一位進(jìn)步女青年對真知的渴求,對她這位無所不知的導(dǎo)師的景仰,還有那么幾分小女孩的祈求和撒嬌。這封信傳到魯迅手里,魯迅自然被這個在課堂上認(rèn)真,活潑,大膽的學(xué)生所吸引。
不過魯迅的回信也是很謹(jǐn)慎謙虛的,帶著一種長輩的慈愛,不僅為許廣平解惑,還恰當(dāng)?shù)乇磉_(dá)自己也有許多困惑和擔(dān)憂,他說:“可惜連我自己也沒有指南針,到現(xiàn)在還是亂闖,倘若闖入深坑,自己對自己負(fù)責(zé),領(lǐng)著別人又怎么好呢?”魯迅告訴許廣平自己對付苦悶的方法,是專與痛苦搗亂,將無賴的搗亂當(dāng)做勝利,但如果臨終前還是歸結(jié)到?jīng)]有法子,那就真的“沒有法子了”。
魯迅文筆犀利,思想深刻,嬉笑怒罵的背后蘊含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兩地書》是一個文化斗士最接地氣的記錄,這是魯迅和許廣平真實的私人信件,在我們觀察他們的生活時,我很感慨他們的勇氣和堅貞,也為他們平實,私語中的關(guān)懷而感動。尤其是在許廣平后半生都在為魯迅的作品推廣所做努力,一直為魯迅未竟事業(yè)奔波,她的去世也是因為魯迅的書信手稿被盜而憤極而終。
魯迅曾為妻子許廣平題詩一首:“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逝十年后,許廣平寫下《十周年祭》,回首當(dāng)年:“嗚呼先生,十年恩情,畢生知遇,提攜體貼,撫盲督注。如有慈母,或肖嚴(yán)父,師長丈夫,融二為一。嗚呼先生,誰謂荼苦,或甘之如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